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朱琳,就是那身红裙子,从《西游记》女儿国走出来,大家脑子里还是她在河边那句。
“你若留下,我便不做女儿国国王”。
水汽里头的眼神,又软又硬,那会儿全国都看电视,都觉得她就是女王,那个光环套在身上,戏里戏外分不清
可回到生活里,她跟戏里的女王完全是两回事。
很收着,每一步都算克制,结了两次婚,没要孩子,退了休也不怎么出来,偶尔参加个朗诵会,往台上一站,底下人就安静了,声音还是那么干净,那个气质一点没变。
很多人都讲她这辈子就靠一个女王角色吃饭,表面看是这么回事,她那场送别唐僧的戏,几代人都会背。
可往深了想,她不是靠角色过日子,她是靠那个角色把自己的日子想明白了,戏里是“你若留下”,戏外是“你若离开”,她和唐僧那点事,观众最爱聊,说御弟哥哥看她的眼神都化了
可朱琳自己说,就是同事关系,媒体采访她也说得平平淡淡,一句别来无恙被传来传去,炒了好多年她苦等唐僧的新闻,头条上挂着,她也不出来说话,不解释,热度来了也不接,几十年就这么过来了。
她那股子稳劲儿,好像给后面的人生都铺好了路,两次婚姻,感情不是白纸,第一次结婚早,没多久就散了,事业心太重,家里就顾不上。
年轻时候哪想那么多,后来遇到现在的先生,人也沉下来了,两个人就说好不要孩子,外面的人一听,都觉得是生不出来,其实就是不想要
她自己说过,孩子不是人生的必答题,五十多岁的人说这话,跟伴侣几十年像知己,守着彼此,这比什么都难得。
社会总觉得女人就该生孩子,朱琳和她先生没走这条路,把精力都给了对方,这个决定在当时挺炸的,一个女明星,能不生孩子,还敢说出来,这在主流观念里算个异类,可她没管这些,她自己的状态就是最好的说明。
不光是朱琳,刘晓庆也是,感情经历那么一堆,也没做过母亲,刘晓庆说怕孩子没有固定的爹。
怕自己没时间,说得特别直白,在那个年代,更没人敢这么讲,朱琳跟她不一样,刘晓庆是张扬的,朱琳是安静的,两个人用不同的方式在说一件事,孩子不是女人的全部,生孩子的女人很伟大。
可社会总把生孩子当成女人的义务,朱琳这种活法就像个提醒,人生还有别的路可以走,她的选择就是在告诉别人,丁克不是失败,也不是叛逆,就是一种独立的活法,我有我自己的事要做。
朱琳她们的价值,不是靠生不生孩子来定义的,前阵子她出来参加朗诵会,还是红裙子,气质一点没掉,台下总有人说她看着不像七十岁。
这话里头其实有点想当然,好像人老了就该有个老的样子,她偏不,活得像个温柔的硬骨头,身上有锋芒,但是不扎人,没靠孩子,没靠流量,也没拿过去的事反复说,她靠的是自己。
一个演员能扛住一个经典角色,一个女人能守住自己的选择,一个公众人物能扛住误解,不辩解,也不炒作,这份清醒,谁不想要。
奖拿得不多,综艺也几乎不上,可大家就是记得她。
不是因为她有多红,是因为她活得太明白了,73岁的朱琳,不是老了才通透,是一辈子都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这样的人,太少见了,尤其是在这个社会总跟你说“结婚生子才算圆满”的剧本里。
朱琳的路子不算主流,可她走得真踏实。
女人的剧本不止一种,朱琳没选那本最厚的,她选的那本,开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