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生导演奖”简称“学生导演奖”,一直以弘扬我校育人传统、倡导人文精神、鼓励艺术创新、强调社会价值为评奖原则,表彰奖励导演各专业学生在毕业创作中的优秀作品。
“学生导演奖”采取“多轨制”评选,设【特邀评委会】、【剪辑奖评委会】、【非虚构单元评委会】、【金羽奖评委会】、【导演系教师评委会】以及【产业前沿评选】,分别评选出不同奖项。
第十四届“学生导演奖”将于2025年11月19日至11月27日举办,主题为“回响”。
本届【特邀评委会】由田壮壮担任主席,评委会成员包括:马可·穆勒(Marco Müller)、黄文英、薛晓路、郭晓东、曾剑、龙筱竹。【最佳剪辑奖评委会】由刘淼淼、周肖林、封山育林组成。【非虚构单元评委会】由赵亮、朱靖江、范俭组成。【金羽奖评委会】由郝为、高朋、刘懿增组成。
特 邀 评 委 会



特邀评委会主席
Invited Jury President

田壮壮 导演、监制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78级)。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前系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其导演作品曾获第5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圣马可最佳影片奖,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提及奖,第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奖等。还曾获得第1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杰出贡献导演等奖项。主要导演作品:电影《猎场扎撒》《盗马贼》《小城之春》《吴清源》《狼灾记》《茶马古道·德拉姆》《鸟鸣嘤嘤》等。
特邀评委会成员
Invited Jury Members

马可·穆勒(Marco Müller)
国际电影节艺术总监、电影学者
自1978年起开始从事电影节策划工作,被誉为将中国电影推向世界的第一人。1981年至1995年,担任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顾问。1981年在都灵组织创办“电的影子”(Electric Shadows)电影节并担任总监。其后,先后担任佩萨罗(1982-1989)、鹿特丹(1989-1991)和洛迦诺(1992-2000)国际电影节总监。2004年到2011年,担任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总监。2012年到2014年,担任罗马国际电影节总监。2015年,出任北京国际电影节正式评选单元的首席顾问及官方选择片单负责人。2016年,创办第一届澳门国际电影展暨颁奖典礼。2017年,与贾樟柯导演一同创办平遥国际电影展并担任艺术总监(2017-2020)。2023年,在澳门创办亚欧青年电影展并担任电影节总监。他还是一名国际著名电影学者,出版过多部电影著作,并为世界最重要的电影刊物撰写文章,现任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特聘教授和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艺术总监。他曾独立或联合制作过20余部电影作品,其中多部作品获得国际奖项认可。他提携青年导演,担任过多部处女作艺术顾问和监制,作品斩获国际电影节重要奖项。因对中国电影做出的卓越贡献,他还曾荣获中国国务院颁发的”友好贡献奖”, 上海市”白玉兰奖”及其它重要文化奖项。

黄文英 艺术指导、造型设计
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戏剧制作专业,后获卡内基梅隆大学艺术硕士学位。随后投身纽约百老汇剧场,从事服装与舞台设计。受侯孝贤导演邀请返台参与制作电影《好男好女》,自此踏上电影创作之路。从瑰丽恢宏的唐代盛世到躁动迷茫的千禧世代,她以写实为底蕴,再现文本的幽微意境,凭借《海上花》《刺客聂隐娘》分别荣获最佳美术设计与造型设计奖、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美术设计。此外,她受邀参与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史诗巨作《沉默》担任美术指导。2018年,凭借《最好的时光》《沉默》获选为美国奥斯卡影艺学院会员。

薛晓路 导演、编剧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1989级本科、1993级硕士),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主要编剧和导演作品有:《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在不安的世界安静地活》《秋雨》《和你在一起》《海洋天堂》《北京遇上西雅图》《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我和我的祖国》《吹哨人》《穿过寒冬拥抱你》《我会好好的》等。作品获得多个国内外重要电影奖项。

郭晓东 演员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1996级)。2003年,主演电影《暖》获第1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2004年,凭借该作品获得第10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主角提名。2014年,主演电影《推拿》入围第 64 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2021年,主演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获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2025 年,凭借电视剧《小巷人家》提名第30届白玉兰最佳男配角奖, 并荣获第2届金熊猫奖最佳男配角奖。电视剧主要代表作品包括《新结婚时代》《大校的女儿》《小巷人家》等。

曾剑 摄影指导、剪辑指导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1997级)。毕业后负责《春风沉醉的夜晚》《浮城谜事》《兰心大剧院》等作品的摄影或剪辑工作。2014年,摄影代表作《推拿》获得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银熊奖等多项殊荣。2015年,他凭借《西藏天空》斩获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另有作品:《观音山》《万物生长》《一出好戏》《断·桥》《逆行人生》等。曾担任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评委、FIRST训练营导师评委等职。

龙筱竹 声音指导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1993级)。曾获第11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年度录音师。并多次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录音提名。主要作品:电影《好东西》《里斯本丸沉没》《从21世纪安全撤离》《暴雪将至》《神探亨特张》《师父》《绣春刀》《青红》等。
剪辑奖
评委会

剪辑奖评委会成员
Jury Members of Editing

刘淼淼 剪辑指导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剪辑专业干修班(1987级)。代表作品:《人间正道是沧桑》《圣天门口》《雍正王朝》《汉武大帝》《走向共和》等。作品荣获第20届、第22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第17届、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第16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个人荣获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剪辑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剪辑奖、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导演、香港金紫荆奖优秀剪辑提名。2009年,获推动新中国电影发展剪辑突出贡献奖。

周肖林 剪辑指导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剪辑方向(2008级本科、2012级硕士)。2024年,凭借电影《孤注一掷》获得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剪辑。2017年,凭借电影《七月与安生》获得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剪辑提名、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剪接提名。2019年,凭借电影《影》获得第13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剪辑提名,2020年,凭借电影《受益人》获得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剪辑提名。其他代表作品:《抓娃娃》《热辣滚烫》《四个春天》等。

封山育林 剪辑指导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剪辑方向(2012级)。代表作品:《兰心大剧院》《从21世纪安全撤离》《这周五的游乐场》《欢迎来到我身边》《夏坠》《淬火年代》《浪浪山小妖怪》等。
非虚构单元
评委会

非虚构单元评委会成员
Jury Members of Nonfiction Section

赵亮 纪录片导演
199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1993年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习。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关注社会底层与人性,在戛纳、威尼斯、柏林等国际顶级电影节屡获殊荣。代表作《告别圆明园》《纸飞机》《在一起》《悲兮魔兽》《无去来处》等。其中,《悲兮魔兽》入围第72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获得绿色水滴环保奖及天主教文化奖,是中国纪录片第一次入围三大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无去来处》首映第7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得第26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最佳国际纪录片奖、第19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最佳中外合制纪录片奖。

朱靖江 学者、纪录片导演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96级硕士),北京大学人类学博士研究生。现任中央民族大学影视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和新闻与传播学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民族影视与非遗影像专委会副主任,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副会长。出版《田野灵光》《民族志纪录片创作》《在野与守望》《中国影像民族志史论》等专著,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电影艺术》等期刊发表论文八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民族志电影史》与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影像中的人类学》。曾参与创办中国电影频道《世界电影之旅》栏目与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双年展。近年拍摄《七圣庙》《冬牧场》《和光同尘:拉萨寺院的壁画与唐卡》等民族志电影。

范俭 纪录片导演、作家
毕业于武汉大学(本科)、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2003级硕士),现居重庆,从事纪录片创作逾二十年。作品《她在四月跳舞》入围第37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第19届FIRST青年电影展。作品前身《摇摇晃晃的人间》获得第29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纪录长片评委会大奖等多个国际奖项,并提名第20届上海电影节金爵奖最佳纪录片。他的作品《吾土》入围第66届柏林电影节。另有取材自汶川地震失独家庭十二年经历的作品《两个星球》于2021年在纽约纪录片电影节获奖。个人曾于2018年获邀成为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会员,参与奥斯卡纪录片评选工作。2024年,范俭的第一部非虚构著作《人间明暗》出版发行。
金羽奖
评委会

金羽奖评委会成员
Jury Members of The Golden Plume Awards

郝为 制片人、经纪人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1989级)。1999年创立君为传播集团。中国流行乐坛十年成就获得者。中国首批专业经纪人。担任电影制片人的代表作有:电影《失恋33天》《陆垚知马俐》《非凡任务》《不成问题的问题》等。

高朋 导演、编剧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2003级)。最初以广告导演的身份开始导演创作工作,并执导过多部剧集作品。电影《老枪》是其院线长片首作,获东京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青年导演奖、中国视频榜年度电影编剧、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2024年担任第八届平遥影展青年评审。

刘懿增 摄影指导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2005级本科、2009级硕士)。作品有:《匿杀》《浪浪人生》《我的阿勒泰》《热搜》《我和我的祖国-夺冠》《囧妈》《幕后玩家》等。曾于2025年获第三十届白玉兰奖最佳摄影奖,2020年获北京电影学院第二届学院奖最佳电影摄影奖,2010年获美国柯达摄影奖亚太区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撰稿 | 高永恺
图片 | 李 瑾
编辑 | 盛 开
审核 | 徐敏华 毛小睿 吴海伊 秦宗鹏 高永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