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喜人奇妙夜诸葛亮决定撂挑子不干了,没人感觉滑稽

娱乐 2025-10-06 08:51:25

喜剧演员海宝和泰维来自中国的两个头部喜剧公司,两个人之前深耕线下,塑造过不少有记忆点的影视人物形象,但是,在《喜人奇妙夜》,这两位被一众90后、00后喜人称为“老前辈”的演员,其实还是米未喜剧舞台上的新人。

米未的喜剧舞台深受年轻人的喜欢,不少之前在线下舞台收获好评的喜剧人,都把米未舞台当成自己要努力征服的全新表演场。

可是,线下深受喜爱,并不代表能快速摸索出线上综艺里成为“爆款”的秘诀。

米未喜剧舞台上线的这四年来,很多喜剧圈的老咖在这个舞台,都遭遇过水土不服,他们在试图和年轻观众连接的过程中,都有过迷茫期。

但泰维和海宝这两个知名度并不高的综艺新人,一来到米未的舞台,就贡献了不错的初舞台作品。

他们直接晋级,并顺势加入了团长蒋龙、六兽、张驰领衔的冠军战队。蒋龙、张弛都是资格最老的喜剧冠军了,果然,喜剧“老前辈”,就是更和喜剧“老团长”合拍。

客观来说,泰维和海宝作为综艺新人,他们要推出一炮打响的初舞台作品,其实相当不容易。

思索再三,他们决定化繁为简,用一个相对轻松、观众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来制造笑料,他们很神奇地取得了成功。

从熟悉故事入手。

诸葛亮和司马懿共同书写的“空城计”故事,对于喜欢三国故事、喜欢读历史书的观众来说,绝对不会陌生。

有的人说,空城计反应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诸葛亮依靠司马懿对自己的害怕,再借助司马懿多疑的性格特点,用一个看似简单的计谋,劝退了司马懿的15万大军。

这个其实有点儿天方夜谭的感觉。

都是身经百战的谋略家,司马懿被空城计这样轻松拿捏,确实不太能让人信服。

于是,在后续推出的几个新版本的《三国》电视剧里,空城计推出了更加信服的解释。

那就是司马懿其实知道诸葛亮身处空城,但是司马懿假装自己中计,故意留了诸葛亮一条性命。

这个应该是更让容易人相信的解释。

因为曹操早就怀疑司马懿的忠心了,曹操的后代之所以继续重用司马懿,是因为魏国当时没有人可以匹敌诸葛亮。

曹操的儿子曹丕、孙子曹叡被迫重用司马懿,但是同时,他们没有忘记曹操的叮嘱,随时防范着司马懿,他们随时准备“兔死狗烹”。

狡猾如司马懿,显然早就知道这些。

所以司马懿在拿到战场优势以后,才假装中计,故意留下诸葛亮的命。这样去做,司马懿自己就有了保住生命的机会。

而一旦司马懿抓了空城里的诸葛亮,司马懿回到魏国后,立刻就会被卸掉兵权,然后再难逃脱被杀的命运。

海宝、泰维主创的这一版《空城计》没有改变故事背景和结局,但是他们改变了讲故事的角度,通过“小童”的角度来解构这个名传千古的计策。

虽然他们的故事创意天马行空,但是认真看下来,既看到了新趣味,还随着故事情节推进,慢慢地觉得他们这种解读,好像也有点儿符合逻辑了。

这当然是成熟且成功的针对四大名著的经典改编。

两个喜剧演员讲了一个逻辑严密、充满趣味的故事,他们用熟悉的历史人物开路,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吸引观众进入故事,真的是处处都透露出老一辈喜剧人的聪明。

从节奏把握出彩。

相比新一代的喜剧创作者,老一辈喜剧人更容易在表演中求稳,他们更偏爱现实主义表达。

但是在创意方面,老一辈喜剧人一般不会放的太开,他们更想讲一个严密的故事,他们是观众口中的严肃喜剧人,他们在“无趣”“平庸”的边缘来回试探。

而这一版本的《空城计》,其实已经增添了很多年轻化的表达,作者很勇敢地将现代人常常看见的“甩锅”,还有孩子气的“你怎么这么和我说话”,以及“真假司马懿”等情节融入喜剧,让古今有了充满趣味的巧妙连接。

两个喜剧人,其实是把自己对当代社会的情绪,放进了三国故事里,既架空,又贴合现代职场牛马的心。这一版本的《空城计》,观众能够看得进去,同时,自然而然地被他们一次次逗笑。

我很喜欢这一版《空城计》的喜剧表达,就像天放说的,两位喜剧前辈既努力去接近当下年轻人的审美习惯,同时也在努力彰显自己对喜剧节奏的理解,全力表现自己文本上严丝合缝的特点。

看《空城计》,能够感觉到一种很特别的网络喜剧特色,演员们既有适度的情节放飞,又能让故事一直深深扎根土地。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不会出戏,完全可以踏踏实实地随着反转,而大声笑出来。

从故事内核用情。

“三国是一个草台班子。”海宝在表演后和大家分享了自己这个作品真正的Game点,这是创作者对严肃和权威的消解,也挺能够契合当下压力巨大的职场人的心理。

我特别喜欢喜剧表达,核心原因就是它总是能够用一个我意想不到的方式,让我们看到真实的社会图景。

现代社会节奏加快,很多时候,人们都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是职场上完成任务的工具人,大家总是显得相当忙碌,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已经忙到没有时间思考。

我们很多时候感觉身心俱疲,说到底,是因为自己一直在过忙而没有意义的生活。

喜人奇妙夜的舞台上,《空城计》就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看待世界的新窗,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之前想都不敢想的、看待世界的新角度。

社会习惯规训我们,尤其是重点规训35岁以下的年轻人,但当我们有了一定的阅历,又会发现真正推动世界进步的,不一定都是所谓的身处高位的大人物。

像《空城计》里的“小童”,在历史上,在现实世界里,还有很多很多。在让世界变得更好这一方面,“小童”所代表的小人物们,其实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可以是比“大人物”更重要的人。

我们完全没必要一直被他人的评价所捆绑,也不一定要去适应世俗对“成功”的相当局限的定义。

这一版的《空城计》,其实也没有讲什么大道理,但它很轻松地让迷茫的人慢了下来,笑了起来,引导人们去把这个世界看得更清楚一些。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