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游戏大妹子吖
蓝战非等人全部解封,只有一个人彻底凉透,央视点名批评,近年来,短视频和自媒体行业高速发展,不少创作者借助网络平台实现了影响力的快速积累,然而,在这股流量浪潮中,也有部分人为了博眼球、涨粉丝,不惜突破道德底线,甚至利用社会情绪进行煽动。

近期被央视点名批评、并被全平台永久封禁的网红户晨风,正是这一现象的典型代表,户晨风曾是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络博主,以“消费差异”和“社会阶层”话题为主打,早期内容还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和观察性。但随着竞争加剧,他开始转向更具争议的话题——用手机品牌划分人群,制造“苹果人”和“安卓人”的对立。

他将使用iPhone的人群描述为“精英阶层”,并赋予他们高收入、高品味等标签,而使用安卓手机的人,则被贬为“底层群体”,与低消费、低素质等词汇捆绑在一起,这种极端、带有歧视性的标签化内容迅速引发关注,也在网络空间内制造出无形的分裂和戾气。

事实上,一个人选择什么手机、开什么车、在哪购物,只是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的不同,将消费选择与社会身份、阶层地位挂钩,不仅违背事实,更容易助长群体偏见和社会焦虑,户晨风的言论通过情绪化表达,利用网友的对比心理和争论欲望,短时间内制造了巨大的传播热度,但也彻底偏离了理性讨论的轨道,最终,他以挑动对立、传播负能量为代价换取流量,终被平台全面封禁,内容清空,彻底失去了发声渠道。

央视在报道中明确指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舆论场需要理性与秩序,而非极端与撕裂,户晨风事件的处理,释放出一个清晰信号:平台生态正从“流量至上”向“价值优先”转变,监管部门和主流媒体的介入,意味着网络空间不再容忍以挑动对立、制造戾气为手段的内容。

与此前短暂被封、后又解封的部分网红不同,户晨风这次的“凉凉”几乎没有回旋余地,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处罚,更是一次对全行业的警示,互联网时代,流量固然重要,但若以煽动情绪、伤害群体认同为代价,最终只会自毁前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