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中秋8天小长假,电影国庆档的表现真是没想到,总票房成绩是近五年除了疫情那几年之外最差的一次。
像《志愿军3》这种本来大家觉得能火的片子,票房比想象中惨多了,连去年同一天的零头都不够。
集体“翻车”这种事情,把整个电影圈都给镇住了,没了之前的热闹。
四部影片拉胯
今年,国庆档除了大盘整体票房表现差之外,最惨的可能就是,一些本就寄予了厚望的大片也扛不住了……
原本以为是大制作能撑起来这个档期,结果一部接一部都是“哑弹”了。
电影档期里票房最高的是《志愿军3》这部电影,它是系列电影的延续之作,投资成本不菲。
但是,影片上映以后一直没能取得好成绩,想看的人不多。
不少人看了之后觉得,片子里面的剧情抓不住重点,本来该紧张的战争戏反而平淡,看得很没劲,白瞎了这个题材。
还有《刺杀小说家2》,跟前作比起来差远了。
听说这次特效做了不少功夫,但故事讲得乱七八糟,人物也立不住,看完都记不住谁是谁,票房连前作的零头都不够。
喜剧片《浪浪人生》更惨,明明是挂着喜剧的名头,结果全都是老套又尴尬的笑点,一点不接地气。
听说,前期宣传花的钱比现在这个票房还要多,真是白花钱。
最后是《风林火山》,本身的风格就比较特殊,讲得太过绕弯子,观众看得一头雾水,想靠票房回本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这些大制作本想依靠名气以及投资来获取收益,却没想到败的如此之惨,究其根本还是内容做的不好。
明明是战争片,却没把那种紧绷感拍出来,剧情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看得人一头雾水,真是浪费了一个好题材。
想走喜剧路线,但是节奏忽快忽慢,笑点都是老生常谈的段子,一点也接地气,根本逗不起观众。
有些影片一会儿文艺、一会儿悬疑,看得人眼花缭乱,越是想要显得高深,越没人看懂。
档期电影不全是烂片
其实现在大家看片儿都挑剔,不是大片、大场面的就不稀罕,片子不好笑,再多宣传也没用。
不过今年国庆档也不是所有片子都在划水,还是有几部被忽略的片子靠实力说话。
像《毕正明的证明》,一听名字就很普通,一开始也没人关注,结果上映之后口碑慢慢涨起来。
看过的人说剧情很扎实,节奏也不拖沓,很多人把它当成了今年最被低估的警匪片,票房也是越来越好。
还有《三国的星空》据说评价也是不错。
但是,喜欢这种历史题材的观众群体是比较固定的,想看的人早就去看了,不想看的你怎么宣传他也不会去。
有人说他是半部神作,可惜商业上不太火。
这些影片表明市场不是只看种大制作,主要还是把故事讲好,不过如今市场低迷的情况,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原因。
市场低迷的背后
国庆档的遇冷,不是单因某个因素造成的。
从供需再加上外部环境的影响,整体才导致这个国庆假期电影市场的冷清。
今年上了不少片子,可以说是赶鸭子上架。
人家前一部火了,我就跟着来个续集,人家这个题材之前赚了钱,我也跟着来一个。
根本不把心放在故事里头,结果就是老一套的东西,没什么新意,观众一看就来气,谁还愿意掏钱呢?
观众这边现在看电影越来越淡定了,不像以前到了档期就跟着凑热闹。
现在都看口碑再决定去不去影院,头两天反响不好,这部电影基本就没人去了。
而且,现在手机上可以看的东西真的太多。
想刷视频就刷个视频、追追剧啊或者打游戏也能消磨一下时间了,何必去电影院呢?
再就是国庆中秋假期长,大家出去旅游,景区人山人海的,电影院自然就空了很多。
老百姓现在手头紧,花钱比以前更小心了,看电影这种“可去可不去”的消费,就容易被先放一放。
虽然电影院把票价降了一些,但想看的不想看,便宜也吸引不来人。
市场反思探索新机遇
但票房一冷,资本市场就开始坐不住了……
国庆档结束以后,文化传媒板块就跟着往下掉,好几个参与大片出品的公司股价直接跌到谷底,带着整个板块一起萎靡不振。
其实也不奇怪,现在看电影的人也越来越挑剔了,想找个档期凑几个明星就能火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现在的观众,比以前更在乎“这个片子值不值这个票价”了。
很多人认为,现在的电影消费已经不再只是为了消遣了,必须要有值得大家谈论并记录下来的东西,能够成为一种文化事件才好,光靠老一套肯定不行。
还是得回到内容上,不然下次档期又没人要。
虽然国庆档很拉胯,但是整个电影圈也不是没一点好消息。
今年到目前为止,全国电影的总票房比去年一年都要高,也就是说市场还是在一点点复苏,就是国庆档没有跟上趟。
更有趣的是,很多片子开始往“电影+文旅”这条路上走。
《志愿军3》、《刺杀小说家2》这样的大片,在拍的时候用的实景场地,现在成了观众们去打卡的地方。
景区跟着热闹起来,这种联动倒是给行业添了新活法。
还有一些公司不再只盯着票房,开始动脑筋想别的法子怎么玩IP。
周边衍生品、做游戏联动,想把一部电影赚的钱能挣的更多一点,多搞点“票房外的钱”。
内容为王尊重观众
这次国庆档遇冷,归根到底是给整个电影行业敲响了警钟。
没有哪一个档期可以躺着赚钱,人们走进影院无非是想看个好故事。
现在观众不傻,片子好坏一目了然,糊弄人哪能行。
电影人,不要再去考虑档期流量以及宣传的套路,而应该静下心来研究剧本。
在此基础上把故事讲扎实一些,让观众觉得物有所值。
毕竟,能让市场真正热起来的,还是能打动人心的好作品,而不是靠档期撑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