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赵露思一场“毁容式”卸妆戏,让零预热剧集《许我耀眼》播放量过亿,彻底引爆全网!
她用极致真实颠覆偶像女主,更倒逼行业紧急改剧本,这不仅是她逆袭,更是观众对“悬浮剧”的彻底厌倦!
她曾被王晶“吹捧的天赋终于爆发,彻底颠覆了偶像女主,宣告“不悬浮”成为新标准!
编辑:竹一
好剧不需宣传
一部没有任何预热宣传的剧集,就这样在9月26日悄无声息地上线了,谁也没想到,这部名为《许我耀眼》的作品,会成为一个现象。
开播前,女主角赵露思的处境并不乐观,围绕她演技不稳的讨论和一些负面新闻,让很多人对这部剧的前景画上了问号,毕竟,她之前既有《星汉灿烂》这样的高光时刻,也有《且试天下》、《后浪》等引发争议的作品。
可市场的反应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剧集上线后热度一路狂飙,到10月2日,平台的实时热度值已经冲破了32000的大关。
仅仅三天后,10月5日的单日播放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2亿,直接刷新了同类型剧集的年内纪录。
豆瓣评分也从最初的7.8分,逆势上涨到了8.3分,要知道,上一部拿到这个分数的同类剧集,还是三年前的《你是我的荣耀》,这种强烈的反差背后,只有一个关键词在闪闪发光:真实感。
告别圣母小白花
剧集的女主角许妍,从一开场就颠覆了所有人的想象,她为了应付富豪男友的家人,居然雇了演员来假扮自己的父母,还煞有介事地带着他们参观自己虚构的“母校”。
这个角色,彻底撕掉了国产剧女主常见的“圣母小白花”标签,她身上有股狠劲,有仇必报,面对纠缠男主的另一位女性角色方蕾,许妍能当着所有同事的面,毫不犹豫地一巴掌扇过去。
她甚至会为了达到目的而设计“苦肉计”,故意激怒同事对自己动手,只为让男主角看到自己“被欺负”的场面,这些带着道德瑕疵的行为,反而让这个人物变得无比鲜活。
许妍深爱男主,但在发现自己被欺骗后,她没有哭天抢地,而是迅速切换到冷漠模式,冷静地关上了门。
爱情对她而言,不再是救赎,而是一道需要独立面对的考验,这种强大的自救内核,让无数观众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全网都在催促那场备受期待的“追妻火葬场”桥段快点到来。
不是演戏是拆妆
角色的成功,离不开演员的“毁容式”演绎,赵露思这次,似乎是彻底放弃了偶像包袱。
那场引爆全网的卸妆戏,成了全剧的高光时刻,镜头前,她不是在表演“卸妆”,而是在进行一场近乎暴力的“拆妆”,为了达到最真实的效果,这场戏她反复拍摄了17次,直到眼睛通红。
她用力擦拭着脸,假睫毛被粗暴地擦掉,狼狈地粘在脸上,弹幕里一片惊叹,说这“不是在演,是在拆”。
导演原本为这场戏写了大段台词,但赵露思主动删掉了,她认为,人在崩溃痛哭的时候,根本不可能流利地说出长篇大论,最后只保留了最真实的抽泣。
这种对真实的极致追求贯穿始终,另一场哭戏,她哭到鼻涕都流了出来,也没有喊停重拍,拍摄高中生戏份时,她更是近乎全素颜出镜,哀求父亲时声音哽咽,话都说不清楚。
她对角色的投入远不止于此,赵露思亲自为许妍这个角色的妆容演变画了草图,从精致的“假睫毛精”风格,过渡到更贴近现实的“裸感”妆。
她甚至自费购买部分化妆品,理由很简单:一个普通的“打工人”,其消费水平根本支撑不起每天种睫毛。
她脸上那股“半永久的疲惫感”,以及毫不修饰的眼部皱纹,让无数观众联想到了“月薪八千买不起贵妇面霜”的残酷现实,难怪导演王晶曾评价她“天赋特别火”,合作过的陈伟霆也形容她“就是爆”,这种天赋,或许就是一种与角色共情的本能。
行业被倒逼着改剧本
观众用最直接的方式为这份“真实感”投了票,豆瓣上一条高赞评论写道:“终于不悬浮了,”这句简单的感慨,道出了积压已久的市场需求。
资本的嗅觉最为灵敏,某高端美妆品牌看到剧集爆火的趋势,直接跳过了漫长的考察期,火速向赵露思递上了亚太区代言合约,生怕被别人“截胡”。
竞争对手们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优酷紧急调整排播计划,将原定年底播出的剧集《她比星光耀眼》提档至10月中旬,爱奇艺则连夜赶制新版预告片,刻意突出了“反套路”、“素颜”等关键词,试图贴上这波热点。
更深远的影响,发生在内容创作的最源头,据《新京报》报道,行业内超过二十个正在筹备的项目,紧急修改了女主角的设定,纷纷向“许我耀眼式”女主看齐。
这种新范式被清晰地定义为:不天真、无特殊优待、会经历崩溃但最终能自我拯救,一个角色的成功,竟然倒逼整个行业开始重新思考创作逻辑。
就连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青工委,也在10月3日将赵露思列入了“年度潜力演员”名单,给出的评语是:“重新定义了偶像剧中的情绪表达方式”。
结语
《许我耀眼》的成功,与其说是赵露思一个人的胜利,不如说是“真实感”对“悬浮感”的一次全面胜利。
它用无可辩驳的数据证明,观众已经厌倦了被精心包装的梦幻泡影,转而拥抱那些有瑕疵、有欲望、但足够可信的角色与故事。
有趣的是,走红后的赵露思在一次直播中坦言,自己现在机会增多了,但压力也更大了,需要先调整好状态。
这份清醒和对表演的敬畏心,或许也预示着这场变革的下一站:当“真实感”本身也成为一种可以被量化、被复制的流量密码时,如何避免它沦为下一个被滥用的套路,将是所有创作者们必须面对的新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