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领略群众文化的“奥斯卡”魅力
你是否曾看过这样的演出——演员并非专业艺术家,而是身边的邻居、朋友,却依然带来精彩动人的表演?这正是“群星奖”的魅力所在!作为我国群众文化领域的国家级最高政府奖项,群星奖被誉为群众文化的“奥斯卡”。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充满活力的舞台,见证内蒙古在这片天地中如何熠熠生辉。
什么是群星奖?
群星奖是由文化和旅游部设立的国家文化艺术政府奖,专门授予非专业的群众文艺创作者。该奖项于1991年设立,每三年举办一届,旨在繁荣群众文艺创作,推动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激发全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评奖范围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广场舞以及群众合唱团队等六大类别,充分体现了“群众演、群众看”的鲜明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群星奖与文华奖并列为中国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暨第二十届群星奖终评活动正在川渝两地热烈举行。
▲第二十届群星奖主视觉
群星奖的亮点何在?
群星奖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其开放性与包容性。本届评奖进一步扩大了推荐单位范围,除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外,中央和国家机关相关部委、部分具有影响力的行业组织及演播平台也可推荐作品参评,这意味着更多群众文艺爱好者有机会登上这个舞台!
另一大亮点是文化惠民理念的深入实践。在终评期间,各参评团队将组织小分队深入景区、街区和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国家公共文化云等平台将对终评演出进行全程网络直播,方便广大群众在线参与,共享优秀群众文艺成果。
内蒙古“星”光,闪耀北疆
内蒙古在群星奖的舞台上一直表现亮眼!就在今年9月,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25年内蒙古“群星奖”优秀作品巡演活动盛大启幕,汇集了近两届自治区“群星奖”的精品力作。
这些作品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多个门类,既有聚焦乡村振兴、社区养老、美丽家园建设等现实题材的创作,也不乏充满浓郁地域风情的少数民族文艺作品。每一部作品都深深扎根于内蒙古的广袤大地,凝聚着北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展现着群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群星奖优秀作品巡演现场
走近身边的“星”光
您或许会好奇:这些优秀作品的创作者究竟是谁?其实,他们可能就是您身边的普通人。群星奖始终坚持“群众演、群众看”的特色,参与者大多是普通的文艺爱好者,他们用艺术讲述自己的生活,表达真挚的情感。
在内蒙古的巡演活动中,参演人员包括文化馆的业务骨干、群众文艺爱好者,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群众。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技艺,将每个节目演绎得淋漓尽致,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广泛好评。
▲第二十届群星奖内蒙古地区入围作品《快乐那达慕》排练
一起来摘“星”
如果您和您的团队也怀揣文艺才华,何不勇敢展示?关注群星奖,投身群众文艺创作,或许下一颗冉冉升起的“群星”就是您!
▲第二十届群星奖内蒙古地区入围作品《快乐那达慕》演出
群众文化不仅是生活的调味剂,更是新时代人民的精神家园。让我们共同在群星奖的舞台上,展现内蒙古独特的文化魅力,让北疆的“星”光更加灿烂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