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韩国奥运冠军晚景凄凉!自曝靠“捡瓶子”维生,账户仅剩5千韩元

娱乐 2025-10-28 19:27:39

一个两夺奥运银牌的国家英雄,退役后居然要去捡瓶子,银行卡里只剩106万韩元——按现在的汇率,也就5000块人民币。

当时这事儿是怎么爆出来的?郭润起,就是咱们的主角,上了一个谈话节目。主持人是卓在勋。卓在勋随口一问他现在过得怎么样,郭润起也没藏着掖着,苦笑着打开手机银行App。

余额显示:1,060,000韩元。

卓在勋当场就惊了:“什么?怎么会只有100万?” 全场沉默。

郭润起倒挺平静,说:“我现在的生活习惯,就是节俭。我必须狠狠地攒钱。”

镜头一转,切到了节目组跟拍的VCR。画面里,这个35岁、曾经在冰面上风驰电掣的男人,正戴着帽子,在街头熟练地收集空瓶子,用塑料袋一点点装好。他说,这一天跑好几条街,最多也就卖个一万韩元(大概50块人民币)。

这画面,比他银行卡里那5000块钱还有冲击力。

奥运冠军,沦落至此? 韩国网友炸了。

咱得先知道,郭润起不是那种昙花一现的选手。他可不是混子。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男子5000米接力银牌;2022年北京冬奥会,还是男子5000米接力银牌。中间世锦赛奖牌拿了一堆。在韩国短道速滑那个“内卷地狱”里,他绝对是张熟脸,是国家队的功臣。

可功臣退役了,然后呢?

他没像很多前辈那样去当教练,也没进体制内(比如体育协会)。他想试试新路,转型当综艺咖。凭着奥运光环和那张有点喜感的脸,他社交平台粉丝很快过了百万。

但问题来了:流量不等于稳定的收入

他自己坦言:“运动员退役后最难的,是没有稳定的方向。你不再是代表国家,而是要重新代表自己生活。”

说白了,以前你是“国家资产”,吃喝拉撒国家管,你只管拼命。现在,你是“个体户”,电费水费房租,全得自己扛。他那百万粉丝,变现能力忽高忽低,广告费也是时有时无。

最难的时候,他搬到了房租便宜的郊区,把奥运奖牌装进纸箱塞床底。他不是不想靠荣誉吃饭,是那玩意儿“吃不饱”

这就是2024年10月,他上节目前的状态:一个试图转型、却被现实狠狠绊了一跤的前冠军。

我做时政国际这行10年,见多了这种“荣誉后的困境”。 尤其在韩国这种高压体育体制下,运动员更像是“消耗品”。国家需要你的时候,你是英雄;等你油尽灯枯退役了,对不起,请自谋生路。

奖牌不能当饭吃,荣誉也换不来医保。 郭润起连感冒都不敢去医院,怕花钱。

但故事要是只到这儿,那就是个悲剧。可现在是2025年10月,整整一年过去了,这事儿的后续,才真正体现了“时政”的魔力。

那期节目播出后三天,韩国社会的情绪从“震惊”转向了“愤怒”。这不是同情,这是“凭什么”的质问。

韩国网友的愤怒点很微妙:他们不是在可怜郭润起,他们是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

你想想2025年的韩国社会,年轻人面对的是什么?是地狱级的就业压力、高昂的房价和“拼尽全力也可能一无所有”的挫败感。现在,一个为国争光的奥运冠军,居然也落到这个地步?

一个郭润起,戳破了韩国社会“努力就能成功”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很快,12万韩国民众冲到青瓦台(现为龙山总统府)的国民请愿板上联名上书,要求政府修改法律,保障退役运动员的生活。

舆论压力排山倒海。韩国的文化体育观光部(MCST)被骂到焦头烂额,连夜开会。

结果是什么?

一个高达200亿韩元(约1.1亿人民币)的“冠军再起”计划,就这么被活生生逼了出来。

兄弟们,看明白没?一个人的窘境,通过媒体发酵,最后实实在在地撬动了国家预算。郭润起用他那106万韩元的账户,给韩国所有退役运动员换来了一个200亿的“政策红包”。

这就是他“捡瓶子”的第一个重大意义:以一己之困,倒逼体制改革。

那么,郭润起自己呢?他拿到补贴了吗?

他没等。

就在政府还在开会讨论那200亿怎么花的时候,郭润起迎来了人生的转机。而这个转机,恰恰来自他最“丢人”的那个特质——真实

平台和品牌方找上门了。不是因为同情,是因为他“敢说真话”。

MBC电视台(韩国三大台之一)第一个出手,请他去做短道速滑世界杯首尔站的解说嘉宾。原本电视台只想蹭个热度,结果郭润起一开口,收视率疯了。

当场收视率比平时暴涨3%,推特实时热搜第一。

为什么?因为他不背稿,不讲官话。别的解说员在说“这位选手状态很好”,郭润起在说:“他去年夏训增了3公斤肌肉,所以现在过弯道蹬冰更有力。”

观众傻了:这哥们儿是真懂啊!

节目组录完当晚就递上了正式合同,底薪比他当运动员时还高。

接着,品牌方来了。一家叫“Power Up”的蛋白粉(2025年9月)找他出联名款。他拍广告也没走高大上路线,就穿着那件起球的旧卫衣,在宿舍楼下做俯卧撑。

广告词也实诚:“退役后肌肉量掉了3公斤,现在一点点往回练。”

结果,这款蛋白粉两周卖空,工厂紧急加夜班。消费者觉得,这比那些P得锃亮的八块腹肌照靠谱多了。

郭润起的YouTube频道粉丝也飙到了150万。他还是拍那些“琐碎”的日常:教刚退役的小孩怎么用便利店500韩元的饭团做碳水补充;怎么把断掉的旧冰刀片拆下来当裁纸刀;甚至直播去考试院(韩国一种廉价出租屋)帮小队员砍房租。

他把自己活成了一个“退役运动员生存指南”的IP。

广告分红到账那天,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把银行卡余额截图发到粉丝群,配文:“够交一年房租了,兄弟们,不捡瓶子了。”

从“106万韩元”到“够交一年房租”,他花了不到一年。

他不需要被拯救,他只是需要一个不把他当“前冠军”、而当“郭润起”的机会。

现在,故事进入了最高潮,也是最“时政”的部分。

还记得那个200亿的“冠军再起”计划吗?政府后来真落实了。你猜他们请了谁当这个计划的官方宣传大使?没错,郭润起。

这操作简直是神来之笔。让那个差点被体制“扔掉”的人,回来宣传这个“补救”体制的计划。

更绝的在后面。

拍官方海报时,摄影师按惯例让他举起奥运奖牌,摆个威风的姿势。郭润起把奖牌递了回去,转身从包里,拎出了那只他用来捡瓶子的旧麻袋,对摄影师说:“用这个吧,这个更真实。”

这一幕,成了2025年韩国体育界最有冲击力的画面。他是在告诉所有人:别忘了我为什么会站在这里。

文化体育观光部的部长来视察,跟他握手,说了很多官话。郭润起当着所有媒体的面,直接开怼:“部长,钱有了,可心理落差没人管。我退役后,夜里做梦还在起跑线,一蹬腿踢到墙,疼醒了,盯着天花板发呆。这种感觉,拨款解决不了。”

部长当场沉默。

郭润起接着说:“后期的心理辅导课程,别光写PPT,请找真的退役选手来教,我们互相认识,我们知道彼此的痛点在哪。

看,他从一个“问题”,变成了“解决问题的人”。

现在,郭润起账户里早就不止106万了。但他去超市,依然会自带环保袋,会买打折的牛奶。

朋友问他为啥还这么“抠”。

他耸耸肩:“怕再摔回谷底。省一点,心踏实。”

他不再捡瓶子,但他把捡瓶子时那股“活下去”的劲儿,用在了别处。

上个月,韩媒拍到他给一个刚退役、同样没着落的小队员转了50万韩元。他发信息说:“先交房租,别去借高利贷。”

几秒后,对方回了个大哭的表情。

郭润起笑了笑,回过去:“别哭,下次你请哥吃泡面,记得加个蛋就行。”

他从一个“幸存者”,变成了“摆渡人”。

哥们儿,聊到这儿,你还觉得这只是个“奥运冠军捡瓶子”的猎奇故事吗?

不。郭润起用整整一年,给我们上演了一出最真实的“后奥运”纪录片。

他撕碎了“国家英雄”的光环,又用捡瓶子的手,把“普通人”的尊严一片片缝了回来。他证明了,光环不会自动续命,活下去靠的是把面子揉碎了,再一点点攒回底气。

韩国体育圈以前最爱谈“国家荣誉”。郭润起给他们补了一课,他用行动说:

“先把人做稳了,荣誉才站得住。”

我觉着,这话比他那两块奥运银牌,分量还重。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