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德罗夫再次出现在镜头前,但这次,不再是那个满脸横肉、眼神凌厉的“高加索猛人”,他暴瘦的身形,苍白的面容,让人不得不多想一句。
这位车臣“铁腕人物”是不是快到点了,过去几个月里,他的公开露面次数急剧减少,大多数政务由副手代劳,健康状况成了外界关注的焦点。
而在这背后,一场低调但显然早已布局好的“家族权力交班”悄然展开,卡德罗夫还活着,但他的时代,可能已经开始倒计时了。
枭雄也扛不住病魔
卡德罗夫身体出状况,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早在六年前,他就被诊断出患有胰腺坏死,这种病,说白了就是胰腺组织大面积死亡,疼得人直跺脚,严重时直接要命,可他偏偏不信邪,硬是拖着没治,靠强行出镜维持“硬汉”形象。
到了今年2月,他终于挺不住了,他接受了一项被称为“肾造口引流”的手术,懂行的人都清楚,这种治疗通常是器官功能衰竭的下场,得靠这玩意排毒保命,医生建议他静养,可他还是照样出席活动,似乎不愿让人看到他“虚”的一面。
7月那场“溺水事件”更是让外界炸锅,卡德罗夫在土耳其度假时突然失去意识,紧急送往ICU抢救,媒体猜测那可能不只是溺水,更可能是为器官移植做掩护。
一位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胰腺专家就直言,像他这种情况,五年内的存活率不到20%,而且那是前提是好好治疗的情况。
最直观的变化,是他的外貌,对比他2023年初和最近的影像,体重至少掉了40磅,整个人看起来像遭了难。
脸部消瘦、眼窝凹陷,都符合所谓“恶病质”的特征。这种状态,哪怕他再怎么硬撑,也骗不了镜头。
权力传承不是临时起意
如果说卡德罗夫的身体在崩溃,那他的政治安排却早已准备妥当,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于是干脆把“接班链条”提前铺完。
先说他那17岁的儿子亚当,别看年纪小,已经是车臣安全部门的负责人,还兼任内务部多个关键岗位的实际领导人。
最近,他又接管了财政税收系统,等于是把车臣的钱袋子也揣进了兜里,虽然他还没满30岁,按俄联邦法律没法当总统,但从实际操作层面看,早就是“太子摄政”了。
卡德罗夫的女儿们和女婿们也没闲着,长女哈迪扎特做了政府副主席,女婿们则分掉了卫生、医保等关键部门,算下来,整个车臣政府的半壁江山都姓卡。
更厉害的是,他用联姻打包了一票地方豪强家族,至少15个有头有脸的家族跟他家联了亲,等于把整个地方利益绑上了一条船。
数据也说明问题,《新报》调查发现,卡德罗夫家族直接控制着车臣85%的石油收入和70%的建筑业,就算他明天倒下,这套系统也能继续运转,至少表面上看不到“真空”。
所以说,这不是哪天突然病重才着急安排的身后事,而是早就写好的剧本,现在不过是在按部就班地推进而已。
接班人未成年
但问题来了,亚当才17岁,离俄罗斯法律规定的“30岁门槛”还差一大截,这种“未成年摄政”的安排说白了就是打了个擦边球。
卡德罗夫自己当年也是靠着父亲遇刺后,普京的支持才在28岁时“实控政权”,直到30岁才名正言顺当上总统,如今,他似乎也打算把这套老路复制给儿子。
不过,克里姆林宫这次的反应很微妙,不支持,也不反对,普京既没点头说“亚当可以接班”,也没派人去“清理门户”,这背后显然是拿捏权衡的结果。
外界一度猜测,莫斯科可能另有所属,比如车臣特种部队的指挥官阿劳季诺夫,他在俄乌战场上表现得比卡德罗夫部队还要“卖力”,战绩和忠诚度都不差,在中央眼中颇具“接盘”潜力。
毕竟卡德罗夫的部队在俄乌战争中多次被质疑“出工不出力”,让克里姆林宫心里也不是没有疙瘩。
但车臣不是别的地方,强行安插人选容易出事,卡德罗夫家族的控制力太强,如果中央不管,他儿子就能顺利上位;
但如果强行换人,搞不好就点燃新的武装冲突,普京现在最不想要的,就是在高加索地区再起波澜。
所以,克里姆林宫选择了“静观其变”,不表态,不干预,让局势自己“成熟”,这既是策略,也是无奈。
卡德罗夫的统治已经持续了整整二十年,从一开始的“父死子继”,到现在的“子未成年先摄政”,这出戏仿佛命运的轮回,只是这一次,他没有普京那么确定的支持。
他的身体已显疲态,脸上的强人光环也不再耀眼,过去的“枭雄”,如今更像是一个拼命维护家族遗产的病人,他把整个家族的未来押在了儿子身上,而这场政治豪赌,才刚刚进入最关键的阶段。
更大的考验,是留给莫斯科的,如果亚当顺利接班,车臣可能会继续维持表面稳定;但如果局势失控,高加索地区的动荡将不可避免,而这背后,恰恰是普京时代“地方集权”模式的又一次压力测试。
卡德罗夫时代或许即将画上句号,但这场关于继承与权力的博弈,远未结束,等到真正的“交权时刻”来临,谁能坐稳车臣这把椅子,将决定未来几年整个俄罗斯南部的走向。
所以,当卡德罗夫站在镜头前看着儿子走上前台,那不只是一个父亲的目光,更是一位老牌强人对命运的最后凝视,最终,这个曾经拳头狠、话语硬的男人,也逃不过命运的倒数,车臣的明天,还远未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