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影视剧创作,怕的是让内容屈就于形式

娱乐 2024-09-15 12:08:54

大年初一电影《无名》一上映我就去看了。很意外,《无名》的宣发跟电影本身非常不一致,网上的评价也两极分化。

当时我正在某平台做一个《揭幕<无名>太平洋战争始末》的系列节目,所以不方便评论,现在时间过去这么久了,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了。

《无名》有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它的艺术表现形式跟题材不匹配。

如果说《无名》讲的是一个架空的碟中谍、无间道故事,那么我认为,程耳导演的艺术手法是很有想象力的。因为它能够充分展现一种“无尽的循环”,不断地潜伏,不断地伪装,不知道哪个才是真实的自己。事实上电影《无间道Ⅲ》就有过类似的手法。

但问题是《无名》讲的是抗日战争,抗战的时间是线性的,不是循环的,它是一个从失败走向胜利、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故事。电影当中涉及到的几个时间点1938年、1941年、1944年、1945年,每一个都必须展现出它特殊的时代背景。

而《无名》的艺术手法跟这个要求是矛盾的。程耳导演拿这种形式去展现抗战,就容易造成一些明显的硬伤。

故事的主线是黄磊叛变,但问题是黄磊的叛变是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谁都知道日寇是“兔子尾巴长不了”了,汪伪政权的人自己都在找退路,黄磊脑子进屎了,这个时候叛变?

也不是不行,但是你必须交代清楚,黄磊为什么叛变,不能仅仅说我是一个懦弱的人,所以我要叛变。这个是说不通的。

再比方说,梁朝伟私下放了重庆女特务江疏影,作为回报,江疏影给了他一份《日本在华要员名单》。时间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

然而中共地下党却根据这份名单,杀了1945年才来中国刷履历的日本公爵。这是不是一个严重的硬伤?

会出现这些问题,说明创作团队对于1938年、1941年、1944年、1945年这几个时间点是不大敏感的。电影特殊的艺术形式或表现手法,反而把这几个时间点所应该发生的事情给搞乱了。

我们说,艺术形式应该符合内容的要求,而不是反过来,让内容屈就于形式。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5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