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佐向佑同是向家的兄弟,差别却大到扎心。
向佐从小拿游泳网球冠军,现在在娱乐圈也小有成就;向佑当年对就对各种学习躲懒,到现在连自己的绘画天赋都没留住。
陈岚首次在短视频里提到向佑这个儿子,满脸惋惜藏都藏不住。
而当年的打人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向佑的荒唐事远不止这些。
慈母败儿
向佐在娱乐圈叱咤风云,上过综艺,拍过影视剧,也娶了清新甜美的郭碧婷为妻,在外界看来过着人人羡慕的好生活。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向佐还有一个亲生弟弟向佑。
向佐和向佑年龄相差3岁,向佐出生时,正值向华强创办永盛电影公司的时刻。
而向佑出生的1987年,永盛电影公司已经逐步走上正轨,开始在香港电影市场崭露头角。
在这一时期,永盛捧红了周星驰、周润发、刘德华、李连杰,一大批人,同时也让王晶、杜琪峰等一些香港导演施展了才华,拍摄出一系列的大片。
伴随着公司发展的态势良好,向佑出生时就拥有比哥哥更好的生活环境。
为了教育这对兄弟,陈岚不惜重金请来全港最好的老师。
兄弟俩同时学习游泳、网球和绘画,向佐在游泳和网球上表现出色,都拿下过比赛冠军,绘画方面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其作品风格多样,到如今还经常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
向佑对游泳和网球的训练不上心,对绘画却很有天赋。
兄弟俩的性格和兴趣爱好有所差异,加上向佑从小身体弱,陈岚就对向佑更加心软,舍不得打骂的结果却使得向佑从小没有经历过挫折,也没有培养出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后来的1997年,陈岚忙于工作将13岁的向佐和10岁的向佑一起送往英国留学。
在拥有顶级教育资源的学府,兄弟俩的表现天差地别。
向佐一个月话费两千港元,几乎都是打越洋电话到家里,和父母聊聊近况。
向佑一个月话费高达两万港元,却从不主动联系家人,只有在需要钱的时候才会表现亲昵。
对儿子成长差异有所反思的陈岚,用更多属于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向佑的爱,期望他可以像哥哥一样茁壮成长。
向佑对她表达想要新款跑车,她隔天就安排;看上限量版奢侈品,她几十万眼睛眨都不眨就给买了。
这样不断弥补向佑,想要向佑可以积极快乐成长的陈岚,愿望却落了空。
打人事件
在陈岚看来,向佑虽然没有年少有为,但却依旧有着自身的闪光点。
向佑每次没钱的时候,找她要钱,总是十分乖巧能够说到她心软,这种机灵劲儿,让她觉得儿子是很聪明的。
除此之外,向佑的绘画天赋是陈岚颇为骄傲的。
他在英国读书时,其画作就被学校收藏,在校期间他还帮女友创作作品,助力对方考上了圣马丁艺术学院。
在陈岚看来,向佑在艺术领域很有潜力,于是便提出给他聘请顶级艺术导师,想要培养向佑成为艺术家,可惜的是向佑却并没有走上这条路。
从英国留学回国后,深陷人生迷茫的向佑,因一起打人事件,让自己彻底抬不起了头。
这大概也是陈岚一直很少提及这个儿子的原因之一吧。
向佑2009年就曾在街头和两名陌生男子发生过冲突,不仅缴纳了2000港币罚金,还签署了1年期限的守行为令;2015年,他又因与出租车司机起争执。
在这场争执中,他不仅殴打了对方,还口出狂言说自己的父亲是向华强。
最终,28岁的他因故意伤害被判了6个月的监禁。
有了这次犯罪经历,向佑更加不知道,该如何让自己成为让人“看得起”的存在。
出狱后,他找到陈岚称想要创业。
听到儿子有积极向上的想法,陈岚立刻帮忙张罗,先后出资支持他开宠物店,经营餐厅,后来又做批发行业,做科技推广,做体育文化行业,还做了潮牌店和跨境电商,结果却都不尽如人意。
这也让陈岚彻底醒悟,向佑一直以来未能“有所成就”的原因在哪里。
他与哥哥向佐在同样的教育和环境中长大,但陈岚一直以来都更加偏心向佑,这也导致向佑从小缺乏了社会历练,甚至在陈岚说出不再拿钱给他时,他竟然说出自己出去借钱的想法。
从小到大,陈岚一次次无条件满足向佑的愿望,终是向佑没有培养出自力更生的能力。
在与网友的短视频育儿观念分享里,陈岚也说出了自己的感悟。
如果条件比较好的家庭,孩子想创业,可以让他试一次,就这一次就能知道他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没有的话就另谋出路。
而条件普通的家庭,在孩子接受完教育,就可以让孩子自己到社会上放手一搏了,这样反而更利于孩子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而在向佑多次尝试创业都失败后,陈岚也再没有对他放纵娇惯。
如今的向佑,褪去了往日的浮躁,在父亲的公司从基层做起,虽然尚未有所成就,但这份踏实,已是难得的改变。
38岁的他在中国星集团有限公司中,挂名项目开发部副经理。
在港媒的报道里,同事口中的他总是“早上第一个到,下班最后一个走”。
这个岗位是向华强亲自划出的,向佑虽在公司工作,却不碰核心业务,而是更多处理一些打杂的工作。
相比于哥哥向佐留学归来就目标娱乐圈,一直被评价“靠家人”拍摄了不少作品,有了自己在娱乐圈安身立命的本事的境况来说,向佑虽还未见人生成就,但就像陈岚说,他很聪明,如果对工作再认真专注一些,想必也能在不同领域拥有喜人成果。
结语
陈岚对向佑的爱,错不在“疼爱”,而在“无度”。
用跑车、奢侈品填满了向佑的物质需求,却没教会他责任;一次次创业兜底,又让向佑失去了直面失败的勇气。
好在向太及时停手,向佑也开始学着踏实工作。
这不是“浪子回头”的童话,而是真实的育儿教训:真正的爱从不是给孩子铺好所有路,而是让他学会自己走。
向佑的今天或许不算耀眼,但“早到迟退”的每一步都在证明,成长不怕晚,只要愿意放下依赖,终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