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生万物》后,《灼灼韶华》热度极高,无疑又为“年代剧”增添了不少光彩。
剧集收视持续突破3%,距离央视八套历史收视冠军《狂飙》仅一步之遥。剧中角色同样引发了观众的诸多讨论。且不说越来越像大女主的韶华。比如涂松岩所扮演的夏元,十分精明,浑身都是大老板的派头。
唐曾所扮演的陈大顺,既懂得欣赏他人,又深爱韶华,堪称那个时代完美的“高质量”老公。
不过,在《灼灼韶华》里,并非所有角色都像大顺那般善良、夏元那样敞亮。临近播放尾声,观众发觉剧中不少角色招人讨厌。
若说韶华、夏元在民国背景下展现出开放的善良,那这些角色则把人性的阴暗赤裸裸地暴露出来。
有的恶行明目张胆,令人发指;有的则善于伪装,表面温文尔雅,实则暗地背刺他人。今天,我来给大家盘点《灼灼韶华》中最招人厌的六个角色,排序较为主观,会分先后哦。
他们所做之事,一个比一个荒诞离谱。不过,排第一的无疑没有悬念。
06、穆子儒(张亮饰)
康二妞到上海后结识的人,一手葬送了韶华的幸福,此人用五枪杀害了夏初。
连开三枪致人毙命,还额外补了两枪,实在是穷凶极恶。穆子儒堪称是那种以“最优雅之姿行最狠之事”的典型人物。
他外表儒雅斯文,身着长衫、戴着圆框眼镜,举手投足尽显文人风范,与人交谈时如春风拂面般温和。
就连阅男无数的康二妞,也对他一见钟情,被迷得晕头转向。这个说话柔声细语的文雅公子,所作所为却连禽兽都不如。
他竟用一条珍珠项链去换褚家药铺的进货单,遭拒后还把珍珠串烧断;更过分的是,他将一名孕妇推进了黄浦江。当康二妞陷入名誉危机、快要身败名裂时,此前一直对她紧追不舍的穆子儒选择了回避。
后来又装作一副深情模样出现在康二妞跟前。枪杀夏初后,韶华找上门来算账,他先装起了委屈。
韶华在后,有人拔枪欲射杀之。
若不是康二妞以命相逼,韶华当时真可能丧命。虽当场放走了韶华,但他转眼就吩咐手下,等风头过去再除掉韶华。
这个男人堪称鸡贼典范,空有一副好相貌,却尽干些龌龊勾当。看似光鲜亮丽,实则内里糟糕。
05、陈母(李勤勤饰)
李勤勤所扮演的恶婆婆,实际上并无太大恶行。
这恶婆婆作风堪称经典,虽没什么大恶行,却酿成大错。俗话说“娶妻不贤毁三代”,陈老爷那么精明的人,就因为娶了她,把好好的陈家给毁了。首先,此人为人阴险歹毒,总爱耍些小手段。
韶华刚嫁入家门,她就唆使二媳妇偷糖,想给韶华难堪。身为当家主母,尽用这般小伎俩,本事不大却爱生事。碰到精明的韶华,只落得个沦为笑柄的下场。
其次,这人既爱财如命,又目光短浅。单看上面这点,她还有些蠢萌。
陈家老爷与陈大顺意外离世后,她宁愿帮陈二顺夺取分店股份,也不肯分给有能力的韶华五成。她一心想把钱抓在手里,却加速了陈家的衰败。最后,是对小儿子近乎病态般的纵容。
她在两个儿子中,明显更偏心没本事的小儿子。陈父在世时,陈二顺行事还算有所收敛。陈父离世后,他便完全放纵自己了。
陈二顺对母亲的脾性了如指掌,他行事大胆、无所顾忌,就是笃定了母亲会纵容他。可以说,正是这种过度的纵容,将陈家彻底推向了毁灭的深渊。
这个又坏又蠢、溺爱孩子的女人,不仅害死了孙女萱萱,还间接导致儿子丧命。最终她被土匪一刀捅死,这成了从开场至今最令人解气的情节。
她的这些特质,实则反映出旧时代女性的狭隘之处。这种狭隘心态,致使陈母在处理家庭关系与家族产业时,既无原则又缺智慧,毫无长者应有的风范。
在特殊时代背景下,这种愚蠢的权力上位者,最终只会落得家破人亡、绝望哀嚎的下场。
04、陈二顺(宣言饰)
一个既坏又笨、让人懒得搭话的二世祖。
宣言精准捕捉到人物骨子里的轻佻,其外在言行、内在行事逻辑与作风,均令人不适。陈二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
其一,此人既好色又下作。常言道“长嫂如母”,可新婚次日,这个好色之徒就在店里对韶华动手动脚,而韶华也不是好欺负的,直接让他流了血。
他被韶华揍了,只能默默忍受,这人又坏又蠢,根本没资格成为韶华的对手。大哥离世后,他不思扛起家业,却一门心思打嫂子的主意,毫无真情实意,满脑子都是邪念。
第二点,是能力不足。见过没本事的,没见过这么没本事的。
陈父和大哥刚离世,他立刻冒出来,怂恿母亲,轻而易举地拿到了店铺。只要他稍微有点脑子,就该让精明能干的韶华帮陈家赚钱,自己坐享其成。可陈二顺倒好,不到两年就把家产败光了。
最后,体现出的是狠毒。陈二顺仗着母亲对自己的偏爱,又把坏心思打到了嫂子头上。
得知韶华要走,他竟和老娘串通迷晕韶华,做出这等无耻之事,更过分的是,还害死了机灵的萱萱。
最终被韶华果断终结,着实是罪有应得。古诗云“养子将备老,恶儿那胜无”,说的正是陈二顺这般败类。
03、褚韶中(巩峥饰)
不少观众对韶华大哥恨得咬牙切齿,甚至将他列为“最招人恨”的首位。
他将“揣着明白装糊涂”“欺软怕硬”“拿着亲情当令箭”这些表现诠释得淋漓尽致。其一,存在滥用亲情来绑架妹妹的情况。
他与韶华自幼一同成长,小时候身为大哥的他对韶华还算不错,或许正因如此,韶华才顶着压力将大哥一家接到上海。
可褚韶中因经营不善,落入夏元的算计,无奈变卖祖传招牌,还背负上了高利贷债务。韶华心中早已有了恋人夏初,可最终还是只能嫁给陈大顺。
韶华运气好,陈大顺是万里挑一的好人。陈家生意做大后,他马上听老婆的安排,把韶华他们请来,妄图空手套白狼入股,让恶老婆出面,自己坐收渔利。
陈大顺离世后,褚韶中谎称母亲病重,把妹妹骗回了娘家。到家后,韶华才发觉家人收了曾老爷几十块大洋彩礼,打算把她再许配给那个老头。
在此过程中,褚韶中一直沉默不语,眼睁睁让妹妹为自己付出牺牲。其次,是虚荣与无能。此前整个过程里,表面上,周燕是所有恶行的实施者,她逼韶华嫁人、给她下药,还打算把她卖给一个老翁。
但褚韶中身为既得利益者,从未认真制止妻子的行为,反倒对此乐见其成。他明知自己生意几次失败,却依旧自以为是。韶华邀他去店铺做事,他非要当掌柜不可。
陈二顺动手那次,褚韶中就在屋外。他听见妹妹挣扎、外甥女哭喊,目睹了陈二顺的暴行。
为了偷走柜子上的一百块大洋,他选择了视而不见。直到韶华击毙陈二顺,土匪放火烧了陈家,他才稍微有了点做哥哥的模样,拍马将韶华救走。
可就凭那点小恩惠,韶华接他们一家来上海后,他又端起大哥的架子,任由老婆胡作非为。最后,体现出的是他的算计和伪善。
巩峥长着一张极具“好人相”的脸。与陈二顺那种显而易见的恶、周燕那种能真切感知的恶不同,褚韶中的恶是骨子里深藏的冷血算计。
他无需亲自行动,只需躲在恶妻背后,便能坐享妹妹牺牲所换来的好处。身为大哥,他总在妹妹面前一本正经、言辞堂皇,可真正为韶华付诸行动的事却寥寥无几。
他的沉默纵容、顺水推舟,让周燕愈发大胆。她先在韶华茶里下药,致使萱萱遇害,后又举报韶华杀人。
将陈二顺死于韶华之手这一秘密透露给周燕的,正是他这位大哥。韶华这辈子最难应付的恶人,既不是陈二顺之流,也不是屡次对她使坏的嫂子周燕,而是一直藏在幕后、佯装无辜的亲哥褚韶中。
若不是顾念着他,像周燕这种蠢得作恶的人,韶华三拳两脚就能把她打发了。
说到底,这位大哥的身上反映出了亲情的诸多脆弱之处。背信弃义、恃强凌弱、缄默姑息。这样的大哥,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会招人厌恶。这样的亲人,在任何时代都不少见。
02、田同道(邵峰饰)
除了亲人,对韶华下狠手的,便是田氏药号的老大。
他对金钱与权力的执念,已然达到病态的地步。虽说守元药庄称霸北方生药市场,田氏药号称雄南方生药市场,但田同道与涂松岩饰演的夏元相比,差距极大。最让人愤慨的,是他对穷人的态度。
起初,他就十分轻视草根创业者韶华,还羞辱对方“不配合作”。褚韶华首次登门拜访,前脚刚出门,他后脚就把清脑丸砸了。
作为药号的当家之人,他对店里的伙计非打即骂。说到底,他认为穷人天生低人一等,而自己则是高高在上的“人上人”。
任何时代都不乏这种令人厌恶之人。其次,商人身上有着特有的贪婪与阴鸷。在商海之中,竞争逐利本就是常态。
他的手段着实下作,为了商业利益多次起诉韶华,本质上是以权势打压新兴力量。
相比之下,夏元因易大金搞砸十几万斤紫菀生意而损失惨重,却能心平气和。同样是商人,这就是境界上的差距。他为了和夏元竞争,不仅当面羞辱对方,还在背后耍诈。
各类下作、无耻之举,可谓将商人的种种恶行集于一身。终究,他依旧是个厚颜无耻之人。
为打压竞争对手,他勾结军阀扣押货物,还妄图利用军阀胁迫褚韶华当“八姨太”。此计失败后,他用金条买通韶华嫂子,借韶华之手杀了陈二顺,想以此给她定罪。
这人的可恨之处,在于其纯粹的“恶”,毫无人性,不把他人当人看,表面上毫无尊重之意,背地里尽是算计,恨不得将人榨干、连骨头都嚼碎。在近年的国产剧中,他堪称最招人厌的商人角色。
01、嫂子周燕
看完《灼灼韶华》,不少人表示,国剧又诞生了一类经典恶人角色——嫂子。
此人最大的特征,便是满脸写着贪婪,内心藏着极度的无耻。以往不少国剧中的恶人,若不仔细留意,或许难以察觉其阴狠。周燕和别人不一样,她的恶毫不掩饰,直接展露无遗,让人从里到外都觉得闹心。
她的贪婪,体现在每一处为人处世的细节当中。当初,褚韶华嫁给陈大顺,实则是为其丈夫还债,这无异于被“卖”了一回。可她这位嫂子,卖人时竟理直气壮得很。
后来陈家生意越做越大,她竟厚着脸皮找上门,强行要求入股。后来,褚韶华刚守寡不久,周燕又打起她的主意,想把她再次卖掉,还是卖给一个老头做填房。
韶华独自撑起了华顺药铺,周燕竟带着婆婆厚着脸皮找上门,一开口就要霸占药铺,还让褚韶华回家带孩子。她甚至表示,韶华要是想留下“也不是不行”。这位大嫂,这药铺的事儿跟你有啥关系吗?
女人犯下了所有重大罪孽。她的恶,源于“疯癫”行径无果,也源于自私至极的龌龊本性。一直以来,她总挂在嘴边的话是:韶华的一切,有一半都属于韶中,因为是韶中带韶华入行的。
即便这仅有的一点也并非事实,引领韶华进入这一行并传授其本领的,是韶华的爷爷,而非韶中。
但周燕认定了韶华这块“肥肉”,她不仅想拿捏住韶华,甚至还盘算着让儿子把韶华的财产都吞了。被韶华接到上海后,她一大早就跟儿子说,韶华日后的所有东西都归儿子。
但她似乎忘了,正是她给韶华下了药,才使陈二顺有机会玷污韶华,还间接害死了萱萱。对待亲人,她满心算计,毫无愧疚之意。
周燕之恶毒,可谓深入骨髓。她的恶难以预料,能把你吞噬得一干二净,真是坏到了极点。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亲朋关系里,这类人都很常见。他们既善于当面索要好处,更精于背后使坏算计人。
正是这位大嫂,不小心透露了韶华杀人之事,之后在田同道用小黄鱼的诱惑下,把韶华杀陈二顺的事全说了出来,致使韶华被捕入狱。
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到现在,这类以亲情为幌子作恶的人,就跟狗皮膏药似的,一旦沾上便难以摆脱。所以,将她列为“最招人讨厌”的角色之首,我想大家都会觉得合情合理。
结语
说实话,《灼灼韶华》的主题与手法,放在近年国产剧中,不算新颖,也达不到封神的程度。尤其在故事技巧方面,剧集存在不少套路,这或许就是剧集收视持续高涨,可豆瓣评分仅5.8的缘由。
剧集收视大获成功,必然有其原因。关键之一在于将人物塑造做到极致。特别是剧中那些恶人。
剧中这六个恶人角色,深刻反映了动荡时代的人性百态,其影响延续至今。周燕等人物如同一面镜子,既映照出人性里的贪婪、自私、虚伪与冷漠,也折射出亲情的两面性。
最爱你的人往往是亲人,而可能伤害你的人也可能是亲人。优秀的故事,始终让我们直面人性的复杂。
时代更迭变迁,然而人性始终未改。韶华因在亲情里屡次心软,落得女儿丧命、药铺被砸、自己受辱入狱的下场。血脉相连之人的明枪暗箭,不见得比仇人手段高明,却更让人绝望。
活着,爱里藏着伤害,伤害中又裹着爱。这种如小石头般令人心里膈应、矛盾无解的情感,是现实中时常上演的常态。
《灼灼韶华》正是凭借对复杂亲情与人性的刻画,打动了众多观众。直白地说,任何能触及真实人性丑恶面的剧,都有爆火的潜质。
别因剧中剧外人心凉薄,就忘却——
所谓人生,是历经一次次人心凉薄,仍能感知人性温暖的璀璨时光。
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