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年一首《星星点灯》,让台湾歌手郑智化火遍全国,身患小儿麻痹的他,也成了“身残志坚”的励志歌手。
可没想到,红了大半辈子,如今64岁却因几则发文翻了车,还有网友吐槽:身体残疾不可怕,心理残疾才可怕啊。这是咋回事呢?

10月25日下午3点左右,歌手郑智化突然在社交平台发文,怒怼深圳机场,一番吐槽直接冲上热搜,引发全网热议。

作为家喻户晓的歌手,郑智化因小儿麻痹导致腿部残疾,日常出行离不开轮椅和拐杖。
这次他之所以情绪激动,是觉得自己在深圳机场登机时,遭遇了让他难以接受的对待。

他在文中直言,深圳机场对残疾人的态度 “没有人性”。当天登机时没有安排远机位,升降车停靠的位置离机舱门板足足有 25 公分的落差,轮椅根本无法直接推上飞机。
更让他气愤的是,操纵升降车的司机完全不顾他的安全,不愿把升降板调高,就冷眼旁观着他 “连滚带爬” 地进入机舱。

“这种没人性的行为跟态度,我实在忍无可忍!”
郑智化的文字里满是愤怒与失望,这番控诉也很快引发网友关注。有人同情他的遭遇,质疑机场服务是不是存在疏漏?但也有人持观望态度,想看看机场方面的回应。

结果没过多久,深圳机场就针对此事作出回应,不仅向郑智化本人诚恳道歉,还公开表示会开展多项整改,优化残疾人出行服务流程。
与此同时,也公布了郑智化当天的登机视频,能看到当时有两名工作人员专门协助郑智化登机,并非他说的“连滚带爬”。

机场的积极回应,让郑智化还是挺满意的, 26 日凌晨他发文回应,称自己不再追究此事,相信这只是个别工作人员的恶劣行径,并非机场的普遍问题,同时希望未来机场能真正改善对残疾人的服务。

但网友却不干了,说本来还挺同情他的遭遇,可结果却是弄虚作假。这样公开炮轰深圳机场,不是带节奏吗?这番言论给人家工作人员会造成啥影响?

郑智化的评论区都是网友吐槽的声音,多数都在批评他说话言过其实、带节奏,说他也应该向工作人员道歉。
可没想到几个小时后,郑智化再次发文,不是道歉,而是坚持自己的观点,还直接点名大陆四大机场,让事态再次升级。

郑智化直言深圳机场的事件并非偶发,这些年因为经常到各地演出,类似的刁难经历层出不穷,还特意点名南京、新疆、上海、深圳四大机场,细数自己遭遇的种种不公。

他回忆,在南京机场安检时,因为自己穿了带金属支架的鞋子,被安检人员反复追问。
他耐心解释,自己因小儿麻痹症,不穿金属支架根本无法行走,可对方却态度粗暴地表示,金属物品必须过 X 光检查,否则不能登机,完全不顾及他的特殊情况。
还有在新疆机场时,安检人员要求他把拐杖托运。郑智化担心拐杖在托运过程中被损坏,毕竟这是他出行的重要依靠,可工作人员不仅不理解,操作还十分粗鲁,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而在上海机场的经历,让他感觉很不被尊重,说安检人员在检查他的拐杖时,花费了半个多小时还没结束,期间还特意叫来了上司。
眼看登机时间越来越近,郑智化忍不住提醒,却被安检人员冷冷告知 “不要影响工作”,那份冷漠让他倍感寒心。

至于这次引发争议的深圳机场,郑智化表示自己并非不尊重安检规定,只是希望服务能更人性化一些。
他在文中感慨:“我不懂为什么经济发展了,人与人之间却少了最基本的同理心和善良。”
还透露,因为常年在机场遭遇类似刁难,自己甚至有了隐退的念头,毕竟作为歌手,频繁出差演出是常态,可这样的出行体验实在让人身心俱疲。

郑智化的连续发文,让事件热度再次攀升,多数网友根本不认同他的观点,还晒出自己的乘机经历,称机场对特殊旅客的服务其实很到位,并不像他说的那样糟糕。



不过也有部分网友表示理解,觉得与其纠结于细节是否完全属实,不如关注残疾人出行的实际困境。

郑智化作为公众人物,能站出来为残疾人发声,至少让更多人关注到了特殊旅客的出行需求,而深圳机场也确实因此优化了服务流程,从这一点来说,他的发声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大家应该理性看待这件事,既不能忽视公共服务可能存在的不足,也不该仅凭一面之词就否定所有工作人员的付出。

其实这场争议的核心,从来不是 “谁对谁错”,而是公共服务与特殊群体需求之间的适配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公共服务设施在不断完善,但如何让服务更有温度、更具人性化,确实还有进步的空间。

郑智化的吐槽或许带有个人情绪,但也反映出部分残疾人出行时的尴尬与无奈;机场的回应和整改,体现了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而网友的不同声音,也让事件的讨论更加全面。

希望这场风波能成为一个契机,推动更多公共服务场所关注特殊群体的需求,在严格执行规定的同时,多一份同理心和灵活性。
也希望公众人物在发声时,能更加严谨客观,既要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也要避免误导舆论。
毕竟,只有相互理解、彼此包容,才能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温暖和谐,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出行的便利与尊重。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