“#郑恺不知道今天节目官宣#”的词条在热搜上挂了一整天,点进去一看,笑到停不下来的网友齐刷刷刷着同一句话:原来被节目组“背刺”的不止打工人,还有嘉宾本人。原定于下周才启动预热的《嗨放派》第三季,突然在7月15日上午10点“零预告”上线主海报与阵容视频,连MC们都被杀了个措手不及。
于是出现了名场面:郑恺随手抓起办公桌上的抽象小人偶,怼脸自拍十秒,配文“行,那就官宣吧”,点击发送——完成一条点赞破百万的“史上最随意”宣发物料。没有精修、没有统一模板,甚至把自家玩偶拍出了“五毛特效”,却精准踩中了暑期用户“不想看套路、只想乐一下”的情绪支点,意外成为今年暑期档综艺第一个出圈话题。
暑期档“注意力争夺”进入读秒阶段,谁先制造情绪爆点,谁就能抢占“下饭综艺”第一顺位。今年七月至八月,爱优腾芒待播综艺超过30档,单平台单日最高可“三连更”。当观众被剧透式预告、舞台彩排版片花轮番轰炸,审美疲劳阈值被无限抬高,“官方意外翻车”反而成了稀缺内容。节目组看似“抢跑”,其实是精准计算:周一上午社交媒体空窗,明星本人在线率高,任何一点“非常规”都能被放大。事实证明,郑恺的十秒自拍比之后释出的15秒精剪预告片还多出40%转发,就是“情绪优先”的最好注脚。
《嗨放派》主打“科学+搞笑”实验,本与郑恺“小猎豹”的竞技人设关联度有限,但通过“抽象玩偶”这一笑点,郑恺完成“跑男速度担当”到“实验喜剧人”的软过渡,个人讨论度环比上升112%,节目预售广告也提前三天售罄。可见,一次“不完美”的官宣,反而让嘉宾与节目形成记忆锚点,实现双赢。
当然,“乌龙”不是万能灵药,其可复制性极低:一旦嘉宾临场反应不佳、网友审美疲劳,或品牌方担心“不可控”而收紧流程,真实感又会被打回精致却冰冷的模板。但从“郑恺不知道今天官宣”的爆笑出圈,到后续《嗨放派》主动放出“花絮+表情包制作器”,鼓励观众继续二创,可以看出平台已意识到:在注意力稀缺时代,与其花费百万制造“完美”,不如留一点缝隙,让嘉宾、观众、平台共同完成“意外”。毕竟,观众永远会为“真人真梗”买单,而不仅仅是又一张精修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