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15 日,华语乐坛传来悲痛消息:34 岁的台湾歌手、音乐制作人黄小玫因罕见疾病离世。就在上月,她还活跃于镜头前推广新作,彼时神采飞扬的模样,与如今团队发布的 “化作最善良天使” 告别公告形成刺眼对比。这位横跨音乐、影像与公共卫生领域的天才女性,终究没能兑现作品中 “照亮每个地方” 的承诺。
黄小玫的人生轨迹始终闪耀着跨界光芒。11 岁随家人移民加拿大后,她以学霸姿态考入哥伦比亚大学主修公共卫生,归国后再获台湾大学硕士学位。但自幼深耕的音乐梦从未褪色 —— 高中斩获温哥华校园日文歌唱比赛冠军,大学组建乐团担任词曲创作,中、英、日三语创作能力早已显露锋芒。
硕士毕业后,她毅然转向艺坛,用作品构建起独特的表达体系:《我们在台湾见吧!》以轻快旋律传递两岸情谊,《海与光》成为台湾灯会标志性主题曲,2023 年更凭纪录片《24 小时基隆》斩获日本国际观光影像节大奖,让故乡故事通过光影走向世界。2024 年发行的首张专辑《Appreciation》(《说不出的感谢》),以诗意歌词与实验性编曲奠定 “音乐诗人” 地位,专辑中 “及时表达感谢” 的理念,如今听来更像对生命的提前注解。
回溯过往,命运的伏笔早已暗藏。今年年初,黄小玫在社交平台留下 “倾听身体与内心声音” 的隐晦感慨,彼时外界尚未察觉她正与病魔抗争。直至死讯公布,人们才发现这位对艺术极致较真的创作者,曾为 20 秒间奏反复打磨 47 版,将每段旋律都淬炼成艺术品。
更令人扼腕的是,她生前最后阶段仍在践行 “艺术 + 社会责任” 的初心。在屏东县旅游宣传片中,她以空灵嗓音演唱自创曲《前世今生》,让听众在光影中思考人与土地的联结。这份将公共卫生理念融入艺术创作的实践,为台湾文创产业留下了珍贵范式。
黄小玫的离世在华语乐坛掀起巨浪。制作人韩贤光在追悼会上哽咽追忆其创作执念,无数网友重听《Appreciation》专辑泪洒评论区。团队以她的代表作《晚安曲》改编的告别曲,将 “带着你宽大的心,照亮每个地方” 的歌词化作跨越生死的约定,成为她留给世界的最后馈赠。
正如业内人士所言:“你的健康,才是对作品最好的交代。” 黄小玫的猝逝不仅带走了灵动的音符,更敲响了健康警钟 —— 这位用艺术诠释生命热忱的歌者,终究以遗憾的方式提醒世人:再璀璨的才华,也需要生命的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