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补一档叫《无限超越班》的综艺,对一个叫刘奕畅的年轻演员印象挺深,但算不上什么好印象。他在节目里有股劲儿,怎么说呢,就是那种“全世界都得绕着转”的感觉。导师点评他,他一脸不服;即兴表演搞砸了,当着一众前辈的面直接甩脸子,嘴里还嘟囔着“什么玩意儿”。输了比赛,不想着自己的问题,反而伙同别人去挤兑新人,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当时就跟朋友吐槽,这人有点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迟早要栽跟头。
没想到,一语成谶,而且是以一种完全没想到的、极其恶劣的方式。

周末晚上,正窝在沙发上刷短视频,准备看点轻松搞笑的,结果一个推送的热搜标题直接把的好心情砸得粉碎。又是明星打人,主角正好就是刘奕畅。心想,多半又是喝多了耍酒疯。可点进去一看,那股寒意顺着脊梁骨就爬了上来。

事情远比“耍酒疯”要严重得多。爆料里说,他在酒桌上,仗着自己是个演员,非要逼一个同桌的男生喝酒。对方不喝,然后就被打了。这不是简单的口角推搡,而是刘奕畅喊上好几个人,把那个男生围起来打。被打的,还是一位军人。

看到这儿已经有点生理性不适了,但更骇人的细节还在后面。他们不光用拳脚,还抄起了桌上的酒瓶,直接往人头上招呼。瓶子砸碎了还不罢休,居然还想用碎玻璃碴子去划人。这场景,脑子里闪过的都是些三流港片里烂仔火并的画面,真没想到现实里能看到真人版。受害人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想掏手机求救,手机也被他们一把夺走。这根本不是什么冲突,这就是单方面的、奔着把人往死里整的施暴。

后来的伤情鉴定,轻伤二级,头部多处骨折。这个“轻伤”在法律上一点也不轻,是妥妥的刑事案件了。按理说,事情闹到这个地步,脑子清醒点的人都该知道怕了,该想着怎么去弥补,去道歉。

可从后来流出的聊天记录看,刘奕畅和他那帮“朋友”的脑回路,简直是另一个物种。

他们的第一反应,居然是统一口径,想把这事儿扭曲成“俩人看对眼了,争风吃醋打起来的”,不行就说是“双方都有动手”。看到这儿真是气得想笑,这是把所有人都当傻子糊弄吗?聊天记录里,他们冷静地盘算着怎么花钱“平事”,怎么动用关系去压下来。有人还特别“懂行”地指出,必须在7天内拿到谅解书,不然对方就能告故意伤害。

他们不是不懂法,他们是太懂了,懂到知道怎么去钻空子,怎么去践踏它。

更让觉得毛骨悚然的是,当听说受害者的未婚妻态度坚决,绝不和解后,这群人的下一步计划是——去搞女方的学校,想从学校那边施压。那一刻才真切地感受到,在他们这类人的世界观里,普通人的尊严和权利,是可以被金钱、人脉随意碾压的。甚至还有人“出主意”,让刘奕畅这段时间别去人多的地方,别刷身份证,躲着点风头。

从头到尾,那些聊天记录里,没有一句是对受害者的愧疚,全是“的新剧要播了怎么办”“的综艺要上了不能出事”“这事儿会损失多少钱”的焦虑。这种精致的利己和冷漠,比挥向别人的拳头更让人心寒。

最荒诞的是,事发后,他的短剧照样播,综艺里也照样有他的镜头,本人甚至还在微博上发着“拥军”相关的内容。这种割裂感,简直是对公众智商的公开羞辱。

好在,天网恢恢。他们所以为能摆平一切的钱和关系,这次失灵了。最终的结果是,刘奕畅被刑事拘留,代言黄了,拍好的作品要么下架,要么连夜把他剪得干干净净。看到这个新闻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现在再回头看他在《无限超越班》里的那些表现,一切都有了答案。那种根植于骨子里的傲慢和自中心,在节目里还只是让人不舒服的“综艺表现”,可一旦到了现实生活中,在酒精和狐朋狗友的催化下,就膨胀成了足以毁掉别人、也毁掉自己的暴力。

他亲手砸碎的,不止是一个酒瓶,一个军人的健康,还有他自己那本就没多稳固的演员生涯。聚光灯给了一些人虚幻的光环,却没能教会他们最基本的——对法律的敬畏,和对同类的尊重。当一个人连这两样东西都丢了的时候,被黑暗吞噬,只是时间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