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多“出镜” 深圳更“出圈”

娱乐 2025-10-21 08:30:41

深圳商报首席评论员 胡蓉

10月19日,知名演员张颂文现身在深圳举办的“少年驭光,帧见未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电影周”现场,给观众们带来一场精彩的演讲。他还称,深圳更是他电影梦的起点。

近些年来,影视产业对高质量发展的高效推动日益被看见。影视产业能耗低、价值高,除了直接带来票房、播映权销售外,还能在多个层面带动广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生,如带动旅游、出版、消费等相关行业发展。张颂文参演的电视剧《狂飙》就成功带动了江门的旅游业。

深圳也日益重视影视产业的发展。今年8月,《深圳市推动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其中就提出将对影视动漫、微短剧等内容产品的精品打造给予资助,最高可达2000万元。对深圳来说,发展影视产业还将多一重受益。影视产业一直是视觉特效、虚拟拍摄、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应用的先锋领域,这些技术的成熟又可反哺行业发展,而这些产业正是深圳之所重与所长。

除此之外,深圳还鼓励和吸引影视剧组来深拍摄取景。最近前海就提出,对深港合作拍摄电影、电视剧等项目,在前海取景,可叠加获50万元奖励。笔者认为,深圳要多多“出镜”,因为影视流量是塑造和推广城市形象的重要力量;深圳还应该鼓励影视作品在深圳取景时多使用真实名称,而非以虚构地名作模糊化处理,这样更有利于影视流量的转化。

众所周知,香港拥有多元城市形象,这种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与香港影视产业的繁荣有很大关系。港产影视作品的大量取景,不仅让香港的城市景观转化为具有全球辨识度的视觉符号,而且让香港呈现出中西文化荟萃、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多元魅力。

香港影视作品不仅把镜头对准了地标建筑,也对准了很多小街小巷,这些街巷的名字甚至被取进了片名中,比如《庙街故事》《月满轩尼诗》等,这让影迷们哪怕初到香港,看到熟悉的地名都会产生亲切感。影视作品中富含的情感与文化,能让城市形象变得可感可亲,会激发人们亲身造访,因而推动了“跟着电影游香港”“跟着韩剧游韩国”“跟着哈利·波特游伦敦”等现象的兴起。

深圳也有过这样的受益。电影《奇迹·笨小孩》就明确故事发生在深圳,影片中多次出现深圳真实地名。实景拍摄与地名的统一强化了故事的真实感,也让深圳“奋斗之城”的城市形象得到了强有力的展现。因此,深圳要争取多“出镜”,还要争取有名有姓,把影视作品带来的流量更高效地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能量。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