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云儿
电影《张思德》《云水谣》《铁人》是导演尹力的“主旋律三部曲”,接连三部电影的成功也让他在业内享有“主旋律,找尹力”的美誉。
尹力拍摄主旋律作品,不喊口号不说教,而是从人物出发,以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提炼平凡生活的本质,奏响时代与人性的颂歌。在他看来,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对人物的理解应贯穿一位导演的生命始终。永远保持创作时的纯净和执着,是每个电影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尹力(右)在电影《云水谣》拍摄现场。(资料照片)
电影《张思德》的主演吴军(左)、唐国强对戏。(资料照片)
“倒计时”拍摄与“旋风式”采风
2004年,尹力47岁。当时的他,电影握有经典儿童片《我的九月》,电视剧又拍出了轰动一时的《无悔追踪》,正是年富力强的创作黄金期。
这一年的3月12日,时任北京市第十届政协副主席、以“金牌策划”闻名影视界的张和平找到尹力,说恰逢《为人民服务》发表60周年,能否拍摄一部关于张思德的电影?尹力想了几秒钟,回答“应该可以”。没想到张和平接着提出,《为人民服务》发表于9月8日,电影最好在那一天上映,作为电影人为新中国成立55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剧本没有,团队没有,资金没有,怎么保证用六个月时间,完成作品从策划、酝酿、拍摄、后期到全国公映?”尹力的第一反应是,这不可能。但对导演来说,创作就是完成“不可能的奇迹”。
《张思德》以“倒计时”的方式制定了创作计划,根据上映日期倒推开关机时间,而当时,剧本还一个字都没有。申报立项时,内容仅有“毛泽东,张思德,为人民服务”11个字,这在中国电影史上几乎没有先例。
《张思德》采用非常规运作手法,边酝酿,边筹备,边创作。
2004年4月3日,尹力带着编剧刘恒等主创赶赴陕北,开启“旋风式”采风。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考察枣院、杨家岭、凤凰山、南泥湾等毛泽东当年在延安的革命环境,很快让他们进入剧本创作的状态。
延安的新市场曾经是陕甘宁边区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和财政金融中心。电影《张思德》拍摄时,这里已变为一条热闹繁华的旅游商业街。有天晚上,尹力和制片主任在一家餐厅边吃夜宵边聊工作,一位年轻的女老板过来问:“瞧你们讲话,像拍电影的?”尹力点头。“什么电影?”“《张思德》。”“哦,古装戏!”年轻人不识张思德,让尹力觉得既意外又感到心里很不是滋味。
当时,一些主旋律影视作品缺乏深入人心的力量。尹力和刘恒决定做出一些改变和突破。影片讲的是张思德和毛泽东,一位是小战士,一位是领袖,他们想把角色放到现实生活中,有“毛茸茸的生活质感”。
采风过程中,尹力曾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看过当年延安电影团吴印咸、徐肖冰等前辈拍摄的纪录片。他觉得那些黑白影像虽然粗粝,画面上还有很多划痕,但真实的质感分外动人,他决定用黑白胶片拍摄《张思德》。“虽然时间特别紧,我们还是从美国柯达公司定制了一批黑白胶片,和《辛德勒名单》用的是同一种。每批胶片拍完后空运到北京,不出机场直接发到悉尼,在那儿洗完后再拿回来。”尹力说,最后出来的画面跟绸缎一样,瞬间把人带回那个年代。
让要表现的人物生出根
提起延安,最先想起的就是宝塔山、延河水,但尹力反其道而行之,不拍这些符号性地标。电影开机后的第一个星期,他没拍剧本中的一个字,而是拍大练兵、识字比赛、纺线比赛、沿着延河边跳芭蕾舞……尹力觉得,这些场景或许和电影主题没有直接关系,但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的氛围,让要表现的人物生了根。
“为什么延安当时成为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纷纷向往的革命圣地?为什么短短几年后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新中国?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像张思德一样的人。他是一个普通人,就像清凉山上的一棵小草一样,但恰恰就是这样的人,支撑了我们的事业。”尹力说。
谁来饰演张思德,尹力第一时间想到了吴军。“我觉得他的形象放在人堆里不扎眼,符合张思德一个普通基层小战士的形象。”尹力把吴军约来见面,没想到当时的吴军胖得让他瞠目结舌:“哪儿像个小战士?”尹力给吴军下了突击式减肥的命令,吴军每天只吃两个比乒乓球大一点的苹果,喝杯酸奶,抱着枪在太阳底下晒,然后就是没完没了地奔跑。“奔跑是编剧刘恒赋予张思德的外化行为。他是一个讷于言、敏于行的人,话很少,但永远在行动,永远在奔跑。”
吴军一个月减掉17斤,成功拿下了张思德这一角色,付出的代价是有点抑郁。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尹力想拍张思德回眸一笑,代表千千万万朴实的中国人形象。结果拍了好几次都不理想,吴军苦着脸说:“导演,我真的不会笑。不是我不想演,是生理上笑不出来。”后来影片已经在做后期,尹力对这个镜头还是不甘心,又到昌平农村重拍,用光了整整两本胶片。《张思德》上映后,吴军凭借这次表演拿下了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和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
力排众议让吴刚饰演“铁人”
《张思德》上映后,不仅摘得百花奖、华表奖、金鸡奖的多项大奖,其深沉内敛、洗尽铅华的风格更是突破了主旋律电影的创作范式,成为这类影片的经典代表。不过,还没来得及咀嚼成功的滋味,尹力就已马不停蹄地投入《云水谣》的创作。
《云水谣》通过一个绵延数十年的爱情故事,表现海峡两岸大陆与台湾同胞血浓于水的真情。在尹力看来,爱情是影片载体,不是小情小调、小欢小爱,而是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下传递浓烈的家国情怀。
拍《张思德》时,因为要赶进度,尹力每天都要工作十八个小时以上,高血压和睡眠不足让他整天头昏脑涨。到了《云水谣》,还要加上高原反应和发烧。为了抑制病痛,尹力吃了很多药,结果引发中毒。当时,他每天都提醒自己,千万别电影没拍完就倒下了。尽管如此,尹力仍然觉得,当作品完成,观众走进影院,在一片黑暗中被故事吸引、被情感打动,这就是电影的魅力,“没有什么工作比电影创作更美丽。”
到了2009年的《铁人》,尹力选择用两代石油工人的对话向“铁人精神”致敬,并力排众议启用吴刚饰演王进喜。
“当时,片方、广电总局都希望找李幼斌、尤勇这样的硬汉演员来演,我盯上吴刚,一是想找一个观众不太熟的演员,避免观众出戏,另外他还得在短期内学会陕西话,吴刚在北京人艺拥有大量舞台经验,我看中的就是这点。”尹力回忆,“最后给吴刚造型,让他穿上羊皮袄,戴上毡绒帽,把脸画黑,但还不是我想象的。我让化妆把筛过的土往他脸上吹,再画个眉毛,粗粝感有了。但是一张嘴,牙不行,还得把牙缝画黑。后来摄影师又觉得他眼神光不亮,又给他配了几套美瞳,日光下、灯光下、夜景都不一样。”
如此精心的设计,加上吴刚的实力派演技,让一位充满智慧、拥有坚定信仰的“铁人”就此诞生。这部作品让吴刚获得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也在大银幕上树立起新中国第一代石油工人的典型形象。
人物寄语
20年过去,《张思德》已经成为一部老电影,但仍然有很多观众被它感动。张思德这样的人,他善良、谦和、利他的宝贵品德和人性光芒在当下具有重要意义。 ——尹力
扫码观看专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