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剧老了,名字一说谁都记得,郭宝昌拍的《大宅门》,播在2001年,阵容摆出来就能撑住场面,白景琦的起起落落,白家的家风家法,台词一通到底,戏一场接一场。
观众看进去,过了这么些年再翻出来,发现一层有意思的东西,四对真夫妻躲在角色后面,台上各有各的活,台下是同一张饭桌同一盏灯。

茹萍的黄春,人设清楚,出身不显眼,脑子够用,耐事,白景琦看上去脾气硬,说起她又软下来,戏里两人拍得很顺,刘之冰在一边化着僧人妆,出场不多,镜头给到也就那么几回。

台里台外没啥交集,名单往下看,真实身份是一家人,婚姻走过一段弯路,各自带着孩子把家拼在一起,生活节奏平稳,工作分开走,剧组收工回去就是柴米油盐,重组的架子立住了,年头一长,照片一摞一摞压在抽屉里。

镜头切到白景琦,陈宝国的脸一出现,整部戏的主线就立起来,赵奎娥披着太后的服饰往龙椅前一站,气场到位,台词不多,神态够用,戏里两人碰不到一块,资料翻回去,是大学同学起步.

北京电影学院的校园里一起上课,一起排戏,毕业分配,各忙各的活路,婚后他奔剧组,她留在课堂教表演,学生一届一届送出去,家里有个儿子叫陈奕丞,长大了也上镜头,父母的行当熟,人情世故懂,片场里跟老师打招呼,和工作人员对戏,日常是三口人把时间安排开。

白家的另一条线,李萍演白雅萍,出身体面,婚姻起步好看,剧情一拐,孩子走丢,摔下去的那场戏,把整个人生扯成两半,丈夫转身离开,她自己把日子挑起来,角色层次就多了,哭戏收着,狠戏顶着,观众心里跟着发紧。

镜头外头,张谦穿着长衫演白家的管家,站在门槛边,眼神里有规矩,也有分寸,这两位在现实里是一对,前头都经历过一段婚姻,认识以后把心事说开,柴米归位,屋里东西重新摆,二零一八年,张谦病走,消息传来,朋友同事都在问候,李萍把工作接着干,照片里两个人的合影摆在客厅柜子上,来客人坐下,看一眼,聊几句,再把水杯端起来。

白景怡那边,贾新光把长子的架子撑住,话不多,做事有章法,赵玲琪的白殷氏在前面就已经交代过了,人物背景写完就离场,所以两人在剧里没有对手戏,现实里是夫妻,行事低调,不在镜头前讲家里的事,生活一贯平稳。

赵玲琪出身演艺世家,母亲是彭玉,老观众对《东北一家人》熟,坐在电视前一看就认出来,家里三代都靠舞台吃饭,工作安排看剧本,看档期,宣传期也少说私事,更像普通家庭,逛超市,做饭,探亲,圈里人提起,评价是踏实,长线走法。

戏里的人物关系密密麻麻,族谱一拉一片纸,戏外的缘分更安静,观众追剧追到名场面,回头再看演员表,画圈的四对名字对上,情节是情节,日子是日子,片场集合,灯光到位,咔一声停机,卸妆回家,明天再来。

好的作品留在频道里轮播,好的关系留在餐桌边,杯子碰一下,孩子在一边写作业,老人坐在沙发上看新闻,时间把一切往前推,名字挂在片尾,岁月挂在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