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英质疑节目作假仅2天,官媒发文锐评,释放3大信号,风向变了

娱乐 2025-11-12 13:48:20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封面新闻】【人民网】【上游新闻】(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饿饿

编辑|饿饿

“为什么差200多票?”

11月10日,“那英被《声名远扬》关麦”的词条冲上热搜。

即便是纵横主持界20多年,手握无数“神级救场”名场面的何老师

也接不住那英的“直球暴击”,上演了一次“救场滑铁卢”。

那英的质疑不是个例。

想当年薛之谦“摔麦”,田震“砸话筒”……

无不是良心评委对节目有“水分”的气愤!

不过万万没想到,那英这一问,不仅让58岁的她直接实现了口碑逆转;

在她质疑“节目作假”仅2天,官媒居然也发文锐评,为她站台。

而官媒释放的3大信号,似乎也意味着娱乐圈未来的风向也即将改变……

那英的“直球暴击”

10月9日晚,全国优秀歌唱人才选拔节目《声名远扬》进入总决赛。

何炅沈梦辰刘烨联合八大平台主持,那英、殷秀梅华晨宇坐镇评委席。

谁能想到在这样专业性极高的人物面前,还会有“节目组做票”这一说?

当时是选手马韬和夏哲轩同台竞技。

以现场观众的反应来看,夏哲轩似乎才是那个毫无疑问的胜出者。

毕竟夏哲轩唱完台下掌声雷动,马韬唱完却被华晨宇点评说“整首歌都不在调上”。

但票数一公布,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夏哲轩675票,而马韬竟以883票的高分领先夏哲轩,成为这次的晋级者。

这种情况不是第一次出现了,不少选秀节目都被曝出过这样的“内幕”。

不过当某些现象已经成为“行业惯例”,很多人都只会识相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就在何炅要宣布最终结果时,没想到那英竟然发话了!

“这个票数出乎我的意料”“为什么差两百多票” ……

那英这一连串的问题,搞得一向伶牙俐齿的何炅都磕巴了。

“为为为……我我额”,何炅被那英的突然发问问懵了,只能尴尬地笑笑。

虽然何炅尴尬不已,但台下的观众可是“哇”声一片。

2017年的《明日之子》里,薛之谦的“摔麦”名场面历历在目。

当时是虚拟偶像“赫兹”跟赵天宇对决,薛之谦担任节目的星推官。

节目组在耳麦里告诉薛之谦“不要让赫兹输得太惨”,薛之谦也表示理解。

但薛之谦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投票竟直接让赫兹晋级了!气得薛之谦当场摔话筒走人。

田震的事更早,那是2001年在南京举办的“中国流行歌曲榜”的颁奖典礼。

本来主办方已经跟田震说了,得到观众投票最高的人是她。

据说只因当时田震的行程未定,比田震少好几千票的那英竟成了“内地最受欢迎女歌手”!

结果田震来到了颁奖典礼,直接就在舞台上把这事都一通说了出来。

面对主办方要给她颁发的另一个奖项,田震扭头就走。

只留下一句“这样的奖,不领也罢”,和一只摔在台上的话筒。

敢于对“剧本”说不,追求真正的公平。

大家佩服薛之谦和田震的勇敢,同样也对那英的这次公开质疑表示欢呼。

你敢信,即便是到了节目录制完后的采访环节,那英依旧不在怕的。

一句“都说到这个岁数了,有啥说啥就完了”,可见她的直率和魄力。

“就喜欢直言直语的那英,点评很犀利。”

“她一直没变,《好声音》的时候就这样。”

别说观众了,就连央媒都发文为那英站台了!

官媒下场

11月10日下午六点多,《封面新闻》针对此事发文锐评。

大标题就是“当‘剧本’成综艺常态 请允许多点那英的‘活人感’”。

《封面新闻》也是“勇”,直言“综艺节目有剧本”已经是行业心照不宣的“秘密”。

就像不少恋爱综艺,在节目里故意设计情节,“炒CP”制造热点。

对于这种消费观众感情的行为,《封面新闻》觉得那英的坦率是戳破了“精心包装”。

而《封面新闻》接下来的发言,更是给娱乐圈释放了3大信号。

就像《封面新闻》所说,综艺要有“活人感”,真实很重要。

如果照着“剧本”演,观众大可以看电视剧,大家想看的是演员们真实的喜怒哀乐。

就像之前的《极限挑战》,“男人帮”真是火得一塌糊涂。

《极限挑战》有多真?真黄金、真车钥匙,房子都是真爆炸!

孙红雷张艺兴“抢箱子”风波、“小猪”扔车钥匙,黄磊的各种“神算子”名场面……

《极限挑战》堪称国内顶配真人秀综艺,那些经典的名场面,都是无法复制的。

就是因为“真实”,所以每次重温,都能让人感受到那份来自心底的快乐和震撼。

综艺《种地吧》,也是因为真实出圈

别说没有剧本了,连一个明星都没有。

可10个少年跟田地的故事,直到现在还有不少观众不厌其烦地观看。

《封面新闻》想表达的第2点是“保护年轻人的梦想”。

不像《明日之子》,选秀节目《青春有你》可是激励了不少怀有梦想的年轻人。

蔡徐坤一个个人训练生,没有公司,没有背景,硬是凭着实力杀出了一条血路。

如果所谓的“行业惯例”还是一直横行霸道,那“选秀再难出一个蔡徐坤”。

年轻人何谈梦想?何谈坚持?何谈出路?

最后一点,行业需要那英这样敢说真话的人。

当“被资本做了局”成为常态,综艺节目的口碑只会不升反降。

《封面新闻》表示,“活人感”是对综艺行业长久健康发展的捍卫。

希望以后的综艺节目会多一点真实,多一点公平!

结语

话题和流量从不是靠“剧本”获得,选手和嘉宾们的真情实感才是“流量密码”。

大家对此怎么看?您是不是也十分支持那英的做法?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