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个人毁一部剧,《沉默的荣耀》中最大败笔就是这个“戏混子”!

娱乐 2025-10-15 21:08:09

央视新剧《沉默的荣耀》一上线,热度直接爆表。

短短几天,收视率突破3,稳压同期热播的《生万物》《灼灼韶华》,成了最近最受关注的现实题材剧之一。

这部剧以吴石烈士为原型展开——一个身处敌营、在暗影中为信仰拼尽全力的潜伏者。

画面质感高级,节奏紧凑,不煽情、不悬浮,处处都透着“央视出品”的稳。

可偏偏,就是这样一部讲述信仰与牺牲的精品剧,却被“一个人”拖了后腿。

网友直言:于和伟、吴越再强,也救不了“戏混子”。

01

于和伟饰演的吴石,是这部剧的灵魂人物。

他的戏,几乎没有多余的动作或表情,但每个眼神都藏着分量。

身份复杂到极致——国防部次长、潜伏在敌营的地下党员、同时又是家庭中的父亲与丈夫。

三重身份,三种矛盾。

白天,他是国军高层,被蒋介石信任,可以参与核心会议。面对部下、面对上级,他要时刻保持镇定,不能露出一丝破绽。

晚上,他又要悄无声息地传递情报,背着敌人把关键信息送出去,每一步都像在刀尖上走。

家里那一面,是唯一能让他喘口气的地方。

但每次回家,孩子已经睡下,妻子神情淡漠。面对熟睡的孩子,他只是轻轻地站在床头,脸上那种复杂的愧意,藏着太多不能说的秘密。

于和伟演得“稳”,那种沉着与克制,是多年沉淀下来的硬功夫。

一个眼神,就能传出角色的矛盾与坚守。

从他身上,你能感受到一个真正“为信仰赴死”的共产党员的厚重。

02

与之呼应的,是吴越饰演的朱枫。

她的戏不多,却每一场都能打到观众心里。

朱枫在香港以商人身份活动,负责筹集和转运情报资金。长期与敌人周旋,表面风轻云淡,内心却始终紧绷。

她有信仰,但也有血肉。

当听到可以回上海的消息时,那种藏不住的喜悦,写在脸上。眼睛亮了,嘴角上扬,连呼吸都轻快了几分。

那不是“演员的演技”,而是一个女人对家的思念,对团圆的渴望。

吴越的表演细腻到极致——她不用台词堆砌,只靠眼神、呼吸、微笑,就能让观众共情。

还有那场德英牺牲的戏,简直教科书级别。

她在人群中远远望着,脚步微微踉跄,眼神死死盯着德英的方向。

当德英纵身跳入海中,海水翻涌,她的眼眶瞬间发红,嘴巴微张,像是想喊又不敢。

那种“看着同伴赴死却不能哭”的痛,被吴越演成了隐忍与信仰的交织。

观众在那一刻都屏住了呼吸。

吴越再次证明——真正的演员,不靠台词,不靠哭腔,靠的是把角色的灵魂活出来。

03

然而,《沉默的荣耀》再好,也终究架不住“戏混子”的加入。

曾黎饰演的王碧奎——吴石的妻子,原本是一个极具戏剧张力的角色:既是高官夫人,又是母亲,身份特殊,内心复杂。

但在她的演绎下,人物几乎是“面瘫式”的存在。

整张脸因为医美过度,缺乏情绪起伏。镜头一推进,观众看到的不是“忧虑的妻子”,而是一张永远皱不起来的表情模板。

送丈夫去香港那场戏,本该是内心翻腾、表面克制的情感对撞。

可她的嘴角紧抿,表情僵硬,看不出担忧,看不出爱意,只有一种“我好像受了委屈”的冷淡。

那不是情绪收敛,而是根本演不出来。

等丈夫平安归来,她坐在门口,神情空洞。

没有激动、没有笑容、甚至连起身的动作都显得迟缓。

一个等丈夫回家的妻子,竟然能演出“见了陌生人”的感觉,真让人出戏。

网友直言:“吴石回来的不是妻子,是个NPC。”

更离谱的是,在收到丈夫送的手表后,她的喜悦来得莫名其妙——前一秒还冷冰冰,后一秒就笑了。那种“为礼物而笑”的反差,让夫妻情感变成了交易感。

曾黎这次的表现,不是岁月不败美人,而是美人在镜头前彻底败给了岁月。

04

再对比一下,同框的吴越和曾黎,反差就更明显了。

一个用眼神说话,一个靠表情挤不出情绪。

一个53岁,却温柔得体、情绪层次分明;一个49岁,却全程僵硬、气质全无。

在镜头下,吴越的皱纹成了“真实”的证明,而曾黎的紧绷面容,却成了观众出戏的“警钟”。

演员的脸是情绪的容器,当表情动不了,角色也就活不起来。

《沉默的荣耀》是一部讲信仰与牺牲的剧,它需要真情实感、需要克制的力量,可曾黎那种僵硬的“精致”,恰恰是最不该出现的。

观众要的不是美女,是能打动人心的真诚。

《沉默的荣耀》这部剧,总体依旧值得一看。

于和伟稳,吴越细,剧情厚重有深意。只是中途被“戏混子”拉了后腿,多少有点可惜。

在一个好剧本、好导演面前,演员的“真”才最贵。

演技不能靠滤镜,脸也不能靠医美,真情实感才是演员最大的底气。

如今《沉默的荣耀》热播,主角们用信仰换来和平,而演员们也该明白——

真正的荣耀,不在热搜上,而在角色里。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