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真的赢疯了,罗云熙的古装含金量还在上升。
《水龙吟》全网有效播放直接破13亿,卫视黄金档收视榜反复登顶。
更绝的是海外,泰国上线首日观看破10万直接登顶,国外中剧榜断层第一。

戏里唐俪辞危局兜底,戏外罗云熙直接抬剧起飞。
演技、剧情、特效全被路人夸疯,这双抗体质也太能打了!

内娱古装的平均线,又被他拉高了一个档次!
这也太争气了,这部《水龙吟》开播
才几天啊,播放量就破亿了。
越南粉丝甚至直接组团包场看剧——
这热度高得离谱,称得上是现象级大爆剧了。

不过罗云熙的妆造和人设却被扒得底朝天。
有人觉得罗云熙太瘦像鬼魅很合适,有人吐槽浓妆艳抹像走秀。
但毕竟成绩摆在那里,有不一样的声音很正常。
话说回来,这热搜一出,全网炸锅了。

罗云熙从《香蜜》里的润玉,到《长月烬明》的澹台烬,再到如今的唐俪辞。
他演的角色总爱带点“美强惨”的调调。

可这次《水龙吟》里,他那黑白长发的造型,硬是把人从仙侠拽进了玄侠江湖。
这剧一上线就力压同期《暗河传》。
每一帧都可以做成壁纸,打戏利落得像真刀真枪。
这不光是流量堆出来的事儿。

破圈的热度背后,是制作团队对品质的执着追求。
不得不说内娱古装圈这些年真是让观众审美疲劳了,动不动就仙气飘飘的滤镜堆一起。
这次罗云熙的破碎感造型,配上剧里那灭门血案的开局。
硬是吊起了观众的胃口。

不过这拉平均线到底是真事儿,还是粉丝自嗨?
咱们接着往下扒扒看。
记得前两年,古装剧里男主一个个儿跟复制粘贴似的。

都是一身白,好看也不能老是这么穿啊。
这就算了,剧情还总爱绕着宿命虐恋转圈圈,看多了就腻歪。
结果《水龙吟》一出,罗云熙这白发造型直接把人看呆了。

银丝散在肩头,配上那双漂亮眼睛,袍子一甩,活脱脱从敦煌壁画里蹦出来的狐龙混血儿。
热搜上网友直呼拉平均线,不是白说的。
这剧的服化道,融了三星堆饕餮纹和苏绣非遗,单套服装据说破六位数。

这真是下血本了。
再说罗云熙饰演的
唐俪辞,这个角色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侠。
他更像一柄裹着锦绣、藏着裂痕的孤剑。
唐俪辞从异境而来,机敏过人、武功盖世,被昔日好友构陷后卷入江湖纷争。
罗云熙演出了唐俪辞骨子里的易碎的精致。

他咳血时按住胸口的指节会泛白。
他眼底偶尔闪过的疲惫会让睫毛垂得更重。
这种脆弱的反差,被他用细微的肢体语言揉得恰到好处。
更绝的是他对疯魔与清醒的平衡。

唐俪辞的疯,不是狂乱的嘶吼,而是平静下的偏执。
当他为了查明真相不惜把自身作为诱饵设局时,眼神里没有犹豫。
只有一种近乎献祭的决绝。

罗云熙把唐俪辞演成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孤勇者。
恰到好处地让这个角色的悲剧感有了重量。
更有意思的是,这种好制作罗云熙也不是头一回了。
回想《长月烬明》开播,一人演三个角色。

当时也争议炸锅,有人说妆太浓像美妆博主,结果播放破亿。
而且他还拿了白玉兰提名。
《香蜜》里润玉也是,播出时粉丝哭着说心疼男二。
因为角色塑造得很好,最终他凭借这个圈粉千万。

说起来挺有意思,罗云熙在古装剧和现代剧中的表现,常常能引起很多争论。
他的古装造型一直被赞为“天选古装男神”,是扛把子的存在。
从《香蜜沉沉烬如霜》中的润玉,到《长月烬明》中的澹台烬。

每次古装亮相都能让人眼前一亮,引发热议。
但是在现代剧中,他的造型却经常被人拿来和古装造型对比。
说实话,确实古装剧才是他的舒适区。
有观众发现,他在《良言写意》中的金丝眼镜造型。
虽然也很帅,但把他原本的灵气都遮住了。

这可能也和他的脸型和气质有关。
罗云熙的脸型很端正,可塑性很强,画得硬朗也可以,朴素也可以,自然也可以。
只是古装造型更能突出他眉眼间的古典气质。

而且这次《水龙吟》的造型团队显然下了功夫。
妆造团队要做的就是按照角色给他加分,给他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
说到妆造,这绝对是这部剧的点睛之笔。

他们给罗云熙设计了六种不同的头套,加入了卷发,还使用中国水墨画风格。
光是头发就花了一个月时间采购、漂染。
最出圈的银发造型,就是把白、灰、黑三种颜色调进去,能在阳光下产生更多层次感。

为了区别于传统武侠,他们决定以华夏文明代表性元素给整体的造型设计定调。
不仅仅是这些,他们还给唐俪辞设计了不同副本的服装。
这些精心设计的背后,是团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运用。
这不成功都难啊。

而且这部剧的成功不仅仅靠罗云熙一个人,其他角色也很重要。
肖顺尧饰演的沈郎魂,是唐俪辞从落魄的十三楼以重金雇来的保镖兼伙伴。

他武艺高强、冷静果敢,与唐俪辞之间有着惺惺相惜的微妙默契。
敖子逸饰演的池云,是唐俪辞赎来的书僮,身手敏捷、轻功出众。
他看着有点憨憨的,但很率真可爱。

包上恩饰演的钟春髻,是中原剑会的侠女,天生具侠义之心,个性刚烈倔强不服输。

每个角色在剧中都不是陪衬,都有推动故事走向的关键力量。
不得不说,罗云熙这次又给内娱古装剧立了新标杆。
不知道有多少人上头了。
这也恰好说明,观众从来不会辜负真诚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