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网友11月10日爆料,霍汶希在采访中曝出的英皇“生存逻辑”,简直给热衷吃“解约瓜”的网友们上了一课。当别的公司还在大谈合约和违约金时,英皇直接亮出了终极王牌:我们这儿,不搞冷冰冰的上下级,玩的是“一家人”模式。


这套“大家长”式管理,核心就是老板杨受成。他被塑造成公司的“精神领袖”和“父亲式”角色,硬是把职场关系扭成了家庭归属感。效果如何?数据说话:谢霆锋一签25年没挪过窝,容祖儿、Twins等超半数艺人合作超过10年,连“大管家”霍汶希本人也都任职了32年——这忠诚度,在“谁红挖谁”的内娱简直是个异类。


光喊口号可没用,英皇的“家风”是实打实砸出来的。谢霆锋早年深陷“顶包案”风波,事业跌入谷底,公司不是放弃,而是全力支持他转型;容祖儿出道时被业内看衰,是老板杨受成力排众议,硬把她捧成了天后。平时定期组织家庭聚餐、包场看电影连员工家属都请;艺人结婚生子,直接送上足金大金牌,陈伟霆儿子就收到过价值数十万的厚礼。
更关键的是,英皇的盈利逻辑也跟别家不一样。它不主要靠抽成艺人佣金“吸血”,而是通过开发衍生品(比如把谢霆锋做成《锋味》IP)、投资项目与艺人一起赚钱,变成事业上的合伙伙伴。李克勤想当导演?公司无条件提供资金;谢霆锋跨界餐饮、陈伟霆投资创业?全力支持——这分明是在给艺人铺一条能走一辈子的路。

而真正让业内瞠目结舌的,是2025年英皇被曝债务危机时,旗下艺人们的集体“救火”行动。谢霆锋:直接搁置如日中天的美食事业,重启12场演唱会,疯狂创收约2.4亿港元;容祖儿:放下天后身段,密集接演三四线城市的商演;陈伟霆:紧急复出拍剧《许我耀眼》,靠亮眼收视助力;霍汶希:从幕后转战直播带货,Twins也提前用网剧救场。
艺人们齐声表态“英皇是家,难关需共渡”,这画面,简直成了港娱独有的一道风景线。说到底,英皇这套“家文化”,看似不现代,却成了最强的护城河。在利益至上的娱乐圈,它证明了:真心,有时候才是最顶级的商业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