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妙
对爱看新闻联播的人来说,李梓萌的这张“国脸”,亲切又熟悉。
因为,李梓萌的出现,就代表着一种信任。
然而,正是因为公众的这种信任,被某些人钻了漏洞。

当“国脸”被蒙上数字面具
当李梓萌出现在一个短视频帐号中时,人们的反应也不一样。
视频中的李梓萌,穿着一身深蓝色的职业西装,发型一丝不苟。
当李梓萌开始“郑重其事”地推荐一款“深海多烯鱼油”的时候。

直播间的反应也不一样。
有的网友说,央视主持人出来带货了,看来这东西靠谱。
有的网友却开始疑惑,李梓萌什么时候开始做这种“进口鱼油”的广告了?
还有这鱼油怎么那么神奇,还能治头晕、脚麻和三高这些问题。

一直以来,李梓萌的声音和形象,都是一个雷打不动的信任符号。
曾经,李梓萌以“8分钟低头时间”而出圈。
事后,人们才知道那份稿子是开播前才刚刚送来,根本没有准备时间了。
而李梓萌在只看了一眼的情况下,全程行云流水,没有任何卡顿。

正因为李梓萌的业务能力极强,公众才会对她产生很好的信任。
除此之外,这个视频号并不是什么小号,仅仅关注的粉丝就高达88万。
这还不包括因为平台算法推荐,随手点进来的网友。
对那些熟悉李梓萌的网友来说,李梓萌“代言”的东西,自然是错不了的。

虽然网上没有相关数据,但根据那个粉丝量判断,应该也有不少中老年人买了这个产品。
对中老年人来说,身体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日常生活的重点之一就是保健。
至于保健品如何选,里边也是大有学问的。
那些来路不明的东西,也不敢随便碰。

这些年来,关于保健品出事的新闻也是接二连三。
加上各类自媒体的报道,很多人对保健品的态度也是很复杂的。
但让中老年人完全远离保健品,也不太现实。
所以有人说,保健品要选,也得选那些靠谱的,有保证的。

正因为如此,当“李梓萌”亲自介绍这款深海鱼油时,就得到了不少人的信任。
央视财经重拳出击
此后,北京市场监管部门接到投诉电话,开始对这个广告进行调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广告中的“李梓萌”是用AI技术合成的。

也就是说, 这家公司用AI技术,盗用了李梓萌的形象,以此来获得关注。
不仅如此,通过检查,有关部门发现广告中鼓吹的“鱼油”,其实只是普通糖果。
等于消费才花了高价鱼的钱,最后只买了一堆糖果。
这种玩意儿,病是治不了的,吃多了还伤牙。

再看短视频中出现的“李梓萌”,肉眼其实是很难分辩的。
这家公司利用AI技术,先是对李梓萌以往的新闻播报画面,进行深度学习和建模。
这个过程,就像人类学习新知识一样。
只不过,AI消化各种资料的速度和容量都很惊人。

毕竟,人类的脑瓜是达不到AI这种强度的。
等到AI“学习”完毕,再给出关键词,去克隆李梓萌的形象、声音、口型等特征。
就这样,一段足以“以假乱真”的视频就做好了。
而这段视频的破绽就在于AI合成的视频中,会发现一些错位。

但是,要找出这些错位,还需要专业的人士来进行专业的分析。
那么这样一来,就太难为普通人了。
毕竟大家刷视频也是为了放松,看到喜欢的东西顺手买一下。
总不能要求大家用专业工具,去一帧一帧分析眼前的视频。

分析之后,再琢磨一下,这个视频到底是真实的还是AI合成的,那样也太累人了。
此后,央视财经在自己的帐号上发布了相关视频,对这件事进行了公布。
央视财经还在视频的说明文字中,特别注明了一句,“李梓萌遭AI仿冒带货”。
至此,李梓萌这个事件算是初步有了说法。

AI广告需要“立规矩”
事实上,李梓萌并不是第一位有这种遭遇的央视主持人。
更早之前,另一位主持人董卿也遇过类似的麻烦。
只不过,那一次,不法分子是用AI技术合成了董卿的声音去骗人。

因为董卿的声音辨识度很高,又自带“共情感”。
而董卿主持的《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也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很多观众对董卿的声音都非常熟悉,也很有好感。

当人们在电话中听到董卿的声音时,就会下意识地产生信任感,进而被不法分子诱导。
可见,AI时代,连央视主持人的形象和声音都成某些人牟利的“工具”了。
无论是李梓萌还是董卿,她们都代表着公众的一种信任力。

就像那则AI虚假广告,也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堂而皇之地售卖假鱼油。
AI技术本是中立的,原本是为了辅助人类的工作。
而现在,AI技术却在广告中被滥用。

稍有不慎,公信力也会引发不一样的动摇。
为此,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向这家公司进行了行政处罚。
当然,一时的处罚并不能完全制止滥用AI的乱象,还需要国家制定相关的规定。

此后,关于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标识开始有了具体规定。
规定指出,从今年9月1日开始。
所有用AI生成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都必须“亮明身份”。
也就是说,AI做出来的“产品”,要像普通的商品一样,得有标签、条形码这些东西。

对AI来说,就是要在“产品”中添加显著的标识或者隐藏的数字水印。
这样,即使普通人看到这些标识,也会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阻断各种虚假信息的传播。

AI本来是一个工具,利用得好,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很多琐碎的事务。
但工具的用法又因人而异,这才有了各种虚假AI广告。
对普通人来说,看到某些名人的广告,不妨等一等,看看后续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