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升到9.1,神剧终于迎来大结局!

娱乐 2025-10-16 15:25:58

转载来源:电影杂志(dianyingzazhi8)

在谍战剧扎堆的当下,《流人》系列始终是个“异类”。

它没有007的精致西装与酷炫装备,也没有《碟中谍》的惊天特技,却用一群喝着劣质酒、骂着脏话的“边缘人”,在五年间拿下从8.6到9.1的高分——

伦敦某公寓群的中央广场上,黑人志愿者正为左翼市长候选人扎法尔·贾弗里拉票,他热情地向坐在对面的年轻白人男子宣讲投票意义,却没注意到对方阴郁的神情,以及公寓墙上贴满的激进口号。

下一秒,男子从背包里掏出全自动步枪,无差别扫射瞬间打破平静,拉票志愿者当场遇难,路人四散奔逃。

就在所有人以为这是一起典型的极右翼独狼恐袭时,远处的黑衣狙击手扣动扳机,一颗子弹精准命中枪手太阳穴。

凶手被更专业的人“灭口”了。

狙击手迅速坐上一辆白色面包车撤离,而这辆车,正是此前给枪手提供步枪的交通工具。

巧合的是,撤离途中,面包车朝着正在街头的斯劳部门成员罗迪直冲过去,幸好队友雪莉反应迅速,一把将罗迪扑倒,才避免了伤亡。

没有监控的事发现场,让这次“意外”充满疑点,雪莉坚信这不是偶然,而是针对他们团队的暗杀,但上司兰姆却态度恶劣地认为她在“没事找事”,其他成员也大多觉得只是巧合,唯有雪莉固执地想要寻找线索。

与此同时,军情五处探员艾玛·弗莱特接手广场枪击案调查。

在枪手家中,她发现了现任市长竞选挑战者丹尼斯·金鲍尔的著作。

丹尼斯是出了名的种族主义支持者,枪手冰箱上还贴着两人的合照。

进一步追查后,警方确认枪手是某暴力论坛成员,推测他是被人指使来“清洗社区”,可指使他的人为何又要痛下杀手?线索似乎在指向政治斗争,却又被一层迷雾笼罩。

更诡异的还在后面。

随着调查深入,一个神秘团队逐渐浮出水面。

他们中有三人说着阿拉伯语,行动却毫无逻辑:前一天煽动极右翼袭击欢迎有色人种的左派活动,后一天又唆使极端环保组织破坏燃油设施,紧接着甚至炸了动物园的企鹅馆。

一般恐怖组织都会有明确的意识形态或诉求,可这个团队却“左右横跳”,既不推行特定主张,也不索要利益,仿佛只是单纯在“添乱”。

直到第三集,斯劳部门的科尔才戳破了这个阴谋。

这是一场“去稳定化战略”。

他们的每一步行动都有明确目的:先雇极右翼杀左派,挑起对立情绪,让社会陷入“左右互撕”的内耗。

再破坏燃油设施瘫痪交通,制造民生恐慌。

最后用炸企鹅馆这种荒诞的事件抢占媒体头条,转移公众注意力。

当所有人都被表面的混乱牵制时,他们真正的计划才刚刚开始。

而斯劳部门的“废柴”们,恰恰是最先察觉到不对劲的人。

尽管他们连自身的麻烦都没理清。

斯劳部门是军情五处的“垃圾回收站”,这里聚集的都是被主流情报系统抛弃的人:里弗是谍二代,满脑子理想主义却毫无实战经验。

雪莉有严重的暴力倾向,还没从失去前搭档马库斯的悲伤中走出来,时常陷入偏执,甚至用自我伤害麻痹自己。

罗迪是个有厌女症和自恋人格的IT宅男,社交能力几乎为零。

还有试图从紧张工作中退出、缓解心理压力的路易莎,以及刚经历家庭危机。

父亲是叛国间谍还想杀他的里弗。

他们的上司兰姆,更是个“行走的灾难”:酗酒、暴食、爱放屁,嘴里的脏话没停过,有人统计他台词里“fuck”及其变体出现了约285次,占比高达12%-15%,活脱脱一个“不列颠老瘪三”。

可就是这样一群人,却成了破解阴谋的关键。

雪莉始终没放弃对“面包车暗杀”的追查,她的偏执在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

通过追踪面包车的行踪,她发现神秘团队与市长竞选背后的势力有关联。

而兰姆看似吊儿郎当,实则是冷战时期的间谍老手,每当团队陷入绝境,他总能用看似“不靠谱”的方式破局。

随着调查推进,更多线索指向现任市长与挑战者的政治角力,民粹主义的抬头、意识形态的撕裂,都成了神秘团队操纵混乱的“武器”。

而斯劳部门的成员们,也在这场危机中逐渐凝聚。

里弗放下对父亲的芥蒂,用自己的情报知识梳理线索。

罗迪发挥IT特长,破解了神秘团队的网络通讯。

路易莎暂时搁置心理压力,负责外围侦查。

兰姆则游走在军情五处高层之间,用他的“粗话”和智慧周旋。

甚至连团队里最“隐形”的科尔,都凭借敏锐的观察力,率先识破了“去稳定化战略”的核心。

剧情的高潮,出现在对神秘团队核心据点的突袭。

斯劳部门与军情五处联手行动,却没想到对方早有准备,一场激烈的枪战爆发。

雪莉在混乱中救下了被劫持的艾玛·弗莱特,自己却中弹受伤。

兰姆则直面神秘团队的首领,用一段关于冷战间谍的“回忆”,瓦解了对方的心理防线。

原来首领也曾是被体制抛弃的人,只是走上了极端道路。

最终,神秘团队被击溃,“去稳定化战略”的后续计划被粉碎,但代价是斯劳部门又失去了一位成员,而市长竞选中的民粹势力,依旧没有彻底清除。

他们都是被命运“卡住”的人,有缺陷、有痛苦,却从未停止“运转”。

哈珀因为是“编外人员”,死后无法进入烈士教堂,队友们就偷偷溜进去,把他的名字刻在座椅背后,没有仪式,没有演讲,却比任何宏大叙事都更动人。

《流人》第五季最厉害的地方,不是悬疑的剧情,而是它对现实的“镜像映射”。

剧中的神秘团队,像极了当下社会中那些操纵舆论、制造对立的力量。

他们不需要真实的信仰,只要点燃仇恨的火苗,就能让人们陷入无意义的争吵。

而斯劳部门的“废柴”们,则是对“英雄”的重新定义:真正的勇敢,不是完美无缺地拯救世界,而是带着一身毛病,却依然选择守护身边的人。

我们身处的世界,何尝不是如此?

社交媒体上的“站队”、网络上的“互撕”、被算法操控的热搜,让我们越来越热衷于表态,却忘了思考背后的真相。

就像剧中所说:“当左派和右派忙着互相攻击,当媒体被炸企鹅占据头条。真正的行动才刚刚开始。”

《流人》没有给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却用一群“不完美的人”告诉我们:在这个混乱的世界里,比起选边站,更重要的是守住身边的情谊,比起喊口号,更实在的是做好眼前的事。

这部剧没有美化权力,也没有回避现实的残酷,它只是用粗粝的镜头,展现了一群“小人物”的挣扎与坚守。

正如兰姆所说:“世界烂透了,你反抗不了,也美化不了。

那怎么办?嘲笑它。

”这种带着自嘲的勇气,或许就是《流人》能打动无数人的原因。

我们都是“卡住”的人,但只要身边还有同伴,就值得继续“运转”下去。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