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作品音乐会沈阳站闪烁收官 用曲调致敬传统,用创新拥抱时代

娱乐 2025-09-23 17:30:00

2025年9月14日,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华彩盛宴——青年作曲家王龙《“珑有所思”—王龙作品音乐会》在沈阳盛京大剧院圆满落下帷幕。这场万众瞩目的精彩演出,以“原唱及实力派阵容+惊喜新作初亮相”的超强配置,在盛京大剧院震撼登场,青年作曲家王龙更是以其全原创曲目,带领观众们穿越古今,在音符的流转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觉醒。

担任音乐会的钢琴艺术指导为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钢琴艺术指导邓垚教授。

(本场音乐会主持人:佟德玉)

音乐会的开场,张群航、黄晟、吉天分别以技巧与张力兼具的演唱,为《春日宴》《心的向往》《苏小小》《与你相见若如初》等作品注入独特魅力——《春日宴》的冯延巳词搭配悲凉曲调在旋律中化作与君别离的叹息;《苏小小》以京味儿元素融入歌声,勾勒出古代名妓的柔婉哀怨;《与你相见若如初》的抒情旋律则更是传递了“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美好期许;《心的向往》中,黄晟以深沉磁性的低音,将“向着远方,向着光,心的向往从未彷徨”的歌词唱得充满力量。

( 女高音/张群航)

(男高音/吉天)

(男低音/黄晟)

(马头琴/包文博)

(打击乐/特尔格乐)

(京胡/王傲)

(板鼓/马浩然)

本场作品音乐会,除王龙已经为人熟知的多首作品外,还有四首新作品也惊喜亮相!由女高音歌唱家王一凤演唱的新编《鸿雁》,词选自《诗经·小雅·鸿雁》,王龙为词注入了极具戏剧张力的旋律,王一凤的嗓音高远辽阔,如私语般温柔缱绻,娓娓道来,唱出了诗中饱含的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和对不公世道的愤懑。她的另一首演绎—《每到秋天我就会想你》,美景依然在,可是心爱的人却早已不在身边,更是唱出了对爱人无尽的思念。

(女高音 / 王一凤)

(大提琴/方义嘉)

由青年低男中音歌唱家伊里奇演唱的由王龙创作的第一首古诗词作品《月下独酌》,伊里奇宽洪优美的磁性嗓音把作品古典唯美的意境诠释得淋漓尽致,一曲听罢,顷刻有想陪诗仙对饮一杯的冲动!蒙语作品《我已归来》,又迅速把全场氛围从静谧的月色意境中拉回到欢快的草原篝火中来,果真洒脱!

(低男中音/伊里奇)

(小提琴/李雯隽)

在音乐会的下半场,吴梦雪带来了王龙的藏风新作《见与不见》,王龙赋予了这首作品以轻盈之姿,吴梦雪充满诗意的轻吟,如“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的淡然深情,手碟的空灵穿插其中,营造出缥缈的哲思意境,让听众在流行旋律里品味爱情的本质。

(女高音/吴梦雪)

接下来登场的男高音歌唱家马小明,以“民歌与艺术”在舞台上展现了一场“跨界实验”,他带来的《白杨树上哥哥的眼》与《登高》,是传统与现代的精彩碰撞。《白杨树上哥哥的眼》是王龙对陕北民歌的创新探索,马小明的嗓音里既有黄土高原的质朴,又融入了艺术歌曲的抒情性,合唱队的和声如层层山峦,让“白杨树上哥哥的眼,瞭见妹妹在河边”的画面立体可感;

(西西俐雅合唱团)

《登高》则以杜甫的千古名篇为魂,王龙用大气磅礴的旋律架构,马小明的演唱从“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沉郁,渐次推向“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悲怆,把诗中的家国忧思与人生况味唱得荡气回肠。

(男高音/马小明)

此外,青年女高音歌唱家龚爽以灵动婉转的声线,带来了王龙为其全新创作的、两首风格迥异的新作品。一首是极具当代质感的流行佳作《与另一个我》,龚爽在舞台上轻声道来,将爱人错过的遗憾与冲破遗憾后与内心的和解一一讲述,“若终有一天与你分离,我将带着被你改变的那一部分的我,继续前行”。

(女高音/龚爽)

另一首则是浸润着浓郁新疆风味的《可别等太久》,节奏里裹着西域的明快与热情,艾捷克的旋律质感与新疆手鼓的热情与龚爽富有层次感的声腔相融,把边疆风情里的鲜活期盼与浪漫情愫演绎得淋漓尽致。

(艾捷克/努尔迪力·阿布力米提)

(新疆手鼓/安尼卡尔·库提力克)

最后,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以古典诗词的声韵双绝献唱了两首代表作—《春花秋月何时了》与《山之高》。

(男高音/石倚洁)

作为中国男高音的“标杆式人物”,石倚洁将《春花秋月何时了》以李煜的亡国之思为骨,王龙用缠绵悱恻的旋律织就“愁绪之网”,石倚洁的清亮声线在高音区如泣如诉,把“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沧桑感唱得穿透人心;《山之高》中,他以细腻的声腔层次,演绎出“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的相思痴缠,古典诗词的典雅在他的演唱中具象成可触摸的情感。

当本场音乐会的主体曲目落下帷幕,现场观众的掌声与欢呼声仍如浪潮般涌动,这份炽热的期待最终催生出一场格外动人的返场环节。

在观众的热情下,石倚洁再度登上舞台,带来王龙为他量身打造的流行新作《闪烁》。“点点繁星,照亮每个角落,今晚的夜啊,都记得。”前奏轻起,今晚的璀璨如电影画面“闪烁”在每个角落,让我们永远珍藏今夜如此璀璨的沈阳。

石倚洁褪去了古典曲目里的沉郁与高亢,以温柔的声线,将歌曲里的治愈与光亮缓缓传递,每一个音符都与观众手中的“星光”共振。没有华丽的舞台特效,唯有音乐与光影交织,全场仿佛化作一个共享心跳的温暖空间,观众们默契的轻轻哼唱“一闪一闪亮晶晶”,手机灯光随节奏轻轻摆动,这份由音乐串联起的双向奔赴,让温馨感漫溢整个剧场,成为整场演出最柔软、最难忘的记忆落点。

王龙的创作既不沉迷于传统的“故纸堆”,也不盲目追逐现代的“潮流感”,而是在两者之间搭建了一座“音乐桥梁”——让古典诗词的意境通过现代旋律被年轻人听见,让民族音乐的基因在创新编配中获得新生。

开票后,这场音乐会迅速引发沈阳乃至全国乐迷的关注,不少观众表示:“既能听到大咖们的实力现场,又能感受王龙对传统的创新表达,这样的机会太难得"。这份期待,正是对中国音乐“守正创新”最直接的市场反馈。

以音乐为舟,渡文化之美,当沈阳盛京大剧院的乐声响起,《“珑有所思”—王龙作品音乐会》将不仅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次文化的“双向奔赴”——王龙以创作叩问传统、歌唱家以演绎激活作品、观众以聆听完成共鸣。未来,我们期待王龙能继续在传统与现代的音乐场域中深耕,也期待更多音乐人如他一般,以致敬之心对待传统,以创新之姿拥抱时代,让中国音乐在世界的舞台上,奏响既具“中国根”又有“时代魂”的动人乐章!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