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晓庆真狠!正牌男友不能给她创造价值,照样被扫地出门

娱乐 2025-11-08 07:50:17

刘晓庆

1994年,刘晓庆与著名的法籍华人作家亚丁确定了恋爱关系。

亚丁比刘晓庆小6岁,才华横溢,刘晓庆让亚丁担任纪录片《刘晓庆:打开引号》的总编辑,希望亚丁能为自己创造财富。

然而,亚丁在国内遭遇水土不服,《刘晓庆:打开引号》创造的效益,远远没有达到刘晓庆的预期。

亚丁不能为自己创造效益,失去了利用价值。1996年,失望至极的刘晓庆毫不犹豫地将正牌男友亚丁扫地出门。

刘晓庆曾经的合作伙伴王建中,在撰写的传记《我把刘晓庆送上法庭》一书中,对亚丁与刘晓庆的恩恩怨怨有着详细的记录……

亚丁

亚丁原名李翰华,1956年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他插过队,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后,亚丁考入北京大学西方语言系。

1981年亚丁大学毕业后,远赴法国第十二大学深造,后取得了博士学位。

1985年,亚丁获得了法国政府颁发的“法国政府翻译家奖”。亚丁是翻译哲学家萨特作品的第一人,他翻译萨特的《理智之年》颇有影响。

亚丁翻译的《巴黎的忧郁》《保尔和薇吉妮》等作品,在国内有着巨大的影响。

亚丁翻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入选了我国初中的教科书。亚丁创作的小说《高粱红了》,是法国连续10年最畅销的作品,获得了法国最高文学奖。

亚丁由此成了法国家喻户晓的华人作家。上世纪80年代末,亚丁加入法国国籍。

因为工作关系,亚丁经常在法国和中国之间往返。

1994年,亚丁想创作一部关于刘晓庆的畅销书,便回国采访。当时刘晓庆在西安拍摄电视剧《武则天》,亚丁赶到了西安。

亚丁在剧组采访了半个月,两人相见恨晚,互生好感。

刘晓庆、陈宝国《武则天》剧照

刘晓庆《武则天》剧照

刘晓庆拍完《武则天》后,亚丁邀请她去西藏旅游。在神秘的西藏,亚丁能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破译当地人为什么对天空有一种神秘的敬仰,这让刘晓庆格外欣赏。

从西藏返回北京后,刘晓庆就与亚丁确定了恋爱关系,并热情邀请亚丁担任纪录片《刘晓庆:打开引号》的总编辑。

《刘晓庆:打开引号》由香港卫视中文台提供经费和设备,刘晓庆担任制片人兼导演。节目出来后,再在香港卫视中文台播出。

《刘晓庆:打开引号》主要介绍大陆的山水风光、风土人情,及逸闻趣事等等,而这一切,都是通过刘晓庆的一双眼睛引出的。

刘晓庆(中)与《刘晓庆:打开引号》剧组在西安(1995年)

一个是红遍全国的影后,一个是才华横溢的作家,刘晓庆与亚丁的恋情在圈内轰动一时。

由于工作压力大,亚丁放弃了撰写刘晓庆传记的计划,他翻译法国文学作品的工作也停止了,一心一意为刘晓庆的纪录片忙碌。

刘晓庆在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购置了多套房产,她的住所和公司都在这里,亚丁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

不可否认,亚丁才华横溢,但在国内却遭遇水土不服,往往一件小事都处理不好,这给《刘晓庆:打开引号》的工作带来极大的被动。

1994年秋天,亚丁随《刘晓庆:打开引号》剧组去南京拍片。南京有一所小学的少先队办了个少儿银行,剧组准备拍摄这件新鲜事。

听说大明星刘晓庆来了,学校师生将刘晓庆围了个水泄不通,要求与她签名合影。亚丁坚决不同意,与学校教导主任交涉:我们是来拍片的,不是来签名合影的。

亚丁一根筋,不懂变通,教导主任非常生气,拒绝摄制组来学校拍摄,最后剧组只得返回宾馆。

如果亚丁懂得变通,完全可以将事情处理好。

刘晓庆

第二天,摄制组去南京石化总厂拍摄“喝尿大王”。这位喝尿奇人身强力壮,牙齿尖利,一箱啤酒他全部将瓶盖咬开,还能用牙齿咬碎玻璃。

片子拍完后,当地一家企业安排摄制组吃饭,并准备给予赞助。企业的老板想让自己的儿子与刘晓庆合影,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亚丁坚决不让,他的理由是:刘晓庆是艺术家,不是陪酒女,不能因为对方请她吃一顿饭,就与对方合影,这样会降低刘晓庆的身价。那家企业一气之下,取消了对节目组的赞助。

这两件事都是在南京发生的,让刘晓庆心里堵得慌,也让她对亚丁生出失望。

刘晓庆(左)与胡慧中

当时很多企业想与刘晓庆合作、宣传,给《刘晓庆:打开引号》剧组提供赞助。

由于亚丁的经营思路有问题,向赞助方提各种各样的要求,结果都将对方吓跑了。亚丁想将《刘晓庆:打开引号》当成纯艺术片来做,这样的思路根本行不通。

1995年春天,亚丁已经当了大半年的总编辑,没有给剧组拉来什么赞助,刘晓庆没挣到钱。

1995年6月,刘晓庆邀请南京的著名策划人王建中担任《刘晓庆:打开引号》剧组的策划。

王建中

王建中1959年出生,是南京文化演出市场的3位策划大王之一,在南京举行的全国第三届城市运动会,就是由王建中策划的。

于是1995年,王建中放弃了在南京的一切来到北京,加盟刘晓庆的公司,担任《刘晓庆:打开引号》的策划。

王建中到来后,抢了亚丁的风头,刘晓庆更信任王建中。

1995年夏天,刘晓庆与李翰祥达成了合作协议,准备拍摄电视剧《火烧阿房宫》。

左起:李翰祥、刘晓庆、谢晋

这样一来,刘晓庆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火烧阿房宫》剧组,对纪录片《刘晓庆:打开引号》不再重视。

亚丁将创意交上去了,刘晓庆根本不看。亚丁催急了,她才草草瞄了几眼,然后问:拍摄能不能给剧组拉来赞助?

拉赞助不是亚丁擅长的,他只负责节目内容。亚丁这样一说,刘晓庆不感兴趣。

这样一来,亚丁成了刘晓庆眼里可有可无的人,自尊心严重受伤,两人之间有了深深的隔阂。

亚丁

1996年,刘晓庆与香港卫视中文台的合约到期了,亚丁希望能续约,刘晓庆拒绝了。

她原以为凭亚丁的才华,可以将《刘晓庆:打开引号》做火,给节目组带来丰厚利润。

哪知亚丁担任总编辑,根本玩不转,纪录片不仅没赚到钱,反而还略有亏损,这是刘晓庆不能接受的。

《刘晓庆:打开引号》不做了,亚丁没有了可利用价值。1996年7月,刘晓庆决绝地与亚丁分手了,毫不犹豫地辞退亚丁,将他扫地出门。

刘晓庆

亚丁离开刘晓庆的公司时,是拎着一个行李箱,孤独离开的,自尊心受到深深的伤害。

亚丁在法国颇受尊重,连当时的法国总统都看过他的作品,没想到他在刘晓庆的眼里一文不值。

1997年,刘晓庆的公司发行电视剧《火烧阿房宫》,本来该剧都准备在北京、河北等多家电视台播出,合约都签了。

就在该剧播出前一个星期,中宣部、广电部突然收到一封匿名信,给《火烧阿房宫》列出了6条罪状,其中有一条是宣扬分裂,破坏祖国统一。

刘晓庆《火烧阿房宫》剧照

这样一来,北京市文化局下令停止该剧播出。如果《火烧阿房宫》不能播出,1000多万投资都会打水漂,刘晓庆急得嘴角起了水泡,她与王建中四处找领导申诉,过程相当曲折艰难。

最终该剧总算可以正常播出,喜讯传来,王建中和刘晓庆都哭了。

这一切,都是一封匿名信带来的,那封匿名信署名“新华社记者”。但新华社领导认为,这样署名不符合新华社的相关规定,显然不是新华社记者所为。

于是刘晓庆等人都猜测,匿名信是亚丁写的。刘晓庆后来请人追查,也没有得到明确的结果。

亚丁

2001年,因为《火烧阿房宫》的发行费,王建中与刘晓庆对簿公堂,刘晓庆否认王建中是她公司的发行人员,

亚丁知道后,与王建中取得联系,说愿意为他作证。但王建中不想牵扯太多的人,婉拒了亚丁的好意。

由此可以看出,刘晓庆利用正牌男友亚丁,后又无情地将他扫地出门,给亚丁带来了很大的伤害,也让他难以释怀。

-END-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