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牌9》节目组玩梗过度,逼得范志毅违规偷看题板,这合理吗?

娱乐 2025-11-08 15:26:28

《王牌》让范志毅的尴尬瞬间成为焦点。我看见他偷看题板的举动时,第一反应并非发笑,反而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不适。就像朋友聚会时被迫提到曾经的恋情,表面热闹,心底却满是逃避的冲动。让我不禁想,节目中的“代际差异”尴尬比任何戏剧性效果还要真切,真切到让人无法发笑。

游戏规则没有太大变化,依旧是“你比划我猜”,但这次的题目分为“新生代”和“叔圈”。年轻人看到“YYDS”马上就答了出来,而大叔们却连字母顺序都弄不清楚。当镜头扫过时,钟汉良的微笑透露出他无可奈何的求助神情,好像在说:“这题太难了。”

最令人失望的是游戏规则的设置:答对自己队伍的题目得1分,答对对方队伍的题目得2分,乍一看似乎给了“叔圈”翻盘的机会,但实际上,这就像是给你一个馅饼,却发现你连接住它的能力都没有。就像老板画了个大饼,却忘了给你准备工具。

于是,范志毅毫不犹豫地回头偷看题板,他动作熟练得就像是考试时传纸条的同桌。那一刻,我并没有觉得很好笑,只是看到了这个“体育硬汉”被综艺规则弄得像个小学生,羞耻感扑面而来。

节目组竟然还拿出范志毅曾经批评国足的名言“脸都不要了”来调侃,现场有人笑出声来。但我听到的却是后期剪辑的音效,仿佛在说:“看,我们多会玩梗”。这笑声突然变了味,仿佛成了对范志毅的公开处刑。

我的姐妹问我:“有必要这么认真吗?不过是个游戏而已。”我反问她:“如果下次团建把咱们分到‘00后黑话组’和‘老姐姐组’,如果我们答不出‘emo’和‘破防’,你能保持冷静吗?”

综艺的残酷在于,它把年龄差距当成了娱乐的素材,却让观众觉得嘉宾“不够豁达”。但实际上,不豁达的不是嘉宾,而是规则,它偏袒某一代人,另一代人却连题目都看不懂。

我突然感到愧疚,回想起曾经和弹幕一起笑说“叔圈太没用了”,那一刻的笑声就像小时候看到同学被老师批评“这么简单都不会”时的哄笑一样。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地成为了新形式的霸凌的帮凶。

制作组可能会觉得冤枉,认为市场上只剩下年轻观众,若不迎合他们,广告商就会撤资。然而,数据显示,实际上守在电视机前陪父母看《王牌》的,正是我们这些二十多岁的姑娘。我们想要的不是那些低级的逗笑,而是与家人共同分享欢乐的机会。

换个角度思考,如果节目在开始前让两队各自提交十个关键词,然后交换使用,或许“叔圈”也能反击回去。例如,年轻人猜“不知天命”时费劲,而“叔圈”则能轻松猜出“港剧台词”。那时,笑点就会更加平衡了。公平才是喜剧的基础。

我想,假如下次范志毅带着足球题库来反击年轻人,看到他们对越位规则束手无策时,他挑挑眉,轻松一笑:“原来你们也有不懂的时候。”届时,弹幕上会刷满“范指导太牛了”,而不是“嘉宾太无用”。观众永远站在赢家这一方,无论年龄。

节目组或许还会走极端,让“叔圈”继续被戏弄,利用“同情心”吸引眼球,短期内能赚取流量;但从长远来看,这就像是春晚一味地榨取亲情梗,无论再怎么煽情,也难阻止年轻观众的离去。

说到底,我们喜欢看的是大家一起赢的喜悦,而不是看着你被淘汰。生活已经把不同群体分开,我们回到家打开电视,难道还要看见你因为代际差异而输掉?谁能不生气?

看到范志毅在采访中表示,他只是想为队友争光,心里不禁有些酸涩。面子到底能换来什么呢?他用全国闻名的金句换来节目组的揶揄,而综艺的规则却让人的尊严遭遇了失败。

如果《王牌》再次播出,我大概还是会观看,毕竟能作为轻松娱乐的节目不多。我只希望下次弹幕能多出现“题库不合理”的声音,而不是“叔叔不行”。我们已经识破了套路,不再把代际差异当作笑点。

希望节目能给每个年龄段的观众带来更多的理解与共鸣,而不是单纯的对比与嘲笑。让我们在欢笑中彼此尊重,携手走向更加和谐的未来!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