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生活》已经走过了八季的历程,从最初的“种田做饭”到如今的“治愈心灵”,每一季都能引发热议。然而,当节目推出“戏剧季”时,再次点燃了观众的热情。有人觉得节目回归了初心,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节奏太慢,甚至有人调侃,这已经不是观众向往的生活,而是黄磊等演员向往的生活。创作和排练过程显得枯燥乏味,失去了昔日的趣味。
就在讨论声最热烈的时候,27岁的杨超越走进了蘑菇屋。这次她没有任何故意造势的宣传,然而她一现身,热度便迅速飙升。不是因为她是流量明星,而是因为她身上那种未加修饰、充满生活痕迹的自然松弛感,让这一期节目瞬间成为了焦点。
节目开播至今,节目组那台老旧的缝纫机几乎成了摆设,直到杨超越的到来。她毫不做作地坐下,熟练地卷线、踩踏、调针,动作流畅自然,完全不像是一位明星。镜头捕捉到她专注的神情,仿佛回到了工厂车间,完全不带有任何明星的光环。原来,她曾在18岁时做过缝纫工,那时她每月工资2000元,还因为机器受伤。那时,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段“底层经历”将成为她日后最真实的底色。
在这一期的节目中,杨超越不仅重新启用了那台缝纫机,还成为了张子枫的“手工老师”。她耐心地指导对方,一边轻声叮嘱:“你轻轻拿着,别歪了。”张子枫认真操作,杨超越则温柔地教导着,这一刻,镜头所呈现的温暖与生活感,让节目从戏剧化的创作回归了平凡的日常。
杨超越的气质特别真实,她没有明星那种常见的“营业笑”,也没有精致的妆容。在镜头前,她素颜、穿着睡衣、敷着面膜,随口说自己只带了两个蛋挞,她整个人看起来松弛、自然,仿佛回到了家乡的农村,完全没有偶像包袱。特别有一幕,她躺在地上休息,笑着说:“我想活到一百岁。”在众多演员都渴望成就伟大作品时,杨超越的愿望竟如此简单而真实,给人一种淡然却朴实的感觉。
她的成功不是靠综艺效果吸引眼球,也不是拼命用外形去抢镜,而是完全以最真实、最自然的状态出现在镜头前。她的松弛与不做作,成为了这一季节目最温暖的治愈点。
杨超越最初是通过选秀节目《创造101》被大众认识的。当时,她的唱功一般,舞蹈也略显青涩,但她的真诚性格让她脱颖而出。她曾自言“什么都不会”,但最终逆袭成为出道成员,虽然有不少人认为她“靠运气”,而她自己则因为巨大的压力痛哭流涕,坦言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跟不上。
出道后,杨超越被贴上了“没实力”、“运气好”、“资源咖”等标签。然而她并没有被这些标签击垮,相反,她选择用时间与努力去改变自己。她参加综艺时,从不抢镜,不摆架子。别人忙于表现,她在一旁安静地织毛衣、叠衣服、割稻子、打稻谷。每当别人喊累时,她会笑着说:“有时不是你想不想做,而是生活逼着你必须做。”
她不矫情、不脆弱、不怕脏不怕累,这种无偶像包袱的状态,成为了她最受观众喜爱的特质。在这个充满光鲜包装的娱乐圈,杨超越那份真实的“打工味”,反而成为了最稀缺的资源。
尽管她在演艺圈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杨超越的天赋或许是她那张清新的面庞。她的眼神干净、带点笨拙和倔强。然而,她的表演却常常被批评不够细腻。在演技上,她时常停留在情绪的表面,比如震惊时只会瞪大眼睛,悲伤时咬唇,愤怒时提高音量,缺乏深层次的情感表达,且常常让人感觉她在“演”,没有完全融入角色。
但尽管如此,杨超越没有选择逃避。在拍摄《说英雄谁是英雄》时,她每天都在不断录音练习,一遍遍调整语调。虽然常吐槽自己表演僵硬,但她从未放弃,而是努力用真实的情感去诠释每个角色。随着时间推移,她的台词逐渐自然,情感也变得有层次。网友们的评价也从最初的嘲讽,逐渐转为认可,她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正是这种努力和执着,令她备受欣赏。她虽然没有表演经验,也没有强大的后台,但她的笨拙和坚持让人动容。在这个追求快速成名和包装营销的娱乐圈,杨超越仍在真诚地成长,努力去改变自己。
她或许距离“真正的演员”还有不小的距离,但她的最大优势在于,她真的生活过。她并非一开始就被捧上舞台的人,曾经她做过女工,做过服务员,体会过生活的艰辛,甚至有过“吃不起外卖只能啃馒头”的时光。她的理想并不是一夜成名或是拿奖,而是希望能在上海买一套房子,让父母过上更安稳的生活。
这一份质朴的理想,比起许多高喊“艺术追求”的华丽口号,更令人动容。因为这是真实的、接地气的、充满人情味的梦想。
如今的杨超越,仍不是最成熟的演员,也不是最完美的偶像,但她凭借最真诚的态度,已经赢得了观众的好感。如果她继续在表演上打磨自己,让生活中的感悟流淌进角色,她一定能成为一位真正打动人心的演员。未来的杨超越,凭借她的真诚与自然,定会拥有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