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线相交与三“成”把握,《青春之城》的年轻态创作密码

娱乐 2024-07-07 19:08:24

文 | 謂風

都市励志剧一直是影视行业的热门创作题材,主人公在夹缝中求生、在逆境中突破,追逐梦想的过程与观众达成情感共鸣,形成了“镜中我”的效果,不断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但如何将豪言化为实践,将热血青春淋漓尽致地展现是对这类剧最大的考验。

近日,在CCTV-1热映并于腾讯视频、爱奇艺同步播出的《青春之城》采用四条故事线,将“城-诚-成”融为一体,并将视角聚焦于电力、科技等前沿领域,彰显年轻态话语的同时,也展现出都市励志剧自身的变革可能。

四线相交

绘一张鹏城青年拼搏图

城市发展与个人奋斗是都市励志剧的核心命题。此类剧集选取的主人公既要集普适性与典型性于一身,成为观众的缩影,同时,故事不单单要紧扣励志奋斗主题,还需将繁琐的拼搏过程去粗取精,呈现出跌宕起伏的情节变化,并且,个人奋斗需与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相交融,这些都对都市励志剧的叙事产生考验。

而《青春之城》设置了四条主线,将老中青三代人、电力、人工智能、政府职能部门等各群体融为一体,描摹奋斗征途的同时,反映出人与时代、与社会、与城市的相互成就。

导演表示:“我们力图通过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不同产业的四组人物代表来讲述十八大后深圳奇迹创造者的故事,刻画一批敢为人先的时代青年群像,展现出一个浪漫又诗意的城市印象。”

第一条线中的夏末是第一批到鹏城的拓荒者代表,开创了澳雳公司,从最开始的电池代加工做起,逐步转型做成电力新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她不顾股东的反对,坚持与海归博士聂锌从事变压器的自主研发,力求掌握科技自主权。

与夏末和聂博士相同,方远舰与两个小伙伴创立的公司看似如鱼得水,但同样面临着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在梦想与外界技术限制的双重驱动下,他组建骑士联盟研发人形双足机器人,但在经济的压力下,不断在困境中挣扎。

夏末与方远舰是中青年转型奋斗者的代表,他们在各自领域风生水起,但仍有着不甘的旧梦促使他们走出舒适圈,开启全新的逐梦之旅。而孟梦、卓烨是青年追梦者的代表,孟梦家中拥有澳门百年金店,算得上行业翘楚;卓烨是鹏城的房二代,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包租公,家境殷实。

孟梦和卓烨二人都想摆脱父母的荫庇,闯出自己的一片天。但二人也稍有不同,孟梦已经有向往的行业并在为了目标不断奋进,而卓烨在众多的机遇面前较为迷茫,他在各行各业尝试,但还没找到自身的归途。卓烨和孟梦两个人形成了对照组,一个为梦想一往无前,另一个在社会中不断尝试、寻找热爱。相仿的年龄,不同的经历与选择,也是大部分刚踏入社会的青年奋斗者的缩影。

最后一条线是蒋楠楠和崔江北夫妻这条线。蒋楠楠所在的企服办为辖区内的企业提供帮助,崔江北就职的科创委为企业人才打造平台提供资金帮扶,正是这条线使夏末、方远舰、孟梦和卓烨几个看似不相交的个体、不相干的行业交汇在一处,彼此作用、相互共鸣。

夏末创立的澳雳公司处于蒋楠楠的工作辖区之中,蒋楠楠主动帮助其调查社会上的负面舆论,并将公司的财务危机上报给科创委,帮助其缓解经济压力,走出濒临破产的困境。

崔江北所在的科创委不但给予了夏末、方远舰资金上的帮助,同时助力二人达成合作关系,使两条平行线产生交集。后续,科创委和企服办共同打造的粤港澳人才孵化基地,吸引了孟梦这个澳门青年的兴趣。在崔蒋夫妻的这条线下,四条线彼此产生关联,个人、城市、社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绘制了一幅鹏城青年的拼搏图。

同时,蒋楠楠和崔江北的这条线,也因为其夫妻关系给都市励志剧中着重表现的艰难困苦的奋进精神增添了一些生活化和幽默性的中和调味剂。

崔江北和蒋楠楠二人虎妈猫爸的设定在剧中以极具生活化的桥段呈现,如第14集中,给孩子检查作业的工作被当成皮球从爸爸踢到妈妈,再到爷爷和外公,最后崔江北屈于妻子的威慑力,停下手中的工作优先照顾孩子;再比如爷爷和外公教小朋友说普通话,但蒋楠楠认为自己的口音才最标准,结果一开口她带着口音的普通话引得哄堂大笑。这些情节中和了剧中人物为梦想忙于奔命的紧张感,舒缓了叙事节奏,为都市励志剧增添了一丝生活气息,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青春之城》的四条故事线并列表现、分头叙述,相互穿插。并且,四条线处于相同的节奏和情绪之中,在同一时间段内四个故事中的人物同时经历不同的磨难,寻求突破逆境的方式,短暂获得喘息,再次分别陷入困境之中,循环往复。在纷杂的故事中,这种“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形式厘清了故事脉络,交错的表现形式深化了主题,更加全面地展现出主人公追梦奋斗的全过程。

脱下“霸总”的外套

织一席终将成功的不老梦

有着腰缠万贯的身价、翻云覆雨的能力,再搭配一段甜蜜的爱情,职场情场双丰收的“老总”似乎已经成为都市剧中的主要人物。一方面,主人公历经磨难,最后取得成功并抱得美人归的励志故事的确符合观众的心理预期;但另一方面,其身份地位的设置也可能出现“金手指”情况,使问题过于顺利解决,削弱了奋斗过程的艰辛。同时,较大的社会地位差异也将使主人公与观众离心,难以形成思想和情绪上的同频共振。

对于都市励志剧而言,一个尽如人意的结局固然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但更重要的在于对曲折奋斗过程的描写。《青春之城》中的主人公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从神坛跌落成凡人”,开启全新的奋斗故事。对于夏总(夏末)和方总(方远舰)而言,“总”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身份称谓,而是一个程度副词,寓意着“总”有麻烦。

故事开始即交代了经济危机的时代大背景,夏末所在的澳雳正处于资金短缺的困境,濒临破产。企业转型、断尾求生、分道扬镳,股东们各怀心思,希望终止研发,但夏末认为只有掌握前沿核心技术才能不受制于人,企业才能起死回生。

同样,方远舰三人组建的公司也反对其研发人形双足机器人,认为他的梦想是幻想,仅支付了一小笔费用供其“玩乐”。然而,三人的公司被海外公司终止了合作,又因提前垫付款项的不当举措走向破产。

夏末和方远舰二人,既承担着他人否定的目光、经受心理压力,同时,金钱方面也受到重重阻碍。澳雳公司顺利转型后,夏末尝试加大研发力度,探究更多核心技术,却遭到股东们的一致反对,承诺给魏教授的实验室也因为经济压力并未落实。方远舰的机器人研发之路像一个钞票焚烧炉,他变卖了车子、房产,取出所有存款甚至去贷款,但只能支付高昂研发费用的冰山一角,从未走出过经济困境,还因为陆路意外签订的霸王条款赔了一大笔钱,处境雪上加霜。

《青春之城》将主人公一直放置在路上,设置了经济压力、心理压力、情感压力等多重障碍,将主人公的奋斗血泪史毫无保留地展现给观众,而这些压力正是刚踏入职场的青年们同样面临的困境,这种成长故事自身就是最好的情感催化剂,使观众形成意识上的认同,达成情感上的共鸣。

这种与青年观众的共鸣,并不仅仅局限于人物经历的相似,更是观众与剧中人物共通的年轻化心态。“没有人永远18岁,但永远有人18岁。”《青春之城》中蕴含的年轻理念,并不仅是演员年纪的年轻、剧中角色的设定年轻,而是蕴含在每一位角色中追梦的年轻信念。

身处中年的方远舰和夏末,仍透露出一股踏海平山的冲劲,有着为了梦想放手一搏的决心。他们本有着优渥的经济条件却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寻求变革之道,追寻自己心中纯正的热爱。蒋楠楠和崔江北处于职能部门,但是不甘于复刻每天的生活,在工作中寻求创新,崔江北也萌生了辞职闯荡的念头。耄耋之年的魏教授为了研发数十年如一日地工作,他成功加入澳雳,为梦想赴汤蹈火。

正如《青春之城》的导演阐述中所说的,“这是一个成功的时代,这是一个遍地失败者的时代。你在这里可能一无所有,你在这里可以无所不有。”《青春之城》探讨“青春”的表象和本质,年龄并不能代表年轻,腰缠万贯也不代表成功,当初心渐失,热血冷却的时候,或许就是年华老去的失败之日。

守旧与变革的对弈

以真诚燃一场温情焰火

冲突是故事中不可缺少的戏码,情节的变化与冲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如罗伯特·麦基所说“故事事件创造出人物生活情境中富有意味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用一种价值来表达和经历的,并通过冲突来完成。”

通常,创作者会设置代表着黑与白的正反两方人物,进行正义与邪恶、自私与奉献等观念上的对冲碰撞,以此表现故事的戏剧性,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同时传递创作者所认为的正确的价值观。然而,《青春之城》中的角色并不是非黑即白,亦没有好坏之分,仅依靠不同观点的碰撞,使故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在剧中最明显的是保守派与革新派的对弈。故事前期,夏末研发变压器遭到了一众股东的反对,仅获得了吴董的支持。方远舰的两位合伙人认为研发人形双足机器人如同天方夜谭,希望保守地出售国外生产的机器,稳定发展,这是两种观念的第一次对撞。

而随着故事的发展,澳雳成功转型,夏末想要扩大研发规模,但此时的吴董从革新派变成了保守派,展现出维稳的心理诉求。这种人物观念的转变在蒋楠楠、崔江北夫妻二人身上体现的更为明显。

前期的蒋楠楠无疑是革新派的代表者,她不甘于麻木地重复工作,对自己的事业极具热情和责任感。但崔江北是保守派的代表,他做事循规蹈矩,从不逾矩。二人因为澳雳公司的扶持款产生了冲突。

在这条线中,崔江北有着明显的人物弧光,从前期按照章程停止了澳雳的资金补助,到对骑士联盟补助款的灵活处理,体现了他在思想上的转变。在不断接触奋斗者的过程中,他也重燃起自己“闯江湖”的梦想,燃起了辞职的念头。但这个想法遭到了妻子的反对,蒋楠楠更喜欢有着稳定生活保障的日常。

保守与变革的对弈,并不存在对错之分。二者分别对应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安全需求”与“自我实现”,通过观点的碰撞、人物观念的反转不但使角色更加立体,同时也深化了故事内涵。

再者,新旧观念的对冲,在人与人工智能、老员工与新员工身上尤为明显。方远舰与夏末在第一次会面中即探讨了人与人工智能的问题,夏末对人工智能将取代人这点表示担忧,这也是她抗拒人工智能的原因。

而掌握先进技术的新员工与澳雳的肱骨老臣们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冲突,新员工认为老员工跟不上时代节奏终将淘汰,老员工也因为新员工势头正盛加之自身的压力心有不甘。剧集通过这两组情节设置探讨新旧交替与情怀价值。

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掌握先进技术的新员工,都是新生势力的代表。在这段冲突中展现的正是人工智能不具备的情感关怀能力,《青春之城》探讨“人与人工智能”的前沿问题,并将此类比到新人与老人之间的关系,将未来性议题具象化处理,借助夏末是否“断尾求生”以及解决新老员工矛盾的行为,给出人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答案,肯定了老员工的贡献和价值,在深化议题的同时,表达出创作者温暖的人文关怀。

在《青春之城》开篇,夏末与学长的对话中,曾提到“鹏城你被谁抛弃”。故事到此,四条故事线将“一座城、一份诚、一群终将成功的追梦人”融为一体,给出了“鹏城不会被抛弃”的答案,并再次呼应了都市励志剧的核心,一群人织一场梦、造一座城、逆时潮行舟过……

声明:资讯来源于网络,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投诉
最新文章
深视网2024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009096号

商务投诉盛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