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与金惠景夫妇再次共同亮相综艺舞台,是时隔八年后的一次重新携手。他们这次出镜的是一档以美食为主题的节目,在节目的录制现场,灯光温暖,厨房的锅铲撞击声与切菜的声音交错,给人一种亲切而充满生活气息的感觉。两人以极具亲和力的姿态出现在镜头前,仿佛在向观众传达一种稳定而温暖的能量。
节目恰逢秋夕节時点,他们谈到了韩国资源有限的现实,但由此而来的文化却成为国家的重要资产。李在明在现场强调,文化事业中韩团和电视剧固然重要,但文化的真正核心是食物。若没有美食的支撑,其他文化现象也难以成为持久的、可持续发展的力量。美食产业对韩国的整体崛起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是可以持续放大的经济与国家软实力的源头之一。
他还提到秋夕节最重要的并不是由豪华景象构成的表面,而是丰盛的食物与家人团聚的温暖场面。对于出口韩国文化的前景,他认为韩式料理拥有无限发展的潜力,因为食物是不会过时的,只要被品尝过一次,韩式料理就会在消费端形成持续的需求与记忆。
金惠景则谈及韩式饭卷的普及现象。她说在海外的超市里,韩式饭卷的销量非常火爆,以前国外的人们通常把它称作寿司,但现在她很自信地把它称为饭卷,强调这是属于韩国的独特食品在全球市场中的新名片。她的表述让人感觉这道日常美食已经成为跨境文化传播中的重要符号。
不可否认的是,李在明与金惠景的综艺人气不容小觑。他们并非志在成名,而是在通过节目向大众传递韩式料理与韩国文化的魅力,意在以此促进经济活力的提升。就韩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国土面积有限、人口基数不大、资源相对匮乏,因此发展文化产业、输出韩流与韩式料理,似乎是一条符合现实条件的路径。近些年韩国的文化产业确实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甚至在非洲也有不少人观看韩剧、追星、追逐演唱会,文化的吸引力不可否认。但这种影响力往往缺乏深厚的底蕴,难以成为不可替代的长期必需品。
另外,韩式料理在海外市场上确实有一定的存在感,但总体而言,主要还是在亚洲市场更具潜力,真正进入欧美市场的步伐并不明显。韩式饮食以泡菜等为核心特色,与西方普遍偏好肉类的饮食习惯存在差异,导致在西方市场的渗透显得相对困难。因而,现在连李在明夫妇也需要通过综艺节目来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显然是出于对市场的迫切需求。
不过这档节目仅在韩国播出,海外传播的影响力显然有限。面对全球化的传播环境,单靠国内综艺的曝光,是否能够真正带来跨国界的市场转化,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问题。人们不禁会问,这样的努力究竟能不能带来预期的效果,海外市场的开拓是否会因此得到实质性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