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随歌》表现不佳,陈哲远的“待爆”之路一地鸡毛

娱乐 2025-10-14 11:57:32

搜狐娱乐专稿(林真心/文)《一笑随歌》是陈哲远今年播出的第二部剧。

年初的大IP现偶《白色橄榄树》令人失望,如今古偶《一笑随歌》表现又不达预期。剧情过半,热度增长缓慢、集均播放低迷,站内热度至今还没破9000,开播时的两支广告也早已消失,长期处于无广“裸播”状态。

随之而来的,是陈哲远身上越来越多的“IP粉碎机”、“体寒”标签。曾经最醒目的 “待爆” 词条,反而离他越来越远。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待爆”似乎并不是陈哲远职业生涯一飞冲天的起点,而成了难以突破的上限。

1 冷播

围绕《一笑随歌》的播出成绩,李沁、陈哲远两位主演的粉丝就“谁更体寒”展开了激烈讨论。

当一部剧进入主演粉丝“甩锅”的阶段,其表现大概率未达预期。

从社交平台的反馈来看,《一笑随歌》在同期古偶中已经属于“上等马”。

一些观众觉得剧情越来越“癫”、全员疯批,后期走势相比前期精彩得多。数据层面,云合播放量也呈缓慢增长态势。

但客观来说,《一笑随歌》只能算是短板不短,并没有多么优秀的长板,卡在了古偶及格线之上,爆款之下。

前期故事没有新意,男女主从纯恨到告白的走势全在预料之中。感情戏和权谋线融合生硬,常让人觉得低幼。节奏不慢,可总带着观众在男女主视角之中来回切换,加上男二女二的故事线拖沓又不讨喜,没办法保证观众的代入感和追剧体验。

至于主演的表现,李沁稳定发挥,对角色的把控在线,但演偶像剧的老问题始终没解决:缺少CP感。单看前期剧情,磕上她和医师女配的观众或许更多。

而陈哲远,进步是改掉了《白色橄榄树》里被吐槽的“人机感”台词,缺点是依然无法为角色赋魅。

他对男主凤随歌的简单处理,和角色本身的复杂程度不匹配,导致演绎浮于表面。

凤随歌从小背负母亲被害的仇恨、受到父皇和继后的冷落,在如此坎坷的成长环境中,依然长成了编剧笔下那个聪明骁勇、文治武功、爱护弟妹、保家卫国的天之骄子。唯一的狠厉偏执,还是施展在敌对方女主身上的。

这样理想化处理的人设,需要层次丰富的演绎。可陈哲远欠缺这种能力。

他可以驾驭意气风发的少年,演宠妹、发狠这类单一的情绪,但演一个心思深沉、心有城府的双面皇子,还是会落入“面瘫”、“油腻”、“用力过猛”的吐槽之中。

比如被慕容曜背刺后质问,他想到年幼时慕容曜父亲对自己的救命之恩、想到自己脱难后无法返回解救慕容父子,他的处理是双眼含泪、原地愣怔,情绪来的很快也很单一,一直到说出决裂的话都是如此。

这样的表演,像是被设定好的答案,缺少对人物心理中愧疚、无力、了然、隐忍等的细节处理。没有这些具象化的表达,角色就只是在站桩。剧情设定是“当年的事各有难处”,有怨恨、有遗憾、有亏欠、有无奈、有释然、有半生羁绊,但人物之间的互动是欠缺张力的。

原因在于比起演人物,陈哲远更偏向于在演状态。所以少了那些能让角色“落地”的细节,即便外形、身高、台词都有优势,他也无法让观众走近角色的内心世界,和角色共情,更别提由此而来的苏感、滤镜、红利。

可古偶是非常需要男演员释放魅力的。李沁和陈哲远,一个清冷英气,一个偏圆钝柔和,演势均力敌的双强纯恨CP并不适配,反倒是部分片段中陈哲远需要李沁保护的时候,“GB” 感意外对味。

说到底,《一笑随歌》是平庸古偶的缩影:有可看之处,却难掩硬伤;主演有基本盘,但没有让角色 “活起来” 的能力。

2 及格线

如果说《一笑随歌》是陈哲远的上限,那么《白色橄榄树》就是他的下限。

本质的“演人设”问题始终存在,无法深入角色内核,只能停留在表面情绪的复刻。诸如《白色橄榄树》等剧粗糙糊弄的制作、对原著低幼化改造的剧情,又让这一问题暴露无遗。

根据两部剧的表现来看,陈哲远作为演员的上限不高,下限,也不高。

但曾经的他,可是被普遍看好的初代“待爆”演员。

出道初期,资源便远超同期新人。在饶雪漫的《秘果》、根据古龙同名小说改编的新版《绝代双骄》、四亿点击的IP《凤唳九天》,以及《无心法师》同作者的《十二谭》改编剧、剧版《唐人街探案》的单元篇章中担任男主。

即便演男配角,也都是大制作项目中的的男二、男三,比如翻拍自当年大热韩剧的《她很漂亮》、顶着前作光环的《蜀山战纪2踏火行歌》、高热大IP改编剧《青簪行》。

对于彼时还是新人的陈哲远来说,无疑是“好饼”。可他始终未能借势一鸣惊人。

很长一段时间内,依托公司与平台的紧密合作,陈哲远接触的都是小演员眼中的一流影视资源。

让他真正打开知名度的《暗格里的秘密》,也是知名网文作者耳东兔子的高人气作品。原创剧本的小甜剧《我的反派男友》,导演则是执导过爆款现偶《亲爱的,热爱的》的李青蓉。

两部现偶的加持下,陈哲远迎来了搭档赵露思的超高人气IP《偷偷藏不住》。

这部曾被多方看爆的大剧,让他成功跻身网友评选的初代“四大待爆”行业,收获了大批押注他后续发展的“买股粉”。

直到这时,陈哲远的选戏思路都还算清晰——通过现偶积累人气与流量,强化“少年感”“男友力” 等个人属性并以此吸粉,路线明确,且贴合自身优势。

以此为分水岭,后来的选择则让人看不懂。

经典IP翻拍系列的《仙剑四》,他与鞠婧祎都执着于番位;担当晋江高人气IP《白色橄榄树》一番男主,女主是由他推荐的,热度、流量均平平的梁洁;到了反特剧《暗夜与黎明》里,他又是核心的一番男主。

待播的《梦花廷》搭档张婧仪,此前就因番位问题引发热议;正在拍摄的《江山为聘》,开机前就疑似被于正爆料“要争番”。

每因番位问题引发争议时,粉丝总会以“流量”、“经验”为他辩护,但关键问题是,陈哲远并没有一部大爆的古偶作品,甚至连能稳定口碑的代表作都寥寥无几。

他当一番不能服众,根源在于盲目拓宽戏路、急于走出舒适区的冒进。

显然,《偷偷藏不住》播出后争议不断、《白色橄榄树》口碑、热度双扑,导致他既没站稳 “现偶流量” 的第一梯队,也没能拥有破圈的大热 CP,距离 “实力派” 更是相去甚远。

在自身能力尚未匹配野心时,便执着于番位,反而让“资源咖”、“能力撑不起定位”的争议愈发密集,逐渐消耗了早年积累的路人缘与“待爆”潜力。

如今,他已被网友从“待爆”中除名。

3 待爆综合症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待爆一词的意味,从褒奖滑向了“诅咒”。

初代“待爆小生”中,没有爆出真正的下一站顶流,反而集体患上了严重的待爆后遗症。

这种 “病症” 并非偶然,而是由认知错位、竞争力空心、选择失焦三大核心问题构成,症状表现为艺人潜力与路人缘的不断消耗。

首要病情,就是认知错位。曾经的待爆光环,让艺人们总陷入自我认知偏差:明明还在偶像剧及格线上徘徊,没拿出能扛打的代表作,却急于考虑转型。

陈哲远的待播作品里,除了古偶《梦花廷》,还涉足了对演技要求更高的悬疑题材《把黑夜点燃》。该剧共12集,由刘新执导,蒋欣、陈哲远领衔主演。

可此前他的 “转型尝试”《暗夜与黎明》,看似收视亮眼,实则网播热度低迷。这份成绩的底色,更多是年代谍战剧的受众底盘,以及 CCTV-8 黄金档的平台优势,而非他个人的转型成功。

尚未站稳脚跟,却误判了自己的实力边界,正是 “待爆” 标签带来的认知错觉。这样的转型成绩,其实并不能支撑他继续试水悬疑题材。

其次是竞争力空心。不管是年代剧、谍战剧、悬疑剧还是现实主义题材,多需要具有“厚重感”的男性角色。就这一点来看,陈哲远的外形限制也不容忽略。

在95流量生赛道,以陈哲远为代表的前待爆们“不可替代性”较弱。流量赛道,拼不过王鹤棣、邓为;国民度和资源,不及刘昊然、吴磊;论 CP 号召力和粉丝增长力,又被李昀锐、丁禹兮等后来者赶超。

陈哲远外形不算顶尖,演技合格却不出彩,话题度时有时无,始终缺少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代表作。唯一的鲜明印记还是早已过期的“待爆”。

在竞争激烈的95生混战里,“试错成本”很低,一次两次扑街或许还能挽回,连扑多部,难免元气大伤。

当然,待爆后遗症并不是无药可治。陈哲远们,也不是没有“破局”的可能。

如果能放下“待爆”的包袱,更从容地打磨演技、更谨慎地选择剧本,及时调整方向,聚焦和自身特质适配的题材,深耕、沉淀,或能重新找到自己的优势。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