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向太看上郭碧婷,网上动静挺大,就是《最美的时光》那会儿。
她直接在节目里跟郭碧婷说,“我就要你做我儿媳妇”,大家还以为是节目效果,后来她自己也说,是真喜欢。
她看中的就是善良孝顺,比什么门当户对重要,这话听着有道理,一个人知道感恩,就算家里条件一般,相处起来也不会差。
嫁进这种家庭,现实哪有那么简单,“不看出身只看人品”,节目里说说挺好,实际上就像一场赌博。
她赌郭碧婷能变,变成一个合格的“向家媳妇”,要稳重,要顾大局,要懂得分寸,可现实这东西,经常不按剧本来。
这几年郭碧婷很少露面,不怎么在香港,大部分时间都在台北陪父母,她爸爸身体不好,网上也传过几次,这回向太直接说出来,八九不离十了。
女儿照顾生病的爸爸,这事谁也说不出什么,可婆婆心里想的肯定是“你怎么总不在家”,大家族仪式感很重,过年过节,生日聚会,儿媳妇不在场,就是没尽到本分。
向太嘴上说着“我们理解”,但那个“称职的媳妇”的说法就很微妙,她没说不称职,也没夸,给了面子,也划了条线,你是向家的人,但你不能太顾着自己那边。
钱的事才是关键,向太说,“我们给郭碧婷的钱,她都放在自己账户里,说是给孩子留的,娘家有事,她就用自己以前挣的钱”,听着是夸她独立。
你仔细琢磨,里面好几层意思,婆家的钱不能随便给娘家,郭碧婷自己有钱,娘家那边开销大她得自己顶着,说白了就是,“钱都给你了,你没怎么贴补婆家,倒是都想着娘家”。
传统婆婆心里这就是胳膊肘往外拐,向太不明着说,就轻飘飘一句“挺像我当年”。
外面包着一层糖,可她当年不一样,嫁给向华强,自己本身就有事业,有能力,娘家的事自己扛得住。
郭碧婷婚后基本不工作,没什么收入,娘家有事就得动用“公婆给的钱”,这才是向太心里不舒服的地方。
郭碧婷在向家的状态,一直有点悬,向佐忙自己的事,郭碧婷带着孩子在台北,两边不远不近,像个“远程婚姻”,这种不稳定,向太心里肯定有数。
儿媳妇在家,管孩子,陪长辈,出席活动,这是规矩,儿媳妇要懂事,不能老是围着原生家庭转,面子比什么都重要。
大家族讲究的就是这些,郭碧婷不是那种人,她就是个普通女孩,惦记父母,重感情,放不下原生家庭。
豪门的规矩要的是一个标准化的家族成员,碰在一起,有摩擦很正常。
有人说向太这是在公关,一边讲故事,一边给自己立一个“明事理的婆婆”人设,“我们不反对”,“钱她自己管”,“她挺善良”,这些都是站在高处说的话,显得自己大度,其实就是在定规矩。
郭碧婷孝顺可以,但别太偏向娘家,钱可以自己拿着,但得有界限,留在台北陪爸爸也行,但别忘了你是向家的人,这就是大家族内部的声音。
综艺里的婆媳关系看着都好,现实里很容易走样。
向家这种家庭,最看重归属感,儿媳妇常年不在香港,家族活动不参加,家里的生意也不沾边,存在感就会越来越弱。
婆婆一提到娘家,钱,称职这些词,就是内部在算一本账,浪漫这东西不长久,只有平衡才是真的。
郭碧婷性格温婉,不争不抢,谈恋爱上节目这是优点,放在豪门婚姻里可能就是弱点,她太乖了就没了话语权,太善良就容易被动,婚后作品少,经济上不独立,父母身体又不好,她离不开娘家。
一边是亲情,一边是婆家的规矩,她夹在中间,两头都难。
向太那句“挺像我当年”,听着是夸奖,实际上也是一种提醒,我当年是拼出来的地位,你也得自己努力才行。
豪门里的女人,最怕的就是没退路,在家族里的存在感太重要了,你不参与,不露面,慢慢就会被边缘化。
郭碧婷现在的问题不是婆媳关系那么简单,是她自己的安全感,她在向家没扎下根,经济上也不够独立,万一哪天婆家态度变了,她能靠谁,父母在,娘家是她的依靠。
可现在爸爸身体不好,事业又停着,这张安全网要是破了,她就成了一座孤岛。
向太的话里藏着线,看着是心疼,其实也是在敲警钟。
说到底,两边都挺难,郭碧婷没做错什么,她的选择和天下所有女儿一样,父母老了病了,当然要陪着,向太也没错,她要管理一个大家族,规矩很重要,问题就在于。
豪门不讲人情,讲的是制度,你可以善良,可以孝顺,但你首先得有归属感。
郭碧婷的善良太个人化了,她心里始终把原生家庭放第一位,这在大家族看来,就是立场问题。
这事没有谁对谁错,向太很直接,她靠手腕和强势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她也希望儿媳妇能扛事,郭碧婷性格柔和,不争也不屈服,是另一种活法,她们俩放在一起,就是两代女性的对比,各有各的风格。
向太代表的是“女人要赢”,郭碧婷代表的是“女人想温柔”,豪门这个游戏里,温柔不一定能赢,还是希望向太别总把家里的事往外说,也希望郭碧婷能为自己多争取一点。
在这种地方,没人能给你兜底,所谓的幸福,都得靠自己,自己有立场了才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