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者》热播后,为何只有她被骂?
胡歌是她的搭档,王鸥、宋轶曾给她作配。
其他主演火遍大江南北,她却依然不温不火。

被误解将近10年,洁身自好20年无绯闻。
如此优秀的她却没有“观众缘”,演技一直被诟病。
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女主争议
提到王乐君很多人并不认识她,但看到她的照片又会觉得眼熟。
看过《伪装者》的观众都会对程锦云这个角色有印象。
当年这部剧火遍大江南北,男女老少都爱看。
靳东、王鸥、宋轶等演员都在播出后爆火,成功翻红。
但主角团里有个人是例外,那就是王乐君。
作为女主程锦云的扮演者,只有她知道这个角色有多难演。

和“于曼丽”、“汪曼春”这样具有张力的设定对比,“程锦云”明显有些过于平淡了。
事实上这个角色没有那么吸引人,甚至不够讨喜。
好在王乐君的表演功底十分扎实,对细节处理得也很到位。
可即便她用心钻研,观众还是对她其中一场戏的表演很是诟病。
那场营救小男孩的戏份,程锦云在危机四伏的敌后环境中,因情绪失控大喊。
网友觉得这段根本不符合一个地下工作者该有的冷静。
瞬时网上对王乐君的风评十分不好,觉得她没有演技,甚至有人觉得她“带资进组”。
不管她怎么解释,铺天盖地的舆论都久久没有平息。
在之后的情节里,“于曼丽”的牺牲更是激起了很多观众的不满。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本是剧本情节安排不合理,但观众的怒火都对准了王乐君。
就算她的戏份很重,可网友不愿意承认她女一号的位置。
因此主角几乎都靠这部剧大火,唯独她是例外。
面对这样的情况,王乐君真是有苦说不出。
她也没想到,将近十年过去了,观众的怒火竟然还在。
惨遭网爆
“观众缘”真的是很看运气,直到现在王乐君的社交媒体下还有网友对她冷嘲热讽。
有说她在那部剧中很“丑”,还有粉丝因为她和胡歌有吻戏而讨厌她。
其实早在多年前,王乐君就承受不住谩骂澄清过。
当年在拍摄《伪装者》时,“跳火车”那场戏后她意外锁骨骨折。
为了尽快痊愈她打了七颗钢钉,缝合后坚持回去拍戏,不给剧组拖进度。
有伤在身,状态肯定没有以前好,但也绝对不差,就连制片人也给出了高度的评价。
“这一定是王乐君最艰难的经历,一直忍受着伤痛的折磨,谢谢乐君。”
在伤病期间,她由于吃了药物导致面部浮肿,表情偶有木讷的情况。
但这些小瑕疵并不影响整个大局,王乐君的表演还是很出色。

就连搭档胡歌都曾站出来为她说话。
“大家会看到你的努力,你就是最美最好的程锦云。”
可惜网友还是执着于去评论区“批评”她。
甚至有人认为,程锦云就是全剧的败笔,这让受伤的王乐君非常的委屈。
自己一直咬牙坚持,得到的全是观众的吐槽与误解。
之后王乐君在社交平台写了一篇文章,向网友分享自己是如何受伤的。
除此之外还提醒了和她一样骨折的病人,尽量少吃止痛片,因为很伤肾。
这么多年之后,她才终于解开了自己“带资进组”的误会。
如今王乐君又拍了很多正剧和主旋律电影,“换头式演技”也终于赢得了许多观众的认可。
其实她的表演天赋早在上学时期就被发掘了。
戏红人不红
1984年王乐君出生在天津,从小家里就很重视对她的培养。
不光严格要求她的学习,还专门让她学了古筝。
别的小朋友都在外面玩耍时,她在家里专心练琴。

就连她也以为自己长大后会顺理成章地报考古筝系,她的梦想也是成为一名音乐家。
但上高中时,老师的一句话改变了她一生的轨迹。
当时老师看到王乐君因为长期学古典乐,身上的气质很是优雅。
加上她很有表演天赋,如果报了表演系以后肯定会有更高的成就。
王乐君虽然一直在学音乐,但她对表演也很有兴趣。
最终她选择听取老师的建议,报考了天津音乐学院的表演系专业,开始了她的演艺之路。
2005年时,王乐君通过一部悬疑剧成功出道。
之后她先后出演了很多年代剧和都市情感剧,可惜的是都反响平平。
但她从此几乎成了特工题材电视剧的“专业户”。

无论是复杂的卧底还是反派,她都乐意钻研,演技获得了业内的一致认可。
正因如此,《伪装者》剧组找到了她。
“程锦云”这个角色需要一个稳重大方、气质出众的女演员来呈现。
王乐君就正好合适,最重要的是她对这种题材很是熟悉,所以进组拍摄几乎没有任何难度。
没想到因为“人设不讨喜”和锁骨骨折等种种意外将她推上了风口浪尖。
如今距离《伪装者》播出已经将近十年,王乐君还是不温不火。
但她经常活跃在主旋律电视剧和电影中。
当年误解她的网友也终于了解了当年的真相。
值得一提的是,出道已经20年的王乐君向来洁身自好,从来没有用绯闻来博热度。
就算当年和胡歌拍吻戏,她在戏外也一直在避嫌,不希望胡歌粉丝误会。

王乐君承受了将近十年的误解,如今终于解开了。
就算不红,承受了各种挫折和磨难的她现在也看开了。
希望王乐君能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