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宗馥莉二次辞职落幕:娃哈哈改革折戟沉沙,民族品牌能否破局?

娱乐 2025-10-26 09:07:57

2025年10月,宗馥莉又一次辞掉了娃哈哈集团董事长的职位。

这距离她2024年8月正式接班,刚过14个月,距离创始人宗庆后去世,也不到两年。

大家之前还在讨论这家人的“豪门恩怨”,现在关注点都变了,扛过几十年的娃哈哈,送走了传奇创始人,又经历了继承人改革失败,这牌子还能再次伟大吗?

宗馥莉的“急脾气改革”:想拆旧包袱,反而烧了自己

宗馥莉刚接过来时,看得出来是想干一番大事的。

她不想守着父亲的老摊子,一门心思想用“快刀”割掉娃哈哈的历史包袱。

本来想靠三个动作让企业焕新,但后来发现,她把这摊子的复杂程度想简单了。

她先是推了个叫“娃小宗”的新品牌,想绕开娃哈哈商标的老问题,之前她想把商标转到自己持股的公司,结果被叫停了。

然后又要改渠道,把宗庆后当年建的“联销体”换成“大经销商制”,觉得老渠道效率太低。

最后还想搞智能冰柜,靠数据抓终端销售,往新零售上靠。

这三步棋,每一步都想和娃哈哈的过去划清界限,但这改革太急了。

她强行清退中小经销商,人家跟着宗庆后卖了二三十年货,突然被换掉,能不抵触吗?结果就是不少经销商不想卖娃哈哈的货了。

然后是商标的事,她想把以前模糊的商标归属理顺,本来是合规的事,却被传成“侵吞国有资产”,国资股东直接盯上了。

更麻烦的是员工这边,之前老员工有“干股分红”,转去她控制的宏胜集团后,分红没了,收入降了不少,矛盾直接爆了。

本来想靠激进改革快速出成果,没想到把自己逼到了辞职的地步。

其实快消品行业哪有这么改的?农夫山泉当年调渠道,分了三阶段慢慢推,用了三年才理顺。

宗馥莉想一年就改完三件大事,这不等于没摸清脾气就硬来吗?

娃哈哈的麻烦,不只是宗馥莉改革急了。

它自己身上的老毛病,其实早就藏不住了,就算改革慢一点,这些问题也得面对。

娃哈哈的“老病根”:产品吃老本,渠道拖后腿

娃哈哈最风光的时候,靠AD钙奶营养快线、八宝粥这“老三样”就能卖遍全国。

但现在不一样了,消费者的口味变得快,你不推新,别人就会抢市场。

可娃哈哈近十年,就没出过一个能跟“老三样”比肩的新品。

不是它没能力研发,是内部体系不允许。

你想搞个新品,就得重新分生产线、挪营销预算、调渠道资源。

这些都要动到老员工的利益,他们能愿意吗?比如2023年搞的低糖AD钙奶,就因为有人担心影响老产品销量,上市拖了八个月,等推出来,低糖的风口都过了。

而且股东多,决策也慢,去年想推气泡水,就因为要不要投5000万营销吵了三个月,最后被元气森林抢了先。

渠道的问题更头疼,宗庆后当年建的“联销体”,确实帮娃哈哈铺到了县镇市场,但现在层级太多了,从集团到终端要过四手,每手都加价,到消费者手里,比农夫山泉贵不少。

而且数据还滞后,人家农夫山泉靠智能冰柜实时看销量,娃哈哈还得靠经销商人工报单,补货慢半拍,终端经常断货。

最根本的还是激励问题,老员工靠“干股分红”就能坐享其成,不用拼也能拿高收入,谁还有动力创新?

新员工进来,没分红,收入比老员工低一大截,有能力的人根本留不住。

想搞期权池吸引新人,又要动老员工的蛋糕,职工持股会肯定不同意。

这就陷入了死循环,不改激励,留不住新人,改了激励,老员工闹事。

现在更乱的是,宗馥莉辞职后,家里人开始各搞各的品牌。

宗伟搞了“沪小娃”,宗泽后搞了“娃小智”,产品跟娃哈哈几乎一样。

消费者哪分得清谁是谁?只会觉得“这是娃哈哈的山寨货”,最后把娃哈哈的牌子搞砸了。

经销商也难,压了一堆娃哈哈的货,换新品牌要花钱换包装、跟客户解释,不换又怕商标出问题,左右为难。

国资这边也没闲着,之前一直不怎么管,现在直接成立专班介入,担心资产被转移到体外公司。

毕竟2022年数据摆在那,娃哈哈系总利润47亿多,集团自己才赚1800多万,体外公司赚了大头,国资肯定不放心。

娃哈哈想再次伟大,不是换个人当董事长,或者多搞几个新品牌就能成的。

关键在各方能不能坐下来谈,国资、家族、员工、经销商,别光想着自己的利益,得找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

不然再老的牌子,也经不住这么内耗。

1991年宗庆后能把亏损4000万的罐头厂救活,靠的是上下一条心。

现在娃哈哈要想回到以前的样子,恐怕得先找回这份“一条心”才行。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