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黄子佼承认与孟耿如已经离婚,须负担女儿抚养费,请求法官轻判

娱乐 2025-10-21 20:29:20

曾在台湾娱乐圈风光无限的知名主持人黄子佼,在 2023 年遭遇了人生的重大危机。彼时,他被指控性骚扰未成年,警方随后在其家中搜出大量未成年性影片,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娱乐圈掀起轩然大波。其形象也从曾经的 “综艺才子”“主持天王” 瞬间崩塌,沦为众人口诛笔伐的对象。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与审理,2024 年 12 月 3 日,台北地方法院一审判决黄子佼因无正当理由持有少年性影像罪,判处有期徒刑 8 个月,并处罚金 10 万元新台币 。然而,黄子佼并不服一审判决,选择上诉,案件进入二审阶段。

2025 年 10 月 21 日,高等法院二审开庭。在这关键的庭审中,黄子佼抛出了一个更为惊人的消息:他已与孟耿如离婚,并且需要负担女儿的抚养费。他在庭上言辞恳切,强调自己不懂法律,希望法官能够考虑到他目前的处境,尤其是需要承担抚养女儿的经济责任,从而对他从轻发落 。这一自曝不仅让在场的人感到意外,也迅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2013 年,41 岁的黄子佼与 22 岁的孟耿如相识,这段相差 19 岁的恋情,宛如偶像剧般浪漫开场。起初,黄子佼还否认恋情,但在张小燕透露看好后,这段感情逐渐浮出水面。2014 年 3 月,孟耿如松口承认相恋,黄子佼也默认,这段相差近两轮的姐弟恋正式官宣。恋爱期间,黄子佼毫不掩饰对孟耿如的爱意,2015 年 9 月,他在金钟奖获奖后公开向孟耿如喊话求婚,虽当时孟耿如未立刻答应,但这份公开的爱意,让不少人看到了他对感情的认真。此后,两人感情愈发深厚,2016 年 8 月被拍到疑似同居,2018 年黄子佼再次求婚成功。

2020 年 3 月 5 日,两人正式登记结婚,黄子佼深情告白,孟耿如也发文回应,称年龄差距不是问题,爱情的力量很伟大。原本计划的婚礼因疫情一延再延,最终决定不办婚宴,但这些并未影响他们婚姻初期的甜蜜。

2021 年 11 月 16 日,孟耿如宣布怀孕 3 个月,并于 2022 年顺利产下女儿“小玉米”。在社交平台上,他们经常分享家庭生活的点滴,处处洋溢着幸福,成为演艺圈令人称羡的一对。

然而,2023 年黄子佼卷入“#MeToo”风波,成为他们婚姻的转折点。他被指控性骚扰未成年,警方在其家中搜出大量未成年性影片,事业一落千丈,形象崩塌。孟耿如起初选择力挺丈夫,在医院门口代夫“谢罪”,但随着事件发展,舆论压力和经济压力逐渐压垮了他们的婚姻。2025 年,两人低调离婚,女儿抚养权归孟耿如,黄子佼财产均作为日后抚养费。曾经的甜蜜誓言还在耳边,如今却已分道扬镳,这段婚姻的破碎令人感慨万千。

在黄子佼与孟耿如的离婚安排中,女儿“小玉米”的抚养权归孟耿如所有,黄子佼将名下财产全部作为女儿未来的抚养费。这一决定看似简单,背后却有着诸多考量。

从抚养权归属来看,孟耿如获得抚养权有着多方面合理性。在孩子成长关键时期,母亲在生活照料和情感陪伴上有着天然优势。“小玉米”出生后,孟耿如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与母亲建立了深厚情感纽带。此外,黄子佼因法律风波事业崩塌、形象受损,其不稳定生活状态和负面社会影响,或许是法院判定抚养权时考虑的因素之一。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跟随孟耿如生活,能让“小玉米”在相对稳定、平静的环境中成长,减少外界负面舆论对她的冲击。

而黄子佼将财产全部作为抚养费,显示出他对女儿未来生活保障的重视。抚养孩子成长需要承担教育、医疗、生活等多方面费用,尤其在孩子成长不同阶段,费用支出也会变化。黄子佼的财产作为抚养费,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小玉米”的生活质量不会因父母离婚而受到太大影响。

然而,这一安排也面临潜在问题。首先,财产的评估和执行可能存在困难。黄子佼名下财产的具体数额、资产形式(如房产、存款、投资等)都需要进行详细清查和评估,在执行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各种阻碍。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价上涨、孩子需求变化等因素,现有的财产作为抚养费是否足够支撑“小玉米”成年后的生活和教育,也是一个未知数。

对于孟耿如而言,独自抚养女儿不仅要承担生活照料责任,还要面对经济压力,即便有黄子佼的财产作为抚养费,后续生活也充满挑战。而黄子佼在失去婚姻和大部分财产后,如何重新规划生活,寻找新的经济来源,也是他需要面对的问题。对“小玉米”来说,父母的离婚是她人生中的重大变故,尽管物质生活有一定保障,但在成长过程中缺失父亲的陪伴,心理上可能会产生一些影响。如何在父母分离的情况下,给予她足够的关爱和正确的引导,帮助她健康成长,是黄子佼和孟耿如共同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二审庭审中,黄子佼以“不懂法律”和“负担抚养费”为由请求法官轻判,这一求情行为引发了广泛讨论,在法律和道德层面都面临着诸多审视。

从“不懂法律”这一理由来看,在现代法治社会中,“不知法不免责”是一个基本的法律原则。黄子佼作为一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在社会中生活多年,理应知晓基本的法律规范和道德准则。他持有大量未成年性影像,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法律的公然践踏。购买和持有这些影像并非简单的无知行为,从他长期参与非法论坛,花费巨资购买相关影像,甚至指定特定关键词搜索内容来看,他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可能产生的后果有着清晰的认知。在一审时,他还曾改口否认犯罪,质疑检方证据,如今二审却以“不懂法律”为由求情,实在难以令人信服,这一理由在法律层面显然站不住脚。

而以“负担抚养费”为由请求轻判,虽然从情感上看,抚养孩子确实是一项重大的责任,但这并不能成为减轻其罪责的合理依据。法律的审判是基于犯罪事实和法律规定,不能因为个人的家庭状况而随意改变量刑标准。黄子佼的犯罪行为对众多未成年被害人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这些被害人的人生轨迹因他的行为而被彻底改变,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和创伤远远超过了黄子佼家庭破碎所带来的影响。黄子佼试图用自己“家庭破碎”“负担抚养费”的状况来博取同情,甚至在庭讯结束后走向被害人律师,以自己的经历类比被害人的痛苦,这种行为遭到被害人律师的严词拒绝,也引发了公众的反感。从道德层面讲,他的这种做法被认为是在模糊焦点,试图用私人处境来冲淡自身行为的严重性,是对被害人的二次伤害。

在与被害人的和解情况上,黄子佼虽然展现出了“钞能力”,陆续与 30 名被害人和解,但这其中也存在诸多争议。有律师透露,至少 3 名被害人至今没接受和解,他们要的不是钱,而是公道。黄子佼及其律师团队利用受害者隐私顾虑的心理,提出低额和解金,部分未成年受害者家属甚至还不知道孩子受害的情况,这让和解的公正性受到质疑。他在一审时拒绝赔偿被害人,二审才开始积极和解,这种行为也被认为是出于逃避刑罚的目的,而非真心悔悟。所以,无论是从法律的严谨性,还是道德的公正性角度出发,黄子佼的求情理由都难以得到认可,他必须为自己的犯罪行为承担应有的后果。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