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晏耀飞
原标题
感谢作者为豆瓣提供优质原创内容
今年的九三阅兵上,有一面旗帜,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这面旗帜就是“杨靖宇支队”的旗帜。
杨靖宇,是东北抗联的抗日英雄。他和东北抗联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与日军死磕,以不屈的意志,展现了中国人抵抗日军的决心和血性。
杨靖宇可以说是东北抗联的缩影。东北抗联,则可以说是抗日战争中最艰苦也最坚韧的一支队伍。
为什么说他们艰苦?
首先是自然环境恶劣,尤其是冬天的东北,一个用舌头舔栏杆都会被冻住的地方,抗联战士却要在冰天雪地里生存和战斗。
其次是由于日本关东军占据东北,东北抗联几乎被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等于是孤军奋战。
而日军还对抗联展开了大规模的围剿,为了切断他们的粮食供应,还实行“归屯并户”,制造了大量无人区。
无粮可吃,孤立无援,连生存下去都很困难,而抗联战士却一直在坚持斗争。
最近播出的电视剧《归队》,拍的就是东北抗联的故事。
归队
导演: 臧溪川 / 赵阳
编剧: 高满堂 / 李立 / 汝盛 / 李洲
主演: 胡军 / 李乃文 / 陈靖可 / 袁姗姗 / 任彬 / 更多...
类型: 剧情 / 历史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首播: 2025-08-25(中国大陆)
集数: 34
单集片长: 45分钟
这部剧上个月底在央视八套播出,首播当天就收视登顶,后续也多次在黄金时段的电视剧中登顶TOP1。
截至目前,豆瓣评分7.9,可以说是口碑收视双丰收。
图源:猫眼专业版
剧中的故事从1940年抗联最困难时期讲起,胡军饰演的老山东领导的一支抗联小队被日军包围后打散,从不同抗联队员的视角和命运,展现了东北抗联面临的艰苦条件和困境。
而围绕着“归队”这条核心主线,也生发出了几条颇具传奇色彩的支线故事,展现了抗联队员在个人幸福和国家大义间的选择,以及面对生死考验时的蜕变。
抗联的斗争有多艰苦?剧情中的历史细节
东北抗联的斗争极其艰苦,而《归队》中,也通过很多细节真实地展现了他们究竟有多艰苦。
一开始的“拐子河战役”打响前,战士福庆跟排长老山东说还剩下一个贴饼子。
老山东喜出望外,激动地向所有战士宣布了这个“好消息”,然后把这小小的一块贴饼子,分给了全排十几个人吃。
但即便如此,大家也高兴得过年一样。可见大家是饿了很久了。
这就是抗联战士所面对的困境,没有粮食来源,饥寒交迫,还随时面临日军的围剿。
被打散后的抗联战士更惨,没吃的,只能在动物的粪便里捡玉米粒吃,饿急了没办法只能吃树皮。
日军的所谓“集团部落”制度在剧中也有体现。
抗联小队的卫生员兰花儿被打散后回村探望母亲,她母亲所在的位置就是集团部落,门口有守卫,出门需要证件。
因为探亲被发现,兰花的娘不仅被杀死,她的亲友邻居也都遭到了连坐式屠杀。
不止缺衣少吃,由于孤立无援,抗联战士很多时候装备都需要在战斗中抢,或者想办法自筹。
剧中老山东被打散后又和田小贵会合,两人为了弄到一批枪,设计让土匪小白马故意去打田小贵家,制造土匪要来抢田家的假象,使得田老爷不得不增加人手、购买枪支。
田小贵为了筹枪实力“坑爹”,这个细节不仅拍得妙趣横生,实际上恰恰也体现了抗联的另一种苦——武器都要自己弄。
而这种融历史于剧情的手法,是贯穿始终的,比如侧面展现了杨靖宇牺牲, 日本的“同化”教育……
剧中还展现了日本731部队的残忍,特高课的川野审田小贵等抗联战士,审不出什么东西来,声称让其“发挥最后的价值”,实际上就是送到731部队去用于人体试验。
我最近正好在读一本关于731的书,叫《恶魔的饱食》,书中就介绍了731人体试验的人员来源,很多都是苏联情报人员、红军、中国学生、抗日群体。
《归队》兼顾了可看性和历史的真实,把历史细节融入颇具传奇色彩的剧情中,通过不同人物和支线,展现了日军占领东北后的罄竹难书的残酷统治,以及抗联战士们艰苦的斗争条件,让我们看到抗战的不同切面。
生动的群像塑造,战争造就的离散与悲情
《归队》对抗联小队的队员塑造非常鲜明、丰满,被打散后,每个抗联队员都在艰苦的环境中发生了蜕变,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
而每个人都很有灰度,令人或敬佩、或惋惜、或悲悯。
老山东是整支队伍的主心骨,他始终坚信“只有把日本人赶出中国,才有好日子”,为了这个目标他抛家舍业,狠心离开了深爱他的妻子和儿子;兰花儿的信念也始终不曾动摇,嫁给了小白马后,怀着身孕却依然坚持归队,还说服小白马带着兄弟们加入了抗联。
最终,在和日军的交锋中,小白马倒在她的怀中牺牲了,而她带着襁褓中的孩子跳入湖中,却依然被日军子弹击中。
兰花儿因国仇家恨而踏上战场,为了抗击日军,一家人由大人到小孩悉数牺牲,可歌可泣,人物形象非常立体。
高云虎和兰花儿一样,遇到真心真意待自己的大阔枝,本可以留在松林镇和她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去过普通人的日子,但他依然选择了继续跟着老排长打鬼子。
不得不说,他和大阔枝的感情戏还是挺好嗑的,女方大胆热情,男方半推半就,打情骂俏,诙谐幽默。一个想留不能留,满怀愧疚;一个想留没有留,深明大义。
他们也许是那个时代无数人的写照,不是不渴望爱情,但都知道,覆巢之下无完卵,家国无法保全,自己的幸福和爱情也未必能长久。于是选择了为大义,先放下了小爱。
李乃文饰演的汤德远更为复杂,被打散后经历几番生死,终于大彻大悟,为了保命,也为了父母,他终于向命运屈服,开始给亲戚肖铁林办事,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他做了与高云虎、兰花儿完全不同的选择,所求不过是保全家人,但最终,活泼可爱的儿子依然死于日本人之手。
这恰恰说明,在日本人的统治下,没有谁能平静地享受自己的小确幸!
田小贵也极具悲情色彩,他身为地主家的孩子,却参与了艰苦的抗联,他的信念始终是坚定的,可是扛过了日伪军的严刑拷打,却最终被注射了成瘾物而“叛变”。
他“叛变”的过程,也恰恰反映了日军对待中国抗战人士的不择手段。
他是一个非常可惜、可怜也可叹的人。但是哪怕他被日本人用药物控制,当日本人包围老排长时,他还是挺身而出,与守门的日伪军纠缠,向排长和老汤发出了逃走的信号。身不由己,但良知尚存。
剧中人物间细腻的情感刻画,也增强了人物的深度和情感浓度,比如田小贵和老山东一直如父如子,所以最后老山东知道小贵叛变了,却还是要把他带在身边,不想放弃他。这种感情很动人,但非常虐心。
《归队》中很多抗联战士的命运都是以悲剧收场,那是什么造就了他们的悲剧呢?几乎能瞬间得出结论——日本侵略者。
他们每个人,本来都可以有很好的人生和幸福的生活的,但日本人的存在,让他们无论怎么选,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悲剧。
谍战化叙事,智商在线,高潮迭起
《归队》的前半段,通过友情、爱情、亲情,刻画了有血有肉的抗联队员群像,而后半段,则融入了谍战元素,剧情也越发紧张精彩。
老山东、高云虎、福庆在苏联受训归来后要执行一个重要任务,抓获肖铁林,弄清楚日军的军事要地的地图和军事部署,为了接近肖铁林,他们试图接近老汤,而与此同时,日军也发现了他们的降落伞,特高课的川野也把目光投向了曾经是抗联队员的汤德远,双方斗智斗勇,见招拆招的过程很紧张刺激,可谓高潮迭起。
老汤收留了来试探虚实的高云虎,但为了掩人耳目,故意频繁更换员工,但野川很快识破了这个套路,用抗联人员来测试老汤,最终还使出了杀手锏——田小贵。
双方各出奇招,也各有损失,日军损失了个副局长森田,而抗联也损失了一个共产党接头人刘万春。
这种难舍难分的缠斗拍得颇为精彩,关键是没有把日军塑造成傻子,而将他们塑造得智商在线却极其恶毒,为了让田小贵叛变,他们不断给他注射成瘾物,不择手段。
而为了设圈套让汤德远和抗联联系,川野甚至亲手杀死了老汤的儿子,故意激怒他。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残忍、卑劣,毫无人性……对日本人的塑造可谓抓住了精髓。
实际上,抗联小队最终还是实现了归队,哪怕叛变的小贵也在排长牺牲后,在队友们的感召下 “归队”了。
而老汤本来可能只想带着老婆孩子逃离东北过安稳日子,可是儿子和排长死后,他却肩负着国仇家恨,决定和日本人死磕到底,也“归队”了。
剩下的抗联战士和日本人既有个人恩怨,也有国仇家恨,他们将和川野斗智斗勇,绑架肖铁林,搞到大秃子岭的情报,这场博弈势必非常精彩。
在我看来,《归队》就是一部东北抗联史,也是一部平民史诗,它让更多中国人了解这支英雄的队伍究竟有多了不起。
剧中的老山东、高云虎等人,哪怕是到了绝境,也一直在和日本人抗争,与日军血战到底,这就是抗联精神的缩影。
而恰恰是这种精神,预示着抗日战争中国必胜,因为只要还有中国人,就会一直抗争到底。
还是那句话,一个永不屈服的民族是永远不可能被战胜的。而那些始终不曾屈服的英雄们,永远值得被看到、被缅怀、被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