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狸猫换太子?国家忍不住出手,李梓萌太无辜,但何止她一人受害

娱乐 2025-10-21 17:55:42

全红婵家人突然接到粉丝质问“鸡蛋为啥不新鲜”,张文宏工作室被老人追问“蛋白棒在哪买”,李梓萌遭网友堵着要“鱼油说法”。

这些毫无关联的公众人物,最近都栽在同一件事上:AI克隆了他们的形象和声音,成了骗子带货的“工具人”。

这场骗局到底有多广?国家为何要紧急出手?

AI造假的“狩猎场”

2024年底,一段“全红婵卖鸡蛋”的视频在家长群传开,视频里“全红婵”声音软萌,说要分享老家土鸡蛋,下方挂着购买链接。

粉丝冲着“婵宝”的名气下单,有人一次买十斤,收到货却发现鸡蛋破损、蛋黄散烂,客服还直接拉黑。直到全红婵父母在村里澄清“孩子没推荐过”,大家才知这是AI合成的。

没多久,“张文宏推荐蛋白棒”的视频又流出,画面里“张文宏”穿白大褂,说蛋白棒能增强免疫力,还拿出“检测报告”。

有老人花几千块购买,吃了没效果去医院咨询,才发现是骗局,视频嘴型对不上、画面模糊,“报告”是PS的。

国乒孙颖莎也被盯上,AI仿冒她的形象做运动装备广告贴在电商首页,虽团队很快声明,但仍有球迷误买劣质产品,只能自认倒霉。

短短几个月,AI造假从体育圈蔓延到医疗圈,骗子专挑有口碑的公众人物下手,靠克隆“信任符号”骗钱。

李梓萌的“信任危机”

在这些受害者里,央视主持人李梓萌的遭遇更揪心,她被AI伪造形象带货,还差点被贴“骗子”标签。

2025年初,有网友在88万粉丝的直播间看到“李梓萌”,她穿正装、持“深海多烯鱼油”,说能改善记忆、适合老人,和《新闻联播》里的端庄形象一模一样。

观众信了“央视国脸”的推荐,纷纷下单给父母、孩子,可收到货才发现,产品执行标准是“糖果类食品”,和直播宣传的“功效”完全不符。

网上开始吐槽李梓萌,甚至有人打电话到央视投诉,而李梓萌直到看热搜,才知道自己“被带货”了。

了解她的人都清楚,她不是会“恰烂钱”的人

1996年她以辽宁专业第一考进北京广播学院,从《国际时讯》实习主播做到《朝闻天下》,2006年29岁登上《新闻联播》,成了这档节目最年轻的播音员。

为贴合节目调性,她戴了十余年假发,私下摘发显年轻,上节目却坚持戴好,说“是对新闻的尊重”。

2020年直播前10秒,她接到2000多字急稿,提词器没录入,仍8分钟零失误播完,还多次抬头看镜头,专业能力有目共睹。

在央视工作二十多年,她日子并不宽裕,央视规定读错一字罚200元,倪萍曾调侃她因工作强度高、偶有口误,工资快被扣光,得“贷款上班”,至今还在租房。

就是这样一个兢兢业业的人,因AI造假遭名誉危机,那段时间她下班要跟律师沟通、回复澄清信息,压力大到失眠。

为什么是他们?骗子眼里的“信任密码”

很多人好奇,骗子为啥偏偏盯上这些人?答案很简单:他们身上有骗子最想要的“信任”。

李梓萌的“密码”是二十年的“专业口碑”,从《新闻联播》到《朝闻天下》,她播报严谨,8分钟播急稿的名场面,让观众觉得“央视主持人靠谱”,这种“零污点”形象成了骗子的“带货招牌”。

全红婵的“密码”是观众的“心疼与喜欢”,她14岁拿奥运冠军,说话耿直,粉丝觉得“婵宝不会骗人”,骗子抓着这份信任用她的声音卖货。

张文宏的“密码”是“医生的权威”,疫情期间他敢说真话,成了很多人的“定心丸”,骗子仿冒他卖保健品,就是想借“医生信任”让消费者买单。

这些“信任密码”是公众人物多年努力攒下的,可在AI技术面前,轻易就被骗子偷走。更糟的是,一旦被伪造,“密码”会变成“伤害工具”,观众因信任被骗,反过来责怪被伪造者。

就像李梓萌,即便官方澄清,仍有网友质疑“是不是私下授权”;全红婵父母至今还得一遍遍解释“鸡蛋是假的”。

国家出手

面对愈演愈烈的AI造假,国家终于出手,这场整治不只是“抓骗子”,更是从源头断链。

2025年2月,北京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接到“李梓萌鱼油”举报,经查,直播间“李梓萌”是AI合成的,涉事商家无食品经营资质,“鱼油”产自小作坊。

很快,商家被依法查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还被列入“失信名单”,这个案子成了《广告法》规制AI冒用名人形象的“第一案”,官方明确“AI不是法外之地”。

2025年6月,市场监管、公安、网信办联手启动“AI虚假宣传专项整治”:要求直播平台升级AI识别技术,实时检测直播间影像,发现异常立刻停播;强化主播实名认证,需人脸识别并备案信息;细化处罚标准,造假商家要担刑责,违规平台也会被罚。

张文宏仿冒案中,12名涉案人员被抓,造假工具和非法所得被没收;全红婵声音克隆案里,涉事电商平台被罚50万,虚假广告全下架。

这些举措效果明显,“AI名人带货”视频变少,虚假账号减了90%以上,消费者被骗投诉也少了很多。

技术向善:守住“信任底线”

国家整治遏制了乱象,但风波留下的思考才刚开始。

李梓萌团队公开了“正规合作查询渠道”,观众在央视官网输“李梓萌”就能查官方合作,非此渠道皆为假。

AI本是好技术,能处理数据、做内容,可被用来骗钱就偏离了“技术向善”,就像一把刀,能切菜也能伤人,关键看使用者。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面对“名人推荐”要“三查”:查官方信息,看明星工作室、央视官网有没有合作;

查产品资质,食品看“SC认证”,保健品看“蓝帽子”;

查内容细节,AI视频多有口型不对、画面模糊的破绽。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