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9日,央视少儿频道《大手牵小手》在长春动植物公园录制,今年已经59岁的鞠萍姐姐担任主持人。
一身鲜红的衣服,利落的短发,面对镜头有,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沧桑,但笑容依旧和蔼可亲。

她一出现,就能勾起80后、90后们儿时守着电视机,等她剪纸、讲故事的日子。
时间过得真快,这位陪伴几代人成长的“姐姐”,正计划在明年悄然告别荧屏。
她在接受采访时坦言:“退休后,我要回归老本行,针对0到3岁的小朋友,贡献我的专业技能和经验。”

这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就像她的人生,总能在低谷后迎来转机。
鞠萍出生在祖籍山东荣成的一个普通家庭,作为家中最小的小女儿,从小被父母和哥哥宠着。
父亲是军人,工作忙碌,常带回些剩饭剩菜,但一家人从不抱怨。

鞠萍记得小时候,父亲下班晚了,她会和哥哥一起等在门口,那份期待让她早早懂得家庭的温馨。
家境虽不富裕,却让她养成了乐观的性格。
10岁那年她被学校推荐,考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合唱团,从此与艺术结缘。

那时,她梦想当舞蹈演员,可腿不够长,就转而爱上唱歌和讲故事。
初中毕业后,为了帮父母分担,她没上高中,直接进了北京幼儿师范学校。
那是1980年代,一个中专生能分配到稳定工作的时代,她本打算当幼师,却没想到命运给了她更大的舞台。

1983年央视少儿部正为儿童节目物色固定主持人。
当时的节目多由幼儿园老师轮流录制,缺乏专职人选。
鞠萍作为合唱团成员,去录合唱时被看中。她试镜时没化妆,没台本,就凭一首歌、一段藏族舞和钢琴弹奏,通过了选拔。

1984年11月25日,18岁的她正式入职央视,成为首位专职青少节目主持人。
那年她借了同事的裙子,第一次出镜,紧张得手心出汗。
可一面对镜头,她就自然起来,仿佛天生为孩子们而生。

次年6月1日,《七巧板》开播,她每周30分钟,教小朋友剪纸、做手工、讲故事。
节目虽简单,却火了。孩子们爱她的亲切,不叫她老师或阿姨,只喊“鞠萍姐姐”。
那称呼来得自然,因为她懂孩子的心,像大姐一样玩闹,却又教他们知识。

80年代末,她开始主持春晚,1989年和赵忠祥、姜昆同台,1991年又上阵,那时她已成央视当家花旦。
进入90年代,鞠萍的事业如大风车般转动。
1991年她的CD《鞠萍姐姐讲故事》获全国第二届国产音像制品“双向奖”,那是她第一次触及音像制品,孩子们用歪扭的字给她写信,她一一回信,家里攒了80多个档案袋,全是观众来信。

1995年她接手《大风车》,不只主持,还当制片人和责任主编。
栏目融合益智、娱乐,主题曲“大风车吱呀吱哟哟地转,这里的风景呀真好看”成了几代人的儿歌。
90后们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等她带他们看动画、玩游戏。

那时代,没互联网,没手机,孩子们围着电视转,她就是他们的窗口。
节目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电视节目“金童奖”优秀栏目奖,她也拿下央视首届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专业组第一名。
2008年她入选“央视十佳主持人”,那年她42岁,已是荧屏常青树。

90年代初经济腾飞,孩子们开始接触卡通,但她总能把西方动画本土化,像《聪明的一休》配音时,她学着角色调皮的语气,让小观众觉得亲切。
许多人长大后,在街头偶遇她,仍会喊“姐姐”,分享儿时故事。
甚至到00后,她在《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里配“围裙妈妈”,延续这份温暖。

鞠萍说:“我当不了姐姐,就当阿姨、当奶奶,总要和小朋友在一起。”
这份初心,让她从70后陪伴到10后,跨越40年。
可荧屏后的鞠萍,并非总笑盈盈。

1991年她去买鞋,遇见鞋店老板蒋启新。
他被她的挑剔吸引,认出是“鞠萍姐姐”,热情送了她20多双鞋。
那是浪漫的开始,两人恋爱一年,1992年10月结婚,次年1月儿子蒋翼遥出生。

名字寓意“带着父母希望的翅膀飞向遥远未来”,一家三口本该幸福。
可婚后,蒋启新的大男子主义显露。他觉得男人主外、女人主内,不愿分担家务,常对她说:“你工作忙,我在家歇着。”
鞠萍白天主持,晚上做饭带娃,常常累到凌晨。

儿子满月,她就边喂奶边看剧本。
渐渐,争吵多了,他嫌她名气大,别人总说“鞠萍老公”,让他没面子。
冷暴力来了,两人不沟通,她内心如坠冰窟。

1999年鞠萍提出离婚,调解时,蒋启新冷冷说:“财产和孩子只能选一个。”
她选了孩子,独自带6岁的蒋翼遥。那些年,她推掉海外高薪,只为陪儿子。
单亲妈妈的日子苦,她骑自行车接送孩子,六一儿童节却因工作缺席。

离婚后,她最怕儿子问爸爸在哪,就说爸爸出差了。
但她坚强,儿子渐渐懂事,高考时考入北京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专业。
转机在2009年出现,那年43岁朋友介绍她认识圈外人杨硕,北京商人,儒雅稳重,也经历过感情挫折。

初见,两人聊得投机,可鞠萍犹豫:离异带子,再婚怕伤孩子。
杨硕看得出她的顾虑,直言:“我会对你好,也会把孩子当亲生的。我们结婚,就不要再生了,为了他健康成长,我愿意牺牲。”
不是空话,他行动起来。

约会总带蒋翼遥,去公园玩、吃好吃的,买礼物陪他拼乐高。
儿子从抗拒到喜欢,喊他“叔叔”。
一年后,44岁的鞠萍牵着16岁儿子,走向婚礼。
低调登记,杨硕的父母虽盼孙,却尊重他们的选择。

杨硕真是她的良人。婚后他接管家务,每天接送鞠萍上下班,不让她碰锅铲。
儿子上学,他也负责,从不分你我。蒋翼遥高考,杨硕放下生意,全力陪读,建议他选金融专业——“稳定,有前途。”
渐渐蒋翼遥喊他“爸”,两人如父子。
2015年儿子毕业出国深造,杨硕陪鞠萍散心,帮她转移注意力。

儿子学成归来,在金融界立足,如今32岁,工作稳定,生活独立。
近两年鞠萍的生活更添光彩。2024年她主持央视《新春非遗之夜》,和老搭档小鹿、月亮唱《看动画片的我们长大了》,唤醒无数人儿时记忆。
6月亮相上海电影节,推介《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6:迷你大冒险》,她配的“围裙妈妈”又回来了,已是800多集。

2025年她现身《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25春节大联欢》,和文艺界大咖同台,还参加《2025新春动漫之夜》,继续为孩子们发声。
生活里,她回归公益,担任防艾宣传大使,在河南、河师大等地讲座,呼吁关爱艾滋孤儿。

如今鞠萍的日子平静而充实。丈夫杨硕操持家务,儿子蒋翼遥偶尔回家,分享工作趣事。
2026年退休,不是退场,而是新章。

信息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