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谢娜,再迎高光时刻|12年后与小撒再合体,11月见证“在一起”的力量

娱乐 2025-10-27 04:47:24

谢娜官宣将与撒贝宁、黄晓明、王冰冰主持央视《鸿蒙星光盛典》,11月28日深圳登场,这是她完成中秋首秀后,时隔十二年再与小撒同台

消息来得干脆

央视频明确发布:撒贝宁、谢娜、黄晓明、王冰冰共同主持鸿蒙星光盛典,并提示观众锁定 CCTV-2、央视频、央视新闻、央视财经等新媒体矩阵

说白了,这是一场“科技+艺术”的大型直播晚会,地点在深圳龙岗大运体育中心,时间定在2025年11月28日,舞台和传播渠道都已就位

谢娜自己也很快接上话

“又要见面啦!

11月28日,我将在央视鸿蒙星光盛典和大家共同见证‘在一起,就可以’的科技成长之路”

她在微博里用一串感叹表达喜悦

“很开心这次和小撒,晓明,冰冰一起主持,这也是十二年后再次和小撒同台主持”

这句说出来,老观众立刻会心一笑——那些年综艺里的默契,如今换到主流大舞台再试一次

更扎心的是,10月初的另一场直播她刚刚走完

这也是谢娜首次主持央视中秋晚会,完成国家级舞台主持首秀

10月4日官宣后,她发了那条熟悉的“我好激动!

我好紧张!”

的微博;

到10月6日开场,她又在台下补了一句“我是德阳幺妹儿谢娜,欢迎大家来到我的家乡!”

那一刻,能听到她声音里带着一点颤、更多是真诚,一旁灯光打在她脸上,笑意停不住

说到出身,谢娜的履历不复杂

这个德阳幺妹儿,1981年生于四川德阳中江县,祖籍是广东梅州平远,客家人,后来读了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

换句话说,她一路在综艺里长成了大家认识的谢娜,如今把步子迈到央视的“正统舞台”,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这次中秋晚会的数据也给了她底气

官方披露:中秋晚会用户总触达超过14亿人次,电视端直播触达过亿,相关话题过千上热搜

再看收视曲线

收视峰值达到7.1%,市场份额30%,开场基点4.8%

这些数字不光是给整台晚会的,某种程度也在说明观众愿意跟随这场“传统+新表达”的尝试

回到《鸿蒙星光盛典》,它不是常规的晚会拼盘

官方定下的核心主题是“在一起”

盛典以“在一起”为核心主题,呼应科技创新的合力,用文艺呈现、主题演讲、创意短片等形式叠加高科技手段,强调“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

说白了,舞台不是只看歌舞,也会看思路、看技术如何被讲明白,主持怎么把复杂变清楚,是关键

我更关心主持风格的落差怎么去弥合

谢娜被喜欢,是因为她的活力、反应快、能把冷场“捂热”;

但央视晚会要的,是稳、准、雅

综艺主持跨入主流舞台,适配性是第一道坎

她在中秋晚会的表现,已经引发了讨论:有业内人士提到她“端庄不足、综艺感过剩、现场略显紧张”,也有人认为这恰好注入了新鲜空气,让节奏更灵动

更扎心的是

网传她出现的时段收视率有下滑关联,但该因果并未获官方证实

这类议题,最好留到数据和更多节目细节出来再评

历史上不是没有参考

何炅主持央视跨年时,大家普遍认同他的稳重和节奏控制;

汪涵在文化类特别节目里靠知识底子把现场托住

差异在于,谢娜以综艺见长,如今面对“科技+艺术”的主舞台,她需要用更克制的语言去递送信息

换句话说,少一分“跳脱”,多一分“提纲挈领”,效果可能更好

从规则看,央视大型晚会的主持人选拔很看重政治素养、专业能力和形象气质,同时兼顾话题度与受众认可

谢娜能连续进入两场重磅晚会,本身说明她被看见、被需要

而她该怎么把个人风格和平台要求“调频一致”,这是接下来最现实的课题

对她个人职业路径,这是一次明显的扩展

连续主持两台央视重磅晚会,谢娜的职业路径正在改写

曝光度会提高,品牌与影视综艺资源也可能倾斜过来

行业层面看

综艺主持人跨界到主流媒体舞台的案例增多,主持行业的流动性和多元化,会被进一步打开

我有一点私心的期待:当更多风格的主持人在主流舞台相遇,观众的审美会不会也更包容?

接下来两周,信息会密集

官方已给出节奏:10月27日至29日,鸿蒙星光盛典更多嘉宾和节目形态将逐步曝光;

同一时间段,中秋晚会的后续舆情也会继续发酵

这两条线互相映照,一边看她如何回应讨论,一边看她的第二场“大考”有哪些新招

到了11月28日,深圳龙岗大运体育中心会点亮

11月28日深圳龙岗大运体育中心,现场和数据双重考验等着她

平台上,CCTV-2与央视频等矩阵会把这场晚会推向更多屏幕

说白了,舞台已经搭好,主持就是把“在一起”的主题说清楚、说动人,别让技术术语吓跑观众,反而把故事讲进心里

我在想,中秋晚会那个“我是德阳幺妹儿”的招呼如果换到深圳,会是什么口吻?

也许她会少点调皮,多点笃定;

也许她会在念到“在一起”时,笑意收一收,让语速稳下来

这是一次风格的微调,也是一次职业的再定位

央视频的那句“让我们并肩穹宇,共赴星光”,听上去有点诗,但归根结底是把人和技术拉在一张桌子上

主持不是主角,却是气口,是节奏的中枢

如果她能把观众的注意力稳住,把信息递送成有温度的语言,争议会慢慢被成绩盖过

观众的耐心与舞台的边界,或许就在下一次亮灯时被重新定义

我更愿意把这当成一次现场实验,大家一起看看,综艺的火与主流的稳,能不能在同一束灯下,恰好合拍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