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综N代还能打吗?

娱乐 2025-11-10 22:07:12

带着抓马基因回归的《再见爱人5》凭借何美延、梁淞这对“对抗路夫妻”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却并没能延续上一季的大规模破圈;

《喜人奇妙夜2》迎来了《技能五子棋》的病毒式传播出圈,却面临流量裹挟之下作品评分不公正的争议;

行至第八季的《向往的生活》被批“消耗情怀”“故作松弛”,从传统田园模式升级为“戏剧+生活”双线叙事,并未获得观众认可……

市场瞬息万变,新综层出不穷,即便是有着多季累积的口碑与影响力背书的综N代,也面临着审美疲劳下“一季不如一季”的诟病。

如何在熟悉的味道中“提鲜”,是老牌IP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能延续N季的节目,在内容和题材上必有其过人之处,多季曝光奠定了深厚的观众基础,也累积了足够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在内容行业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与新孵化的年轻IP相比,被市场检验过的综N代显然有着较低的试错成本,凭借多年的沉淀,持续赢得平台、广告主和观众的青睐。有这么多年累积的流量底盘在,一时半会儿确实没那么容易被取代。

行至七季的《花儿与少年·同心季》在湖南卫视首播后即斩获三网收视第一,云合综艺正片有效播放市占率一度高达19.8%。

2025年截至11月6日的综艺年榜前十里,综N代占据了九个席位,长线叙事里累积的情怀元素和情感连接,可以快速聚拢观众的注意力,极其稳定的流量基本盘,恰是最核心的竞争优势。

从逐利这一重要前提来看,平台对综N代的持续开发,源自其强劲的招商能力,基于对投资回报比的考虑,品牌方更倾向于选择已有历史成绩的综N代进行投放。

从内容制作方面来看,经过多季打磨的综N代在节目模式和内容架构相对成熟,其核心制作团队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多年的统筹协作下,对节目的节奏、环节设置等方面更加得心应手。

“姜还是老的辣”这一俚语放在这里也没毛病,长期主义下的“不出错”,确实稳过的初来乍到的“刚出头”。

短视频的兴起进一步分散了观众对长视频的注意力,遍地可整活儿的时代,大众的快乐阈值也在不断提高。持续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非易事,“再而衰,三而竭”是综N代们面临的严峻挑战。

审美疲劳是观众流失的最直观原因,有数据显示,综N代观众留存率随季数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许多综N代都深陷固定模板,观众在观看三五季后,对节目流程早已了如指掌,悬念感和新鲜感也急剧下降。

老牌节目的高度商业化也导致了体验降级,频繁出现的口播和场景植入严重切割了观看的流畅性与沉浸感,有网友吐槽某些节目“在广告里穿插了一点综艺”。

被综N代跑通的内容模式会迎来市场上的复制热潮,比如一度扎堆出现的“推理类”“恋爱类”综艺。同质化节目的井喷里稀释了老牌IP的吸引力,大量替代性内容的出现给观众提供了更多娱乐选择。

《明星大侦探》走红之后井喷的推理综艺

观众的“长情”是经不起考验的,疲软的内容、过度的商业化和多元的选择都在消耗多年累积的情怀滤镜。当节目的价值迭代跟不上观众的需求升级,被抛弃是综N代难以逃脱的宿命。

综艺生命力的保持需要创新,嘉宾阵容与内容设置都是有效的切入点。但与新节目的新鲜感相比,综N代的迭代是已有命题和方向的垂直创新,不能过分偏离以往几季节目的基础调性。加入“新作料”的同时,要保障老食客们钟爱的“原汁原味”。

刚收官不久的《花儿与少年·同心季》一改上季的抓马属性,将节目豆瓣评分从上季的3.9分拉回了8.2分。虽然网友打趣说这节目“奇看偶不看”,但本质上还是节目组根据上一季的反馈调整节目调性,才得以实现口碑扭转。

全淡人阵容并没有因为缺乏戏剧张力而变得无聊,节目组摒弃了冲突叙事与抓马基因,让正向情绪在温馨相处中自然流动。

节目核心的转变精准地切中了当代观众的集体情绪缺口,嘉宾们友谊不止于节目,还延展到了后续生活中。真实的人物群像示范了一种理想人际关系,在细腻的治愈中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综N代的创新并不局限于模式与阵容,更要与时俱进去找寻观众的兴趣所在,满足娱乐需求的同时,也要深挖社会价值。把握住时代的痛点,引起大众的广泛共鸣,才能实现有效的观众留存与拉新。

在注意力抢占竞争格外激烈的时代,没有哪个综N代能给自己上一道养老保险,在迭代中不断推进内容创新,才能留住观众的目光。

今年上线的综N代,哪一档切中了你的喜好?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