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郑丽:我这辈子无比正确的决定,就是在37岁为丈夫生孩子

娱乐 2025-09-30 20:30:15

说起来,你有没有见过这种情况?一个人在事业最顺的时候,突然拐了个弯,选了条在旁人看来“不合时宜”的路。就像郑丽,当年在央视都站稳脚跟了,37岁那年突然决定生孩子——要知道,这年纪在咱们普通人眼里,既是高龄产妇,又是事业爬坡的关键期,身边人多半会嘀咕:“这时候停下,不怕之前的努力打水漂?”

其实不光是咱们普通人会这么想,圈内人估计也议论过。你想啊,她从黑龙江一个小地方走出来,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里条件不算好。小时候冬天冷得能冻掉耳朵,她就裹着厚棉袄在灯下看书,语文成绩一路拔尖,高中还拿过省里的演讲奖。本来都定了毕业后当老师,稳稳妥妥的,结果她妈瞧见电视台招人,随口说了句“去试试呗”,没想到真考上了黑龙江台。

在地方台那几年,她主持《新闻夜航》,那可是当地的王牌节目。不是科班出身的她,人家练发音她跟着练,人家跑现场她跟着跑,五年下来,观众都觉得“这主持人说话实在,听着舒服”,换别人还真未必有这效果。后来去央视,从半夜的《午夜新闻》做起,熬了二十多年,才上了《新闻联播》,成了大家眼熟的“国脸”。这种一步一个脚印拼出来的事业,说停就为生孩子停一下,换谁不得掂量掂量?

聊到这不得不说,类似的情况其实不少。就像董卿,当年也是在事业高峰时暂时调整节奏,一边做节目一边兼顾家庭,后来再出来,状态反而更稳。她们这种选择,看着是“退一步”,其实更像给自己的人生留了个“缓冲带”。

郑丽一开始也没想着要孩子,说到底还是觉得事业正处在要紧时候。她30岁才结婚,老公是圈外人,普通上班族,工资不算高,一个月大概五千块,在当时不算多。两人本来打算就这么过,丁克也挺好。可架不住婆婆老念叨,时间长了,她自己也琢磨:“现在是风光,老了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图啥呢?”2011年,37岁的她下定决心要孩子,医生都提醒高龄产妇风险大,她还是坚持生了个女儿。

你可能不知道,生完孩子后,她的状态反而更松弛了。以前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回家也是想着稿子怎么改,现在有了娃,下班能抱抱孩子,听她咿咿呀呀说话,老公还会主动分担家务,她反倒觉得“心里踏实了,工作起来更有劲儿”。50岁的时候,她还在央视播新闻,身材保持得不错,镜头里看着比以前更从容,这大概就是家庭给的底气吧。

还有件挺有意思的事,她和赵普以前合作《朝闻天下》,因为互动自然,观众就猜他俩是不是一对。其实赵普早澄清过,自己有家庭,老婆是大学同学,孩子都挺大了。郑丽也不爱说这些,就想安安静静过自己的日子。你看,公众人物这点也挺难的,稍微走得近点就被瞎猜,其实人家就是同事关系,各有各的生活。

说到底,郑丽这选择的核心,不过是想通了“幸福不止一种模样”。有人觉得事业登顶才是成功,有人觉得家里热热闹闹更踏实。她从师范生到地方台主持人,再到央视“国脸”,每一步都没靠运气,可最后让她觉得“最对”的,还是那个软软糯糯的小生命带来的温暖。

就像咱们身边,也有人在升职关头选择陪孩子高考,有人在生意红火时关掉店陪父母旅游。这些选择看着“不划算”,可日子是自己过的,值不值,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你说呢?要是换作你,在事业正顺的时候,会不会为了家里的事慢下来?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