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狂野时代》被恶意抹黑!影院极限打压,给《疯狂动物城2》让路

娱乐 2025-11-25 18:47:13

11月25日,即将启动零点场的《疯狂动物城2》,以2%的排片拿到票房日冠军,成功超越刚刚上映4天的《狂野时代》,而11月26日正式上映后,预估排片占比高达65.2%,票房占比更是达到恐怖的93.4%,这是压倒性的胜利、是不给国产电影一点活路,应该也是《阿凡达》之后,国产电影输的最惨、胜负最悬殊的一次。

不能否认,《疯狂动物城2》确实强,这是低迷多年的迪士尼时隔九年祭出的“王炸”,前作2016年上映,豆瓣评分高达9.3,口碑实在太好了,15.38亿的票房佳绩也给了影院经理很多信心,预判续集会非常卖座。

还有很关键的一点,《狂野时代》上映4天,影院经理们逐渐失去信心、大幅压缩排片,哪怕这部电影各项数据都不算差。

而这一切背后的核心原因,是《狂野时代》在持续的被营销号围攻、被黑、被泼脏水,幕后黑手自然是有利益冲突的对家,试图打压《狂野时代》,降低排片、用舆论影响上座率,现在看来,他们成功了。

这种推测有实实在在、明摆着的证据。

截至发稿,《狂野时代》累计票房1.36亿,累计观影人次385.9万。易烊千玺微博有超过9000万粉丝,我不知道购票转化率有多少,但我相信第一时间购票的大部分观众,都是主演粉丝或喜欢文艺片的影迷。

电影上映之初,就有营销号拿“网售票房占比”说事儿,《狂野时代》11月22日上映首日网售占比75.4%,第二天和第三天占比降至57.6%和48.3%,用来证明普通网购票的观众不多,很大一部分票房来自粉丝包场。

观众就这么一点,如果说大部分来自粉丝,还有一部分来自影迷,那这么多且持续的差评是怎么来的?

和上一部《地球最后的夜晚》不同,这次观众看《狂野时代》不会和预期有落差,毕竟毕赣导演前作打底,加上平台“明牌”给电影冠以“艺术电影”四个字,影片的风格和气质早有预期,那么那些差评是怎么来的?

以及,从上映首日开始,轮番出现的黑热搜就没断过。截至发稿“狂野时代 退票”还挂在热搜上。这个话题很歹毒,等于给影院经理打预防针——要小心给《狂野时代》排片,退票太多,排了得不偿失。

但点进热搜话题,没有一条用数据证明《狂野时代》退票率高的内容,甚至有关退票的内容都几乎没有,前排几套都是精心制作的视频,内容为电影的负面内容。而下面评论区,则是齐刷刷的一排金V,仿佛AI般的回复在给内容上热度,目的,就是要把负面话题送上热搜,而且还要推向高位。

找营销号打差评-人为操作刷数据-花钱上热搜,一连串的操作不要太明显!

这么做的结果,就是《狂野时代》的排片和票房占比逐步走低。

这两项数据的高低,其实取决于影院排片。正常来说,影院会比较排片和票房占比,以及电影上座率来动态调整次日排片。这些数据《狂野时代》一直都很好,看了下11月22日上映首日到11月25日四天的数据,排片占比从31.4%逐渐降至26.2%,但票房占比始终高于排片占比,甚至11月24日,更是用27.6%的排片拿下41.1%的票房!

但即便这样,影院还是继续降低11月25日的排片,理论上,这一天的排片应该增加才对。

而到了11月26日,前文也提到了,《疯狂动物城2》的排片占比高达65%,《狂野时代》被猛烈压缩到只有9.6%,这不是科学、理性排片该给出的数字,原因很简单:

影院经理们受《狂野时代》持续差评影响,有点“应激”了,将宝都押给了《疯狂动物城2》,对《狂野时代》失去信心、弃如敝履。

很遗憾,竞争对手得逞了、对《狂野时代》的抹黑和打压成功了。导致预售就已经过亿的《狂野时代》,目前预测总票房才2亿出头,这真的很不应该,要知道前年制作要降几级的《河边的错误》都卖了3.09亿,《狂野时代》的预测票房,和电影的品质、制作体量严重不符。

最后还是尽我所能的呼吁一下,《狂野时代》是艺术片不假,但电影结构清晰、主题明确、故事没那么难懂,没有恶意抹黑的营销号们说的那么不堪,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艺术电影;

至于影院经理们,进口片一年的数量有限,好莱坞一直在走下坡路,救市和日常给影院“喂饭”靠的还是国产电影,《狂野时代》各项数据都不差,真的不至于把事情做的这么绝、把场面搞得这么难看。像毕赣这样的导演、《狂野时代》这样的艺术片一只手都能数过来,多给机会,且排且珍惜吧!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一品科技易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