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建议美军“误炸”中国军舰,像当年误炸南联盟,这位专家啥下场

娱乐 2025-10-01 22:45:42

安德烈·平可夫就是那个自封的军事专家,靠着办杂志和写文章混饭吃,结果因为一些出格的言论,闹得自己两头不讨好。平可夫原名叫张毅弘,1963年出生在云南的一个普通家庭,据说有壮族背景,不过他后来自己老爱强调没啥中国血统,还一度入籍香港,自称是香港人。

小时候的他就挺自负的,总觉得自己是天才那种类型。家里条件一般,他上学也没啥特别出彩的地方,1984年从广西师范学院毕业,学的是中文系。毕业后没几年,他就想着出国闯荡,1986年自费去了日本留学。那时候留学可不像现在这么容易,他家底薄,只能一边打工一边念书。每天一大早起来给朝日新闻送报纸,赚点小钱凑学费和生活费,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结果学业上也没啥突破,没拿到学位,就这么灰溜溜地退学了。

到了1993年,他移民加拿大,正式改名叫安德烈·平可夫,说是因为崇拜苏联元帅朱可夫,想着有天能跟他平起平坐。其实朱可夫原名格奥尔吉,跟安德烈没半毛钱关系,这名字纯粹是他自己编的。他还给自己包装了个“国际军事学者”的头衔,号称精通中俄日三国军事知识。仗着加拿大国籍和这层包装,他很快就搭上了日本防卫厅和英国一些军事杂志的线。

日本那边请他去参加东亚安全研讨会,让他讲中国海军的动向;英国杂志也找他写稿,把他的观点当成独家分析发出去。平可夫这人没啥真才实学,但嘴皮子利索,会迎合西方需求,专爱说中国军力怎么怎么威胁周边,像是中国海军十年内就能控制南海。

靠着这些机会,他赚了点钱,干脆自己办了本杂志,叫《汉和防务评论》,英文是Kanwa Defense Review。杂志主要发英文和中文版,内容就是分析东亚军事,特别是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军事情报。他从各种公开来源搜集图片和报道,然后加点自己的解读,卖给感兴趣的机构。起初这杂志还挺受欢迎,日本、英国甚至美国的一些智库都找他合作,他的生活也改善了,买了房子,过上中产日子。但说实话,他的分析往往是胡乱拼凑,缺乏专业性。比如他老爱夸大中国武器性能,一会儿说东风-21D导弹能轻松打穿美军航母甲板,一会儿又吹歼-20隐身战机比F-22还牛,还预测中国到2025年会有800枚核弹头。

不过他的观点总跟着美国政策走。美国要是炒作“中国威胁论”,他就放大中国军备厉害;美国要是转而说中国经济不行、体制问题大,他就反过来贬低中国装备,说解放军维护混乱,导弹试射成功率不到50%,士兵战术还停在二战水平。这种翻来覆去的立场,让他看起来更像个投机分子,而不是正经专家。他还闹过不少笑话,1999年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后,他说中国特工连夜捡导弹碎片,用来逆向仿制红旗-9导弹。

可红旗-9早在1980年代就立项了,靠的是自主研发,跟那事儿没关系。2013年,他把上海青浦一个游乐园里的水泥航母模型当成中国秘密研究美军航母的证据,发出去后被网友扒出来那是给小孩科普用的,军事圈的人都笑他连基本常识都没有。2014年乌克兰危机时,他又把中乌正常的民用技术交流说成是中国偷导弹列车技术,威胁欧洲,结果乌克兰媒体自己出来辟谣。

这些事儿暴露了他没真功夫,就靠编故事混日子。但最让人气不过的,还是2022年他那番公开言论。当时台海局势有点紧张,他在美国媒体上发文章,建议美军在冲突中对中国军舰搞“误炸”,就跟1999年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那次一样,说这样能震慑北京。这话一出口,国内网民炸锅了,大家都骂他是卖国贼,比敌人还可恨。

不过平可夫倒是不在乎这些骂声,他甚至把网友的批评截图当成宝贝,拿去给日本防卫厅和美国智库看,说这证明他的话让中国人害怕,自己对西方的价值大着。这种心态挺可悲的,以耻为荣,换来一时风光。可好景不长,西方那边也渐渐看清了他的底细。他的情报多是二手拼凑,没啥独家干货,错误还一大堆。智库和媒体需要可靠信息,不是胡编乱造的玩意儿,所以慢慢就不找他了。

到现在2025年,平可夫已经彻底边缘化了。他躲在加拿大一家小型防务咨询公司,干些基础资料整理的活儿,靠打工维持生计。昔日那些别墅和优渥生活,早就不见了影儿。他两头不靠,西方弃用他,中国人鄙视他,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这事告诉我们,背弃根基的人,到头来什么也捞不着。国际形势复杂,类似平可夫这样的人不是个例,但他们的结局都差不多,被人唾弃,没例外。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