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人为啥不好看了

娱乐 2025-10-21 06:07:28

《喜人奇妙夜2》开播以来,大多数情况下我都是扣着脚趾看完的,不好笑、吵闹、尴尬……

当然,好看不好看是一个极其主观的判断,比如好友陈蜀豪就觉得挺好。

但是,从豆瓣的开分来看,评分已经从上一季的7.5跌到了目前的6.7,这说明还有不少人是和我有同样观感的。

在我动笔之前,三表已经写了一篇,矛头直指马东,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他把一个好好的喜剧节目非要弄成一个“喜剧监狱”——逼着大家在酒店短时间内封闭式创作,极力渲染苦情+悲情。

这当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剧本创作是一个天赋+打磨的过程,曹植七步成诗都不存在于正史之中,我不信一帮喜剧人真能在短时间内密集完成创作和排练。

只不过,很多综艺都喜欢采取这种高压的模式,导致高以翔猝死的《追我吧》好歹本身就是一档“都市夜景追跑竞技秀”,音乐和喜剧综艺搞成“高压锅”就有点让人难以理解了,难道是觉得国人卷补课刷题还不够?

但是,我觉得这种形式上的逼迫并不是《喜人2》质量下降的唯一原因,甚至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赞助商多了,讽刺“内娱完了”和“买了会员还要付费、吃相难看”的讽刺段子消失了,但这期间也产生了个人非常喜欢的《八十一难》和《小品的世界》这样的好作品。

真正让这档综艺质量下降的,不是话题牢笼、也不是创作牢笼,而是“圈层牢笼”。

任何一档竞技类综艺,随着季播的推进,都难免会形成一个“熟人社会”。《喜人2》尤为明显。

老面孔们积累了深厚的观众缘,他们的表演风格、内部梗、甚至一个微小的表情,都能轻易唤起“老粉”的集体记忆,从而获得情感加分。

所以,在这一季的剧本中,充斥着各种老梗、嗑CP和callback,从形式到内容甚至装造,都可以看到前作的影子。

不是说续作不好,蒋易、李栋和陈天明的《水煮三国》系列就很好,但是毫无创新的续作那就是吃老本了。

但是,从赛制以及结果来看,创新的好本子不一定能有好的结果,《三顾茅庐》的低票就是最好的例证,相反,内容欠佳但角色熟悉的剧本往往能胜出,这就让喜剧人们更加沉迷于这种捷径。

更为讽刺的是,《小品的世界》等作品本来就是讽刺春晚小品“包饺子”的大团圆结局,但这季的本子却大多都是以刻意的反转和煽情收尾,难怪豆瓣一个高分短评说这几季就是“质疑春晚、理解春晚、成为春晚”的过程。

评选的主角从喜剧本身变成了喜剧人的受欢迎程度,这个舞台也就逐渐收缩为一个内部循环的“回音室”,难怪这档节目叫《喜人奇妙夜》而不是《喜剧奇妙夜》。

这档喜综的初衷,是从“腰部演员”中发掘优秀的人才,让有实力却缺少机会的剧本和演员走到聚光灯下,然而,却最终不幸变成了一个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故事。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