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奥斯卡史上最年轻影帝,更是公认的 “演技之神”。
在公众视野中销声匿迹 22 年后,他再度捧起小金人,终成影史第 11 位 “双冠影帝”。但鲜少有人知道,这位站在行业顶端的巨星,曾在人生低谷靠卖画谋生。
他,是阿德里安·布劳迪。
阿德里安·布劳迪出生于纽约州纽约市,自小立志当演员。
他的母亲是著名摄影家西尔维亚·普莱奇,在他小时候母亲就对他的表演天赋有所洞察,极大地鼓励和推动他走上了表演的道路。曾进入非百老汇戏剧界进行舞台表演,第一次出镜是参加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的电视剧《终于回家》,在剧中饰演一位来自纽约的孤儿比利,前往内布拉加斯州寻求新的生活。
1998年,他与埃里克·布罗斯合作,出演了影片《餐馆》,他因此片的出色表现于2001年获独立精神奖最佳男演员提名。
这一年,他还参加了特兰斯·马利克执导、描写二战瓜达康纳尔岛战役的战争片《细红线》的拍摄,这部战争思考影片曾获第71届奥斯卡奖7项提名,但他只是出演了一个小角色法伊夫下士。
1999年,著名黑人导演斯派克·李发现了他的潜质,邀他在恐怖片《山姆的夏天》中主演连环杀手的替罪羊里奇,随后他又在理查德·谢泼德同类题材的罪案惊悚片《极速杀阵》中饰演哈里一角。
同年他还主演了奥斯卡金牌导演巴里·莱文森反映种族问题的剧情片《飞扬的年代》。
此时其一流演技已是有目共睹的了。
2000年和2001年他分别出演了《面包与玫瑰》、《危机密布》和《项链事件》。
2002年,他主演了著名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历史传记片《钢琴家》。
剧中阿德里安饰演波兰电台的一位犹太钢琴师史标曼。
为了演这个角色,他将房子、车子都卖掉,只身到法国拍片。
为了演这个角色,在拍片的七八周内,每天要练四个小时的钢琴。
为了演这个角色,还要节食,身高1.83米的他,体重最后只剩61公斤。
凭借这一角色,他首次提名奥斯卡影帝就一举成功,成为奥斯卡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
他凭此片先后获得了法国恺撒、波士顿影评协会、美国影评人协会最佳男演员奖,第56届英国学院奖、第60届金球奖最佳男演员提名、第75届奥斯卡奖最佳男演员,成为奥斯卡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阿德里安在此片中的表演将他的演艺事业推向了巅峰。
2024 年,51 岁的阿德里安・布劳迪带着《粗野派》重回大众视野,再次惊艳所有人,第二次捧起了奥斯卡影帝的奖杯。在这部电影里,他饰演一位战后流亡的犹太建筑师。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开启了疯狂的 “学霸” 模式。
他花了 9 个月的时间,研读《点线面》等 37 本建筑史著作,还实地考察了 37 处战后建筑。
在拍摄现场,他对着道具图纸写写画画,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力学公式和角色分析笔记。
他就像一个真正的建筑师一样,深入角色的内心世界,用细腻的表演展现出了建筑师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坚守 。
这一次,他用实力证明,影帝的称号,他当之无愧。
第97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当颁奖嘉宾念出“阿德里安·布劳迪”的名字时,全场响起长达两分钟的掌声。
这是时隔22年后,布劳迪再度捧起小金人。
除了演员,布劳迪还有第二个身份——画家。
2015 年,他在迈阿密举办了自己的首次画展,展览的名字叫 “热狗、汉堡包和手枪” 。
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奇怪,而当你看到他的作品时,更是会被那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深刻的内涵所震撼。
2023 年,他又在纽约举办了 “美国制造” 展览。
这一次,他的作品更加个人化,融入了自己的童年记忆、移民身份以及成名后的种种感受 。
布劳迪解释他的画说道:“这就像美国梦,看似自由,实则充满黏腻的妥协。”
但布劳迪绘画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艺术,而是为了赚钱。
当被媒体问到:“影帝怎么还卖画时?”
他自嘲地说:“因为我是一个失业的演员。”
没错,就在好莱坞一线明星拿着2000-3000万美元的片酬时,他的片酬仅有25万美元。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的投资失利。
成名之后,他在欧洲买下了一座古堡,这座古堡在当时只花费了他几十万美金,看似是一笔很划算的投资。
但他没想到,这座古堡却成了他的噩梦。
为了将这座古堡修缮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他开始了长达 17 年的修缮工程。
在这 17 年里,他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维修问题,从屋顶漏水到墙壁裂缝,每一个问题都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去解决。除了维修费用,他还要承担高额的房产税和日常的维护费用 。
这些费用就像一个无底洞一样,不断地吞噬着他的积蓄。
阿德里安・布劳迪与中国的缘分,早在多年前就已结下 。
2012 年,他受邀出演冯小刚执导的电影《一九四二》,在片中饰演美国记者白修德 。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不仅深入研究了当时的历史资料,还努力学习中文,想要在影片中展现出最真实的状态 。
然而,中文的博大精深可把他难住了。有一次,他在写剧本笔记时,把 “饥荒” 写成了 “慌鸡” 。当他拿着笔记去请教冯小刚时,冯小刚一看,当场就笑出了声 。阿德里安・布劳迪还一脸懵地看着冯小刚,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直到冯小刚给他解释了之后,他才恍然大悟,自己也跟着笑了起来 。
这件事虽然只是一个小插曲,但却展现了他对表演的认真和对中国文化的尊重 。
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好莱坞影帝就敷衍了事,而是努力去克服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力求将角色演绎得更加完美 。
这种敬业精神,让冯小刚对他赞不绝口,也让中国观众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除了拍戏,阿德里安・布劳迪还经常来中国旅游,体验中国的风土人情 。
他去过很多地方,北京的故宫、杭州的西湖、泉州的古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