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出现了一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作品。
这首歌光人名就提到了20多位,涉及到的人物从台湾到海外,从文艺到体育。
这首歌就是黄舒骏的《改变1995》。
这样的作品在此后的华语乐坛里,不会出现第二个。
与其说它是一首歌,不如说它是一首编年体书籍,记录了从1995年到2000年发生的事情。
而黄舒骏做这些,是为了他的好友杨明煌。
杨明煌是著名的音乐制作人,自己也写过很多歌曲。
其中就包括给王菲写的《天空》。
杨明煌比黄舒骏大6岁,给黄舒骏做了很多专辑,工作上杨明煌是老师,生活中两人是好友。
1995年,杨明煌被一个酒后驾驶摩托车的少年撞到,意外去世。
黄舒骏悲痛不已。
6年后,他写了这首歌。
第一句就写了杨明煌,之后提到了去世的邓丽君,又提到了戴安娜王妃,写了他的生活状态,和他写不出的歌以及说不出的思念。
1994年,隐退14年的老鹰乐队开始了世界巡回演唱会,1995年巡回到了东京巨蛋。
黄舒骏去了现场。
安可的很多遍之后,老鹰终于唱到了《Desperado》,这是杨明煌最喜欢的一首歌。
只可惜他再也听不到了。
黄舒骏把这一幕也写到了歌里,像是一首散文诗,他一边唱,一边吟诵。
这张专辑还有一首他曾经写过的更长的歌曲《恋爱症候群》,长达7分钟,歌词超多,经典之作《三代之间》更是创下了台湾歌坛歌词最长的纪录,也是极能代表黄舒骏风格的一首。
这一年,他的人生发生巨变。
29岁的黄舒骏成为了百代唱片的首位华人音乐总监,为王菲、张国荣、张惠妹等人制作了46张专辑。
他还是第一位担任国际五大唱片公司音乐总监的台湾本土创作型艺人,之后他正式转战幕后。
这些年,大众对他的印象更多的是音乐节目的评委导师,已经很少有人记得这位旷世奇才的音乐人了。
20岁之前,黄舒骏没想过要成为歌手。
1966年,他出生在台湾,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家庭主妇,从小生活优渥。
黄舒骏成绩好,性格乖巧,7岁的时候就开始练习书法,对国画、素描都很感兴趣。
还自学了吉他等乐器。
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
高中时担任学生会主席,经常出现在学校的各大活动上,还赶鸭子上架写了很多舞台剧。
高三那年,黄舒骏用椭圆参数方程参加数学竞试,获得数学系保送的机会,但他拒绝了。
他喜欢建筑,一心想考取哈佛的建筑系。
1984年,黄舒骏报考了台湾大学的建筑系,结果却意外被大气科学专业录取,与自己喜欢的专业失之交臂。
刚上大学的时候,黄舒骏安慰自己,也许学着学着就感兴趣了。
前两年,他一直认真学习,可越发确定自己对这门学科不感兴趣。
到了大三,他决定干点什么,来打发无聊的生活。
于是他开始加入社团,去写歌、写舞台剧、打网球等等,甚至还自编自导了一部戏。
他把这叫迟来的叛逆期。
那一年,学校举办音乐创作比赛,黄舒骏也参加了,他写了两首歌,一首获得了第一名,一首获得了第二名。
在朋友的介绍下,他认识了歌林唱片的负责人。
1987年,黄舒骏正式签约歌林唱片。
为了展示自己的实力,黄舒骏跟负责人说自己写过几十首歌。
后来在采访中黄舒骏自嘲说,其实那时候自己只写过四首半,第五首都没有写出来。
负责人让他马上回去挑十首歌出来,为他打造一张专辑。
黄舒骏硬着头皮回到家,一个月内写出来九首歌来交差。
1988年,黄舒骏发行了个人第一张原创音乐专辑《马不停蹄的忧伤》,由金牌制作人陈志远为他操刀。
专辑推出立刻登上排行榜,获得第九名的好成绩,还入选了台湾百大唱片。
这部作品,几年前还被拍成了音乐剧。
1989年,他又发行原创音乐专辑《雁渡寒潭》,那首《恋爱症候群》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的,可以见得他的勇气和叛逆。
第二年,他又发行了第三张专辑《未来的街头》。
他说他觉得一生中最过瘾的事就是一年写十首歌出一张专辑,35岁的时候归隐山林。
1992年,他加入福茂唱片,为电影《青少年哪吒》配乐,在第2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晚会上获得了最佳电影配乐奖。
七年时间,他每天都在创作,他说这是他人生中绝对纯粹的自我创作经历。
有一天他们工作到凌晨,出来吃早餐。
和他一个编曲工作的小伙伴对他说:我觉得你也可以尝试帮别人写歌。
当时黄舒骏很愤怒,拒绝了对方这个想法。
可事后,他真的走上了这条路。
1995年,29岁的黄舒骏把他前半生没经历过的痛苦似乎都经历了个遍。
或许是好友杨明煌的影响,从那时起,黄舒骏决定做一个更全面的音乐人。
他答应了百代唱片的邀请,除了个人创作,开始帮别人写歌、制作。
为了做出更好的专辑,他做了一个“艺人白皮书”,他从这些艺人身上找到一些特质,为他规划独有的成功之路。
很多人他都写过,张信哲、金城武、张宇等等,无一例外都成功了。
他对音乐市场的感知极其敏感。
90年代末期,黄舒骏在丰华做唱片时收到了一个小样。
他听完觉得这首歌写得非常好,于是想找到这个歌手。
投稿的人就是周杰伦。
他想,以后的华语市场属于这样的人才,也需要这样的人才。
当时的周杰伦正在迷茫期,正需要一位伯乐。
黄舒骏把这件事告诉公司,可公司却没有重视,一拖再拖,最后两人失之交臂。
那首让黄舒骏欣赏的歌叫《星晴》。
好在乐坛没有错过周杰伦。
之后,他眼看传统唱片行业式微,毫不犹豫地创立了一家网络公司。
2001年,35岁的黄舒骏到了人生的转折点。
按照他当年的想法,这一年他是要隐居山林的,于是他做了一件大事,发行了《改变1995》。
将好友去世五年间,发生的大事全都讲给他听了。
这或许是“理科生”此生唯有一次的浪漫。
这首歌再次在华语乐坛掀起浪潮,成为史诗级的作品。
之后的很多年,黄舒骏主要在幕后制作音乐,或者活跃于各大音乐类节目做评委。
《改变1995》成了他留下的“巅峰暂别”。
20年后,再分析这部作品,再聊起黄舒骏,还是只能用“旷世奇才”去形容内心的赞叹。
唱歌的人很多,才子百年难得。