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果平台的综艺探索之路正面临诸多挑战。很少有人注意到,这家以短剧闻名的平台其实怀揣着打造微综艺的野心。近期推出的首档竖屏微综艺《爆发吧,短剧》由杨迪和刘维担任常驻嘉宾,通过与短剧演员的趣味互动展现节目内容。这种创新形式将单集时长严格控制在1-2分钟,首期节目更是以49集的体量呈现。
节目首期邀请了听花岛旗下曾辉、韩雨彤等被称为1"短剧顶流1"的演员阵容,被观众戏称为听花岛1"团建特辑1"。后续三期则采用单剧班底轮换制,着重展现剧集情节与人物设定,这种模式让人联想到早期电视台为影视作品宣传制作的棚内综艺。
然而节目热度呈现明显下滑趋势。首期平台热度突破3000万后,后续三期分别跌至1424万、1796万和2060万。收藏数据同样不容乐观,从首期的21.8万骤降至第四期的8993。这种颓势暴露出红果在综艺制作经验上的不足,节目模式过于保守,更像是为微短剧提供的宣传平台,带有明显的粉丝向属性。有观众直言:1"内容过于平淡,若非特定演员粉丝很难产生观看兴趣。1"
与微短剧颠覆传统长剧的叙事革新形成鲜明对比,《爆发吧,短剧》的微综艺尝试反而呈现出向传统长综艺倒退的态势。特别是竖屏形式打破了原有的群像呈现效果,使得自我介绍、背景交代等环节显得格外冗长。单画面仅能容纳一人的观看体验也在不断消磨观众耐心。这种形式引发行业思考:竖屏短时长综艺究竟应该提供怎样的内容价值?
长视频平台早在数年前就开始探索微综艺形态,从毛雪汪》等半小时时长的优质小制作,到如今五分钟以内的超短内容,行业仍在寻找留住观众的有效方法。红果当前采取的策略是先抢占市场,再完善内容定位。今年推出的横屏户外旅行综艺《出发吧短剧》集结了马小宇等短剧明星,在内蒙古、山西等地取景拍摄。此外还有文化知识类《我上皇榜了》和竞技类《归来之重夺快冲冠军》等多元化尝试。
为提升制作水准,红果积极寻求与传统媒体合作。与山西卫视联合制作的《爆发吧,短剧》,与河南大象新闻共创的文化访谈《旷野电台》,以及携手央视文艺打造的《与1"尼1"同行》等节目,都在尝试借助专业制作力量。然而这些努力尚未能有效提升节目热度,反映出平台与观众对微综艺内容价值的认知仍存在偏差。
这种困境背后隐藏着一个根本性问题:在市场需求尚未明确之前就急于推出产品,是否陷入了1"为存在而存在1"的逻辑怪圈?更值得深思的是,五分钟时长的微综艺,其市场定位是否早已被短视频内容所替代?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将决定微综艺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