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71岁成龙去世?最新消息来了,一个信号说明状态,答案不言而喻

娱乐 2025-11-18 00:49:06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具体信息来源已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编辑 图图

“成龙因伤病并发症离世,享年71岁”。

2025年11月,一则消息刷屏全网。

悲伤的音乐配合成龙在病床上的照片,瞬间让不少网友直接“破防”。

这个从影60年、在银幕上摔了无数次的“功夫皇帝”。

难道真的要以这样的方式谢幕了?

AI造假,骗走了全网的眼泪

时间倒回11月10日凌晨。

一则标题为“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得主成龙病逝,享年71岁”的帖子。

在海外社交平台脸书上突然刷屏。

帖子里详细“描述”了成龙因“数十年拍摄动作戏积累的脊椎损伤和内脏衰竭”。

于11月9日晚在香港某医院去世,还附上了一张“实拍图”。

画面中,成龙躺在病床上,脸上戴着呼吸面罩,头发花白稀疏。

床边的监护仪显示着跳动的数值。

这套“图文并茂”的组合拳,瞬间击中了网友的情绪痛点。

要知道,成龙从影61年,拍过200多部电影,每一部都在用命拼。

《警察故事》里从五层楼高的灯柱滑下,浑身被玻璃划得鲜血淋漓。

《A计划》里从钟楼坠落,当场摔成脑震荡。

《十二生肖》里不用替身跳火山,膝盖被碎石磨得露出骨头。

这些刻在观众记忆里的“拼命瞬间”,让“伤病去世”的说法显得格外“可信”。

短短3小时,这则谣言就从外网蔓延到国内。

微博、抖音、小红书全被相关内容占领。

就在谣言愈演愈烈时,一些长期关注海外娱乐新闻的博主率先发现了不对劲。

他们在看到帖子后立刻核查信息。

发现所谓的“病逝医院”当天根本没有相关公告。

而那张病床照里的监护仪型号,居然是早已被淘汰的2010款设备。

他们当即截图辟谣,但辟谣的声音在谣言的洪流面前,显得格外微弱。

直到11月11日上午10点。

@成龙 微博账号准时更新。

没有长篇大论的澄清,只发了一张新电影的定档海报。

海报里的成龙眼神锐利,肌肉线条清晰可见,和网传的“病危形象”判若两人。

这条动态一发布,热度直接碾压之前的谣言词条。

网友们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耍了,评论区画风突变:

“造谣者能不能有点新意,每次都拿去世说事儿”。

至此,这场持续48小时的谣言闹剧,终于以造谣者的彻底翻车告终。

可虽说这次的谣言不攻自破了。

但围绕“成龙去世”这个词条的讨论却远没有停止。

翻看成龙的“被造谣史”,简直比他的电影剧情还离奇。

十年八次被“去世”:成龙的辟谣之战

“成龙又被去世了”,这句话现在已经成了网友们的调侃。

但对成龙和他的家人来说,每一次谣言都是一场精神暴击。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2024年3月的“白发危机”。

当时网上突然流出一组成龙白发白胡子的照片。

照片里的他弯腰驼背,神情憔悴,被配文“成龙身体垮掉,晚年凄凉”。

这组照片同样引发轩然大波,甚至有媒体引用“内部消息”称他“患上阿尔茨海默症”。

结果没过几天,成龙就亲自澄清:

“放心,我身体好得很!那些白发都是假发,是我新电影里的造型。

为了扮演一个隐居的老特工特意做的。”

而这次的“病逝谣言”,其实是2015年以来的“老套路翻新”。

2015年,成龙因拍摄《绝地逃亡》时腰部受伤住院治疗。

结果被造谣“脊椎断裂导致瘫痪”。

2018年,他去国外参加电影节,因倒时差显得疲惫,就被传“癌症晚期”。

2020年疫情期间,他捐款2000万支援武汉,却被别有用心的人造谣“因感染新冠去世”。

事实上,只要稍微关注一下成龙的近期动态,就会知道“身体不好”的说法有多离谱。

就在被造谣去世的前几天,他还出席了《捕风追影》的线上庆功会。

这部暑期档上映的电影,斩获了12.65亿票房,拿下第21届中美电影节“年度最佳金天使奖”。

豆瓣8.2、猫眼9.5的高分至今还挂在平台首页。

庆功会上,成龙全程站着发言20分钟。

还现场演示了电影里的经典格斗动作,思维清晰,动作敏捷。

11月14日,《捕风追影》上线爱奇艺,成龙特意发视频宣传。

视频里他穿着休闲装,和网友互动抽奖。

调侃自己“打戏拍了60年,现在拍高空戏还是不用替身”。

这些鲜活的动态,比任何辟谣声明都更有说服力。

从李连杰到韩红:明星被造谣,伤害从未停止

可怕的是,成龙的遭遇不是个例。

在娱乐圈,“被去世”“被重病”早已成了某些人造谣的“流量密码”。

和成龙同为“功夫巨星”的李连杰,更是谣言的长期受害者。

因为早年拍摄动作戏留下的伤病,加上患有甲亢。

李连杰近年来确实显得有些苍老,但这却成了造谣者的“素材库”。

2023年,一组李连杰坐着轮椅的照片被疯传。

配文“李连杰全身瘫痪,靠呼吸机维持生命”。

其实这张照片是他参加公益活动时,因腿部旧伤暂时坐轮椅休息的画面。

2023年,李连杰因病去世的谣言再次甚嚣尘上。

好友向太都忍不住发文质问:“你怎么又死了?”

面对这些谣言,李连杰本人也无奈了。

甚至直接破罐破摔,在镜头前开玩笑:能给人家提供点素材和流量也算功德一件了。

更让人心疼的是公益人韩红。

2024年8月,网络上突然疯传“韩红肝癌晚期,病危住院”的消息。

近百个虚假视频在各大平台扩散,甚至有人伪造了医院的诊断证明。

韩红80岁的母亲被谣言吓到崩溃,哭着给她打电话确认。

这份锥心之痛让一向坚强的韩红在社交平台泣诉:

“大家能不能疼疼我,不要再造谣了!”

同样被谣言反复纠缠的,还有“小品界泰斗”赵本山。

早在2013年清明节期间,就有消息称他在北京协和医院因心脏病死亡。

当时本山传媒不得不出面澄清。

赵本山本人也通过电话联系工作人员,以实际行动击破谣言。

到了2014年,谣言再度升级。

网络上开始流传“赵本山因心肌梗塞去世”的消息。

甚至还出现了精心伪造的新闻截图。

然而,这些“现场照片”其实是2009年赵本山住院时的旧图。

到了2025年7月,造谣者变本加厉。

不仅发布了题为“天堂走好,赵本山因抢救无效去世,葬礼现场曝光…”的动态。

还配上了清晰的“灵堂照”。

这张充满恶意的图片,仅用2小时就从地方论坛扩散到全国社交平台。

#赵本山去世#的词条一度冲上抖音热搜榜。

谣言爆发当天,不少网友带着“童年回忆”的滤镜转发悼念。

评论区瞬间被“赵老师一路走好”的留言淹没。

可事实上,所谓的灵堂照是网友恶意P的。

然而在这些人眼中的“玩笑”,对赵本山及其家人却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

除了赵本山,陈奕迅、刘晓庆也都是“被死亡”的对象。

扒出流量背后的产业链,多方共治打击网络谣言

明星死亡谣言为何屡禁不止?

这些谣言的背后,是一套成熟的“流量变现体系”。

钱江晚报曾深度报道过明星谣言的利益链。

造谣者往往是一些粉丝量较少的自媒体账号。

他们通过编造明星“生死”“健康”等敏感话题。

用“标题党”“惊悚图”吸引点击。

当帖子引发关注后,再通过广告分成、引流到私域等方式变现。

更恶劣的是,有些账号会“一鱼三吃”。

先发布谣言赚一波流量,再转载辟谣内容赚第二波。

最后发布“事件复盘”赚第三波。

而AI技术的普及,让这套流程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以前造谣要找相似照片PS,现在输入关键词就能生成“量身定制”的假图,迷惑性翻番。

而一条明星死亡谣言的点击量能轻松破10万,带来的广告收益可达数千元。

这种“低投入高回报”让很多人铤而走险。

但好在,面对日益猖獗的网络谣言。

社会各界正在积极应对,形成治理合力。

相信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类似的谣言一定会越来越少。

最后,我们期待监管部门加大打击力度,让造谣者付出沉重代价。

期待平台完善审核机制,用技术对抗技术,把AI造假谣言扼杀在萌芽状态。

期待每一个网友都能保持理性,不做谣言的传播者,只做真相的守护者。

更期待成龙大哥能够远离纷扰,健康长寿,给我们带来更多更好看的作品!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