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三季,一部无流量明星、无大IP背书的小成本剧集,如何突围?
作者|土豆
编辑|晶晶
排版 | 苏沫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唐朝诡事录之长安》以爱奇艺超四百万预约量、开播次日站内热度破9500的成绩强势归来。没有流量明星加持,没有热门IP背书,它像一件蒙尘的唐代银器,虽低调静默,却藏着慑人的锋芒。

“唐诡”的破局,并非来自对市场风口的盲目追随,而是一种近乎固执的专注。
回想2022年第一季开播时,这部无流量明星、无大IP背书的网剧初期市场声量不高,如今却成为豆瓣评分稳定在8分以上的金字招牌(第一季评分7.9~8.0分,第二季涨至8.5~8.6分),口碑持续攀升。

从猩红迷雾的“长安红茶”到壁画惊魂的“石桥图”,再到第三季长安城中的“康国的金桃”奇案,《唐朝诡事录》用种种诡谲案件,走出了一条从小而美到大爆的独特路径,也为影视行业的原创IP孵化写下了成功范例。
01
《唐朝诡事录》的起点,满是反套路的清醒。2022年的古装剧市场,不是流量扎堆的古偶甜宠,就是厚重冗长的历史正剧,悬疑赛道也多是现代刑侦或仙侠玄幻。
而这部剧偏偏剑走偏锋,以历史+志怪+探案的复合类型切入,从《酉阳杂俎》等唐代古籍中挖掘灵感,硬是在红海市场里开辟出一条细分赛道。
它的小而美,首先藏在慢工出细活的内容里。编剧魏风华从不是凭空编造诡事,而是让每个怪谈都有理有据。第一季“长安红茶”用新娘鲜血炼就的毒茶,揭开的是底层官吏攀附权贵的贪婪;第二季“降魔变”取材于《酉阳杂俎》中吴道子因嫉妒暗杀后起之秀皇甫轸的传说,将画师画地狱变的典故,改编成魔王脱壁杀人的奇案,最终落点仍是“魔在人心”的千古命题。


这种以志怪为外壳、以人性为核心的创作,让悬疑故事既有猎奇张力,又不缺乏落地性,区别于单纯追求刺激的快餐式探案剧集。
制作上的死磕细节,让这部小成本网剧有了大剧质感。第一季经费有限,剧组就把钱花在刀刃上:造型师为苏无名打造定妆花了十一小时,眉毛一根根粘就;独孤信多面印、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等道具,均是陕西博物馆馆藏的一比一复刻。


到了第二季,这份匠心有增无减。“仵作之死”相关单元中,老仵作曹惠使用的“白梅饼验尸法”并非虚构——古代仵作确会用白梅、葱椒、食盐等混合制成饼状,熨烙尸体以显现皮下伤痕,这一专业硬核的设计,让强忍悲痛为子验尸的角色成为全季高光。
没有流量明星撑场面,就靠扎实的群像塑造留住观众。博学通透的苏无名、勇猛成长的卢凌风、画技通神的裴喜君、怪诞仁心的费鸡师,每个人都有软肋有高光,连配角都鲜活立体,让观众心甘情愿成了自来水。
02
如果说第一季是靠口碑完成逆袭出圈,那么第二季爱奇艺站内热度破万、第三季未播先火,则标志着这个IP真正迈入了大爆行列。这不是靠运气,而是创作团队在内容、运营、制作上的全方位升级,每一步都踩在了IP成长的关键节点上。
系列IP最怕吃老本,《唐朝诡事录》的聪明之处,在于守住核心调性的同时不断拓展边界。
叙事结构上,始终坚持单元案加主线的珠链式设计,既满足碎片化追剧需求,又用权力斗争、角色成长串联起唐诡宇宙。第一季扎根长安,聚焦京城暗流;第二季开启西行之路,跟随唐代交通图考设定路线,融入西域风情与公路探案元素;第三季回归长安,备案40集包含至少十个故事,将案件与国库亏空、太子之争绑定,节奏更紧凑,信息密度显著提升。
内容深度也在进阶,从个案解谜变成了时代切片。第三季“康国的金桃”案件,从长安金桃“贡不过三日”的史料记载切入,拆解出连环腐果案背后的外交博弈,让志怪故事与时代议题形成深度呼应。这让IP不仅有娱乐性,更有了当下性,吸引了普通观众、考据党、悬疑迷等多圈层受众。

随着IP口碑发酵,制作资源的投入形成了口碑-资源-质量的良性循环。第三季的服化道升级到了堪称强迫症的程度,卢凌风穿的三十斤重甲,是按唐代出土明光铠一比一复刻,非遗甲胄师带着徒弟敲了二百四十天,每片甲片都留了零点五毫米倒角防止演员受伤。

视觉效果上更是锦上添花,剧组请来擅长营造中式恐怖氛围的导演执导,成佛寺的诡异哭声、太液池的池鱼化虎,不靠特效堆砌却能让观众后背发凉。而池鱼化虎的CG特效,特意参考古籍记载,由专业特效团队拆解上千帧完成,连鱼变虎的肌肉收缩都符合真实解剖结构。小到一把杀人琵琶,都按日本正仓院所藏唐代琵琶的形制进行3D扫描建模,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
03
《唐朝诡事录》最圈粉的特质,莫过于主创团队的听劝基因。导演柏杉曾表示会认真考虑观众的合理建议,这不是说说而已。第一季部分配角的遗憾结局被网友反复提及,第二季就通过相似人设的新角色登场回应期待,既弥补了观众遗憾,又不强行凑CP破坏剧情逻辑。
不硬杠、不敷衍的态度,让观众从旁观者变成了共创者。粉丝自发做案件解析、文化考据,甚至帮剧组选角;主创则用实际行动回应期待——从第一季到第三季,杨旭文、杨志刚等核心主演从未缺席,连第一季的小配角演员都被找回,让老粉瞬间感动。粉丝有了强烈的归属感,心甘情愿当“唐诡”的自来水。

《唐朝诡事录》打破了影视行业流量至上和依赖大IP的迷思。
在资本讲求快速变现的行业环境里,“唐诡”用四年时间打磨三季作品,拒绝工业糖精、拒绝逻辑硬伤、拒绝脸谱化角色。
它证明了,原创IP初期不必刻意追求大制作、大场面,与其在流量明星身上砸钱,不如聚焦细分赛道,把内容打磨到极致。
《唐朝诡事录》出圈的核心原因,还有对类型边界的突破。它把探案的悬疑、志怪的奇幻、历史的厚重、权谋的张力、公路片的冒险感有机融合,既规避了单一类型的审美疲劳,又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唐诡风格”。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原创IP不必局限于传统类型框架,找到自己的定位比盲目跟风更重要。打造专属标签,在细分赛道里做到极致,才能形成不可替代的竞争力。
从第一季的无人看好到第三季的万众瞩目,《唐朝诡事录》的逆袭,本质上是原创内容价值回归的过程。它再次证明了,流量、资本、大IP背书都只是锦上添花,真正能让IP长久活下去的,是对内容的敬畏、对观众的尊重。原创IP不必急于求成,守住匠心、持续生长,不喧哗,却有力。

四味毒叔
《四味毒叔》作为影视文化行业垂直文字、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
386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四味毒叔」
出品人|总编辑:谭飞
执行主编:罗馨竹
商务合作:13671275210
联系邮箱:siweidushu@126.com
微信公众号lD:siweidus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